集中社会资本助推城镇化建设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byc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从昔日典型的后进村发展成为现在的浔龙河生态小镇,主要得益于开创了一个“政府引导推动、企业市场运作、基层组织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发展新模式。该模式在农民集中居住、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中发展、公共服务集中配套、环境集中保护“六个集中”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该研究在总结其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值得借鉴的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区域内和资源条件类似的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社会资本;城镇化;生态小镇;道路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4-04510-03
  Bonding Social Capital, Boosting Urban Construction: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Xunlonghe Eco-town
  PENG Chengyuan,JIANG He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of CAA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Thanks to the project named “Xunlonghe ecological town” created a new developed pattern which is "market leading investment, government promoting the project,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ing decisionmaking and people intend to fully express”, Shuanghe Village of Guoyuan Town in Changsha County changed from a typically backward village into Xunlonghe ecological town now. The pattern has made positiv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and accumulated a good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in six aspects involved the centralized residence of farmers, the centralization of capital to the countryside, the concentra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main practic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is pattern, and discussed the aspects worthy of learning,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in other regions and resources with similar conditions.
  Key words Social capital;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town; Path
  1.1自然環境资源、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双河村位于长沙县果园镇西北部,距离县城星沙15 km。东与红花村紧邻,南与花果村、杨泗庙社区相邻,西与安沙镇黄桥村接壤,东北与路口镇万年桥村接壤。辖区内有浔龙河、金井河、麻里河、雅河等大大小小的支流183条,水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沿河地带都是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在湘中湘北实属罕见,呈现出典型江南丘陵地带丘壑绵延,植被葱郁,山清水秀、灵气十足的乡间风貌。
  这里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沿着浔龙河有11个地理人文景点,如马踏石、关爷庙、杨寺庙、浔龙河拖刀石、田汉故里、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古庙等,浔龙河流淌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如渔翁晒网、美女惜羞、铁笼关虎、喜鹊含梁等。双河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502户,1 600多人。土地总面积7.78 km2,其中耕地78.49 hm2,园地183.96 hm2,养殖水面41.36 hm2,林地432.1 hm2[1]。
  1.2社区发展相对滞后双河村曾经是长沙县一个十分穷困的偏僻小山村,是湖南省省级贫困村。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67 hm2,粮食不足以维持生计;第二,偏处一隅,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第三,丹霞地貌,风景优美但土壤不肥沃,大量林地只能为村民们提供柴火,长不出参天大树。当地“七山两水一分地”的地形特点,村民们往往认为致富无门,要么得过且过、无所事事,要么就举家迁移外出打工。直到2009年这个村的经济发展情况还很不乐观,依旧延续着昔日的穷苦面貌,80%的农户家庭存款不到5万元。作为湖南省会长沙近郊的一个村,这种经济状况是比较落后的。
  2双河村城镇化发展经验
  2.1能人促进项目建设,带动村级组织2009年,当地能人柳中辉在双河村村民集体的邀请下,回到村里当村党委支部书记,同时带来了“浔龙河生态小镇”的项目。项目由柳中辉的企业负责主体建设,借助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推动,将双河村打造成集现代农业、农业休闲旅游和生态小镇建设于一体的新型农村。   为了促成项目的顺利实施,柳中辉不断创新基层的管理模式。双河村成立了浔龙河生态小城镇协调管理委员会,实行“村企合一”的基层管理模式(图1)。
