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批评教育的艺术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我国已有了数目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可由于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纵容溺爱,造就了许多的任性、傲慢、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当这些孩子步入校门以后,不听话、懒惰、缺乏责任心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错误,乐意接受批评教育,及时改过自新呢?笔者认为,教育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批评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既需要教育机智,又要讲究策略;既要注重方式,又要注意因材施教,这样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批评教育应掌握的原则
  怎样批评学生,里面可有不少学问:说深了,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说浅了,又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如何既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掌握好一定原则。
  以爱和宽容为前提 爱和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宽容,并不是无所谓和任其发展,而是尊重孩子的天性,接纳孩子的弱点,根据不同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般来说,我谅解犯错误、做蠢事的孩子。这种谅解能触动孩子自尊心的最为敏感的一角,使孩子心灵产生一种促进他纠正错误的、积极向上的意志力。常有这种情况比起那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惩罚行动来,谅解所产生的道德感召力要强烈得多。”
  具体到位,批评也要出新 批评就是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态度和行为。批评的前提就是具体到位,即尊重客观事实,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便有,无便无,并能及时修正批评中出现的偏差;其次,应当“出新”,如果学生把教师的话当做耳旁风,那批评就毫无意义了。一些单调、重复的话,孩子很快就会失去感觉,产生“心理惰性”。教师应多想想办法,换一种说法,或举个可信的例子,孩子可能会更容易接受。
  心平气和,重在讲清道理 在批评学生时,要明白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其自身的错误行为或思想提高认识,而绝非伤害他们。所以,遇到学生不接受批评时,教师应持平和的态度,同时降低声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情绪稳定,也容易使自己变得理智。在师生情绪都稳定之后,应和学生一起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分析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然后趁热打铁,进行浅显易懂的说理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教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能从中受到教育,并下定决心改正错误。
  批评教育应掌握的方法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在于避免错误的发生,还在于当错误发生时能够挖掘错误的价值,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在批评学生时,要视学生犯错的性质、大小、影响及其学生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方式,使批评和教育始终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以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摸索出以下几种批评方式。
  暗示批评,点到为止 对那些自尊心和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偶尔违纪,宜采用这种“暗示”批评的办法,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不当面直接地进行批评,而是通过暗示使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暗示有很多种,有表情暗示、行为暗示、语言暗示等。这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迫使孩子自我检讨,从而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也能培养出会思考、会解决问题的孩子。
  树立榜样,正面引导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要给学生树立一个个先进的榜样,并用榜样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好行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对照、结合批评、启发自责。它既不伤人自尊,又能使人明辨是非;既能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又有助于更高层次上道德认识的形成。
  发现闪光点,先扬后抑 任何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都有希望被承认、被认同的心理。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采取“赞赏——批评——激励”的方式来批评教育学生。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所以,教师不应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 ,要肯定其闪光点,然后指出其不足,再进行激励。这样,不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会增添其前进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其走向成功。
  轻松幽默,内涵深意 有些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有消极对抗的情绪,此时教师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提示学生,就有可能使学生乐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具有高超艺术的教育者常常用妙趣横生、精辟入理的言语,来打破学生消极对抗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反思自己,从而激发其深深的内疚和进取的驱动力。这些言语包括形象的比喻、有趣的双关语、诙谐的幽默等等,它能使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出现错误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教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来对待,注重批评教育的艺术,按规律办事,注意场合,因人而异,讲究策略,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促使错误和批评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摘自《学周刊》2012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一个重要方面,而我国的刑罚实际却与以人为本、充分保障人权的和谐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Hepatic artery pseudoaneurysms(HAP)are rare events,particularly after liver biopsy,bu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serious complications.Therefore a high suspicion i
作为科技文明的产物,网络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规范网络传播,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分析网络传播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如果一个人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就会缺少热情、缺少投入、缺少追求,数学学习同样如此。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
摘要: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灵魂,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使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延续,是一个社会发展最内在的核心催化剂。公共图书馆与文化传播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本文就公共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播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文化 传播    图书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它对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文化功能。从图书馆诞生至今,文化功能一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的灵魂和
为实现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我们目前普遍面,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粗浅地谈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
中国的民主之路究竟怎么走,这是牵动世界的大问题。走党内民主、社会民主和宪政民主相结合之路——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大力拓展社会民主、实现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互
文化创意是现今时代的重要资本。深圳具有开拓创新的包容氛围和广阔的创意市场,香港在知识产权、多元人才和管理制度上具有显著优势,深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正是香港文化创
AIM:To investigate if the presence of relevant genetic polymorphisms has effect on the effectual clearance of bacteria by monocytes and granulocytes in pat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