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现金争夺战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年关,居民消费指数(CPI)继续下降。10月份城镇居民CPI较9月份又下降4个百分点。从12月1日算起,距离2009年春节的有效战机只有40天,到底新年春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消费态势?目前仍然是一片模糊。
  回看往年,消费高峰一般在春节前2个月就开始,持续时间约为90天左右——春节前60天,春节后持续30天。一般企业在此期间的销售占全年销售40%的份额。
  今年呢?根据多方数据,市场没有例行预热,一反以往,无论是快消品市场或是耐用品市场皆如此。国美、苏宁的卖场依然平静,反复降价促销,响应者平平。55英寸的大液晶电视的售价跌破10000元大关,却仍然激不起市场的兴奋。一些大品牌的年份酒跌幅大约为30%左右,例如某品牌30年高档白酒,去年的售价是9880元,今年打出了6800元价签。
  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整体消费都呈“自我降级”的态势。白领开始光顾蓝领的购物场所,蓝领开始光顾批发市场。长沙的麦德龙每个周末已经没有了车水马龙的壮观场面,很多人已经开始去更廉价、还可以讨价还价的集贸市场采购。湖南有名的奢侈品牌销售商已经派出了更多的业务员——登门拜访过去的老客户,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坐等电话就行了。
  许多企业已经快速调整了年度销售目标,调校到“稳定”“保本”的档位,包括国内大品牌,也包括国际的大品牌。
  去年的这个时候,经销商已经开始大量储货了,仓库都必须扩租。娃哈哈湖北的一个地级市场代理商说,“以往每到年关,我必须要扩租300~500平方米的仓库,配送车得增加3台以上。而今年,我夏天的产品还堆满了仓库。”
  泸州老窖湖南某地级市场代理商说,自己按照计划准备了200万元现金,但是已经十几天了,还是下不了决心打到厂里去,因为担心库存被压。 “要是去年,我早就打款发货了。现在我仓库里还有中秋节期间的产品,下游分销商仓库里还有超过最低安全库存的产品,现在进货,肯定会压在我的仓库里。”这位老板满脸无奈。
  实际上,今年泸州老窖在湖南白酒市场,还是较为坚挺的一个品牌。
  在湖北的一些农村,很多准备建房子的农民也开始递延计划。湖北黄石的一位经营中旺、海螺等建材品牌的经销商说,去年我得贷款进货,今年我手头却有资金。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11月份的动销情况还不及去年4月份。去年4月份的销售接近100万元,今年11月份却不到40万元。要知道,农村建房一般集中在下半年。
  今年的市场考验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考题就是一个——“钱袋子”。当前的经营核心就是“现金为王”,谁手里抓有现金,谁就会从容自如,稳坐泰山。
  市场公式依然一样,那就是层级资金循环流程:从消费者开始,经过销售商,到制造商止。于是制造商盯紧销售商的钱袋子,销售商盯紧消费者的钱袋子。
  最自由的是消费者,他无所谓,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花钱。不自由的是经销商和制造商。经销商有任务,厂家也有自己的销售指标。双方必然上演激烈的现金争夺战。
其他文献
“鞭打快牛”不公平?对于销售经理来说,哪里还有更有效的选择呢?!你让做得差的人背更多的指标吗?或者让他们一样多吗?“鞭打快牛”的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们是快牛。    每年年底,销售经理都成了大忙人,做计划、分指标是必做项目,讨价还价是主旋律。若让他们自己申报指标,总会低于经理的预期;可直接把任务硬分下去,又会搞得天怒人怨、筋疲力尽,一年都不得安生。  围绕这个问题,一位医药销售经理与团队教头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