  图1“村企合一”基层管理模式浔龙河生态小城镇项目协调管委会由第一书记柳中辉以企业董事长和双河村第一书记的双重身份担任主任,下设2名副主任,分别负责管理村集体和企业事务。同时,对村支两委的职能进行剥离,建立经济管理中心、村务服务中心和文化管理中心。其中经济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管理经济事务,并对土地合作社进行监管;社会事务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就业指导等行政管理工作,为农民提供日常服务;文化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并对文化艺术团、老年协会、书画协会等群众性文化组织进行指导和管理。企业则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负责浔龙河生态小城镇的综合开发。通过协调管理委员会搭建桥梁,既能够形成村企双方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又能够做到统分结合,确保健康发展。
  2.2土地集中流转,提升资产价值双河村土地集中流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机理见图2。双河村拥有土地总面积866.67 hm2,为了整个项目建设的需要,从邻村流转过来旱地66.67 hm2。利用现有的基础优势,将所有流转过来的土地重点用来发展3大产业:一是发展蔬菜产业。将金井河对岸133.33 hm2基本农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规划建设成为长沙市10个“菜篮子”工程之一。二是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将旱地用来建设古木、花木基地,并成立一个花木园林有限公司,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三是发展旅游产业。利用蔬菜基地、花木、古木基地,按照观光型农业进行规划和设计,结合当地的山水人文等基础优势,打造成生态产业与农业景觀、特色文化完美结合的国家4A级著名乡村旅游景区,作为湖南省10大景区建设的项目之一。
  从长远来看,浔龙河生态小镇建成2万人居住的小城镇和4A级农村休闲旅游景区后,其区域价值将大大提升。通过浔龙河土地合作社对土地进行经营,可以获得集体土地收益,实现土地价值倍增。同时,在项目开发区内预留部分集体建设用地或项目经营,可以获取村集体收益。这些集体收入可以用于解决农民生活成本增加的问题,为村民购买养老保险,村民也可以参与集体收益的分红。
  图2土地集中流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机理2.3科学计量方式,保证公平公正为了保证村民的利益,村集体不断创新计量工时和计量价格的方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对土地面积的测量、流转费用的支付,给予工人工资的标准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一是实行土地丈量监督制。土地合作社对每一寸土地进行了勘察界定以明晰土地产权,包括村民的土地承包权、山林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在测量土地面积时,土地合作社派3个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到现场监督测量,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无争议性。二是实行土地股权对等制,双河村率先开展土地改革,将集体所拥有的766.67 hm2土地所有权界定到13个村民小组所有,让土地的分配权与所有权对等。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形成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村民小组每年按照股权进行分红,保证全村每一个村民都能分享土地增值的红利。三是土地流转费用的支付实行“稻谷”计量制,由土地合作社统一经营村里的766.67 hm2土地。对于“浔龙河生态小城镇建设项目”的配套工程如蔬菜深加工基地,蔬菜种植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实行按面积以稻谷计价的方式支付土地流转费用。每年参照国家当年的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进行支付,这既保证了村民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又使所流转的每一寸土地都能长出“稻谷”。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人均增收达1 433元。四是基地雇佣村民实行工分制。对于雇佣村民到基地工作如当种植工人,其工作的劳动报酬实行工分制,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提高村民工作的积极性,让双河村每个村民都能想干事就能有事可干且能干好事。
  2.4“四轮驱动”模式,助推项目持续发展浔龙河生态小城镇项目建设开创了一种以企业为投资主体,以政府为全程推动和监管主体,以基层组织为全程参与决策主体,以人民群众为意愿表达主体的全新模式(简称“四轮驱动”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既能解决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又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尤其是保证农民自身利益的道路。“四轮驱动”模式运行机理见图3。一是企业主导投资。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期间资金链不断裂,公司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投融资计划:以自筹资金和部分银行贷款作为项目建设启动资金,与土地增减挂钩;以产业发展所产生的效益作为项目建设长期发展资金。二是政府全程推动和监管。长沙县政府针对这个项目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全程跟踪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项目;县政府秉承着“栽好梧桐树,才能留住金凤凰”的理念,在用地及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上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该项目被确定为湖南省唯一的集小城镇建设和现代农业开发建设为一体的城乡一体化试点项目、湖南省“三个一”重点工程等。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助推着整个项目稳步向前推进。三是基层组织全程参与决策。果园镇党委成立了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协调管理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协调管理委员会的主任,镇长担任常务副主任,下面的组成成员是村党支部和企业的党支部。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协调管理委员会作为一个宏观协调的机构,负责宏观把控、监督指导。通过协调管委会搭建桥梁,既能充分发挥村企双方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又能做到有分有合确保健康发展。四是人民群众意愿充分表达。浔龙河生态小城镇建设项目最初决策是由村干部提出意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村委会向上级党委政府写出申请报告,并最终获得了批准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凡是遇到重大事项,均需举行村民代表大会,由全体村民公投形成最终决议。同时,投资公司、村委会经常性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意愿及时表达权。自项目建设以来,双河村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会议多达58次,充分了解群众想法,达成共识,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图3“四轮驱动”模式运行机理2.5项目细节出亮点,改善民本民生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致力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突破农村发展难题,通过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项目紧紧围绕解决民本民生问题精心展开设计并稳步付诸实施,保障农民利益从眼前到长远、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实现。整个项目在改善民本民生方面有以下4个亮点值得借鉴:亮点一,农民“被上楼”后,仍留有耕地。双河村的农民虽被请上楼房,集中住宿,但仍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司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每个村民每年可获得700 kg稻谷,很好地解决了村民吃饭问题。另外,项目规划预留了3.33 hm2耕地解决村民吃菜问题。每户村民可分得一块菜地,菜地里搭建了简易的储藏小棚供村民们存放生产工具,这样不但为村民们解决了吃菜问题,还为双河村保留了一道传统耕作的风景线。亮点二,旧房置换新房后,资产可增值。根据长沙市政府103号令的货币安置政策,村民将自家的永久宅基地拆迁,每户可获得约45万元的拆迁款。村民按照协议成本价购得新房,平均每套毛坯约23万元,装修约10万元,每户家庭还能留有10万元存款。安置用房做到了家家户户有门面,村民可以选择自己经营或出租获取收益。这样既改变农民住宿的品质,又提升农民资产的价值。亮点三,村民回乡后,就业途径多样化。浔龙河生态小镇建成后将发展以现代农业、农村休闲旅游、新型工业为主的多种产业,村民回乡后可选择不同的岗位直接就业,亦可在免费参加企业与各种品牌培训机构合作开办的技术培训学校的培训后被推荐到周边企業做技术工人。亮点四,土地流转后,村民直接享有社保。以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为平台,将双河村的老百姓纳入城镇社保的范畴,每位村民只需缴纳4.5万元(分15年交清)社会保险金,就可以享受城镇职工最低的社会保险待遇。并且村民也可以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次性流转给土地合作社,然后由合作社替该村民缴纳社会保险金。每位村民年满60岁就可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养老金[2],真正实现了全村居民“老有所养”的愿望。
  3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项目的经验启示
  通过对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的分析,可以看到项目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所做的探索和尝试性的改革。浔龙河模式已经破题和起步,整个双河村正在按规划蓝图一天天发生变化,其发展前景令人心驰神往。当前,在全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把握重点,实现突破,通过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项目可得出如下启示。
  3.1参与方构成利益共同体是项目持续发展的基石项目能否持续发展,关键看能否满足各参与方的利益,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准确地把握了双河村村民当前发展致富的需要,深刻领会党和政府发展“三农”的着力点以及相关政策体系,正确衡量各参与方对利益的诉求,提出了让村民、政府、企业3方都满意的原则。3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利益共同体,成为整个项目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3.2社会资本的参与是推动项目发展的动力由于整个项目的投入巨大,如果单靠政府财政投入或村集体筹资,势必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可能成为“半拉子工程”。浔龙河项目以企业为主投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探索市场运作模式,集融资和建设为一体。通过企业自筹资金和银行“城乡合”新农村建设贷款项目,筹集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为项目争取了稳妥的投资渠道。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3主导产业是项目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进而以现代农业和自然风光为依托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形成人气后再进行小城镇建设开发和养生地产、旅游地产的开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才能确保项目持久发展的动力。同时,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为村民们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进而调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形成产业促进项目,项目带动发展,发展富裕村民的良性发展态势。
  4结语
  浔龙河生态小镇的发展糅合了“市场主体投资、政府主导推动、基层组织参与决策、群众意愿充分表达”的发展新理念。浔龙河生态小镇的发展是一种顺乎自然规律、强调民生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不断地探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平衡点,在权衡不同主体对利益诉求的过程中寻求发展、致富之路[1]。其发展模式兼顾了每个投资主体和每个村民的利益,真正做到了集体资源全体村民共享,为最终打造成村民富裕、产业兴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的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路遥,赵鸭桥,宋丽华,等.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拉动社区文明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38-39.
  [2] 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推进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项目工作资料汇编[R].2012.
  [3] 刘涛,陈巧云.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模式选择[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2):158-162.
  [4] 淑华.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可选择模式——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城镇化建设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80-82.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为豫谷20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豫谷20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对冀谷19ד豫谷9号×安2688” 进行有性杂交,后代利用动态育种技术进行选择,在海南、安阳交替系选,经4年5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夏谷新品种。[结果] 2012~2013年参加国家(华北夏谷区组)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5 052.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9.41%,居参试品种第
期刊
摘要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对山东阳谷县农村新型生态节能地暖炉结构设计进行论述,阐述地暖炉在节能、舒适、简便、价廉,环保等方面的优越性,分析了生态节能地暖炉在山东地区的实用性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生态节能;地暖炉;农村;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S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4-04552-02  鲁西北的冬季寒冷,采暖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目前农村采暖的主要设施有
期刊
摘要涂膜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较先进的鸡蛋保鲜方法之一,并且逐渐朝着天然、无毒、可食的方向发展,适合我国蛋业生产现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综述了不同新型可食性材料在鸡蛋涂膜保鲜技术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影响保鲜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鸡蛋;评价指标;保鲜;新型可食性涂膜剂  中图分类号S87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4-04432-04  Application of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拥有众多的毗邻国家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所以周边国家对我国海域的非法侵占,势必影响到我国的国家海洋权益和我国渔业的正常发展。该文通过对我国與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现状的研究,分析出周边海洋争端对我国渔业资源、渔业权益及渔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维护我国渔业合法权益的对策。  关键词海洋权益;渔业;影响;探讨  中图分类号S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
期刊
摘要 [目的]确定玉米(Zea mays L.)品种在沧州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方法]对13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平玉8号、承玉23、大玉3号、中单909、张玉1355、蠡玉18产量表现较好,各产量性状优良,其中承玉23、张玉1355、蠡玉18生育期较长,适合沧州地区春播大面积示范推广,平玉8号、大玉3号、中单909生育期较短适合沧州地区夏播大面积示范推广。[结论]该研究可为沧州地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适宜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évl.) Hutchins]扦插繁殖的激素及其浓度。[方法]选用3种激素,分别为根旺、NAA和IBA,浓度均设计3个水平,分别为500、1 000、1 500 ml/L,以清水为对照。[结果]根旺、NAA和IBA对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体上,NAA对插穗生根的促进作用较明显,IBA和根旺的促进作
期刊
摘要以江苏省丹阳市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个体特征、社会因素、经济特征、适应性等方面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是否失业、是否拥有医疗保险、在城市务工时间和在城市居住时间等因素对其市民化意愿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淮安市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淮安市27个土壤肥力监测点历年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掌握全市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点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化。[结果] 1982~2008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大幅上升,增加83.2%,平均年递增2.87%;2009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放缓并趋于平衡,各类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至最高点后基本稳定于22.1~23.7g
期刊
摘要[目的]为解决野外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供电问题,设计了一种太阳能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器。[方法] 采用BQ24650自动控制和管理太阳能向蓄电池充电,以单片机MSP430F2132为微处理器,根据蓄电池放电状态的检测,自动控制蓄电池向负载供电,同时该微处理器作为负载控制系统的主控器。[结果] 经试验测试知,控制器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且在连续90 d的实际应用中运行稳定可靠。[结论]
期刊
摘要 针对绥化市北林区平菇的代料栽培技术,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从栽培模式、栽培季节、原料准备、发酵以及出菇管理几方面阐述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平菇;代料;玉米芯;栽培模式  中图分类号 S64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03-00697-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一荤一素一菇”等日常营养理念渐入人心。平菇因其肉质肥嫩鲜美,富含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