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采矿工程施工中几个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我国矿山资源丰富,因此我国采矿工程的发展十分迅速。 然而采矿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对采矿工程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本文就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相关采矿工程的安全施工做出一点建设。
  [关键词]采矿工程 ;不安全; 技术因素
  中图分类号:E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392-02
  作为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采矿工程,尤其是井下采矿,这是非常危险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采矿技术的进步,可以尽可能的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但是,在实际的采矿过程中,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采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一些不安全技术因素。为此,为了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生产效率和人员安全,采矿企业必须尽可能地了解采矿工程施工总的几个不安全技术因素,努力确保施工和采矿人员的安全,按照国家的规范进行安全施工,才能真正实现他们的目标,推动采矿工程的发展。
  一、采区井巷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措施
  1.1单道起坡中存在不安全技术因素以及解决对策
  1.1.1单道起坡中存在不安全技术因素
  本文通过对采矿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采矿企业在进行中部车场的设计时,都会采用较为划算的单道起坡轨道,虽然这种形式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成本,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单道起坡的局限性,为了保证空车在运行过程中不脱轨、能够顺利进行中部车场,在岔道路口处必须有工作人员进行助推和辅助。这种形式的助推工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非常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人身伤害。
  1.1.2解决单道起坡中存在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对策
  在单道起坡的设计中,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在工作中,必须要有工作人员的协助。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对中部车场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采用双道起坡的轨道形式,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1.2 曲率半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1.2.1 曲率半径问题
  井巷施工中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曲率半径约为 13米的、具有自粘特性的 7t 电机车,其他巷道的曲率半径普遍为 8米。但是也存在 6 米的情况,拐弯处的弧度较大,易对钢丝绳造成严重损坏,埋下钢丝绳磨断砸伤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车如果在弯道处转弯度数过大,就会导致扦石耙度不足,导致巷道出现上坡的情况,进而在运输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
  1.2.2解决曲率半径问题的对策
  为了保证钢丝绳磨断砸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要合理设计曲率半径,在这个过程中,要依据实际的运输需要,确定合理的半径取值。例如,对于井巷施工来说,工作人员应该首选曲率半径为 8 米或 13 米的巷道,杜绝使用曲率半径为 6 米的巷道。这是因为如果曲率半径过小,将会使车辆转弯出现困难,这样在车辆转弯时,很容易对周围的工作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1.3弯曲巷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1.3.1弯曲巷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采矿施工中弯曲巷道的设计和施工将会对整个工程造成深刻影响。通常情况下对于下部车场的设计往往是要把它设计在弯曲巷道部位。从实际经验来看,在此部位进行设计安装就会影响到电机车司机的视线,视野盲区将会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信号挂钩人员同司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最终结果将会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发现前方或者是周边出现的警示信号。在对以往事故的数据进行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因为弯曲巷道导致的安全事故占到了相当比例。
  1.3.2解决弯曲巷道设计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弯曲巷道工作中,由于下部车场设计不合理,将会影响司机的视线,不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为此,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要高度重视下部车场设计,要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设计的合理性。车场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设置在直线部位,这样做能够有效防止对司机视野范围造成影响,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1.4 轨道安全间隙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1.4.1 轨道安全间隙问题
  依照我国相关规定标准,下部车场的安全间隙应该控制在 1.4 米左右。但是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对下部车场进行设计以及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下部车场的安全间隙只控制在 1.25 米左右,为实际运输作业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运输作业量较大时,处于双轨之间的工作人员很容易被挤伤,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电机车因运输量过大发生变形时与较宽材料车并行,这种情况对工作人员来说是最具危险性的。
  1.4.2解决轨道安全间隙问题的有效对策
  为了保证下车场行车安全,施工单位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下部车场进行严格地规范,确保下部车场的安全间隙在国家规定标准之上,考虑自身的运输需要,合理设计轨道的安全间隙,有效消除运输作业中的安全隐患,保证行车安全,从而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实现采矿工程的安全生产。最后,采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并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从而使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其安全施工意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进而为企业塑造出一支既有较高的工作水平,又具备较高安全施工意识的员工队伍,从根本上保证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
  二、对采掘工作面进行施工时的技术问题与应对措施
  2.1采掘工作面进行施工时的技术问题
  施工方在进行采掘作业过程中,容易在挖掘工作面上存在不安全技术因素,这些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存在,容易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具体分析施工人员在挖掘工作面方面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在煤矿行业的采掘工作中,挖掘人员对主斜坡的数据没有全面的认知,容易在胁迫的数据上出现偏差,导致挖掘人员挖掘出来的坡度与相关设计要求存在差距,对采煤工人的采煤作业产生安全隐患,对采煤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由于斜坡的数据不合理,挖掘人员需要对斜坡进行改造,这对工作面的安全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挖掘人员的工作量。采掘工作面对煤矿工程的开采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工作面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会造成采煤工程的工期延误,对煤矿工程的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2.2解决采掘工作面进行施工中技术问题的有效措施
  当在对掘进工作面进行施工时,必须要合理地选择运输巷拔口的位置,从而尽量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例如:在对运输巷拔口进行选择时,应该要综合考虑正拔口以及反拔口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而保证运输巷拔口的位置准确无误。另外,在进行设置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将内开口巷道的刷点和外开口巷道的牛鼻子位置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此外到目前为止,改造眼的拐弯处过多或者反眼的坡度过大都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合理控制改造眼的拐弯处,同时还应该将反眼的坡度保持在合适范围之内。
  三、開拓巷道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其解决对策
  3.1开拓巷道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在开拓巷道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所预留的安全距离不足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工作中,矿区在进行下部车场双轨道设计的时候,很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仅仅把安全距离保持在 1.3 米甚至更少,这种设计非常容易造成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挤伤事故。当巷道安全空隙不达标的时候或者是巷道空隙距离过小的时候,此时就会对安全操作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巷道腰线不能够精确设计就会存在高度过度的情况。巷道挖掘操作不规范,不能够根据标准来进行设计就会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
  3.2解决开拓巷道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对策
  有关巷道方面的挖掘工作,施工方应该引起重视。施工方应该加强对巷道挖掘人员的挖掘技术培养,使挖掘人员的安全技术逐渐提高,满足巷道安全的要求。挖掘人员在进行巷道挖掘工作的时候,应该有明确的工作指标和工作区域。为提高挖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将巷道挖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注释,使挖掘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正确的操作步骤,保证挖掘出来的巷道是安全可靠的。最后,为了使采矿工程能够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高生产率与高效益,企业需要不断增加开拓巷道技术方面的投资,使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的能力不断提高,进而实现企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下高产高效的目标。
  四、总结语
  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是影响采矿工程施工质量和采矿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有相当一部分从事采矿工程的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损失。相关采矿工程的施工方应该对安全技术引起重视,加大对采矿工程的投入力度,确保采矿工程的施工通道和作业区域的安全问题,使相关采矿人员能够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区域,为采矿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将.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
  [2]左文鹏.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
  [3]李文新. 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6(53)
  [4]刘振, 梁鹏亮, 王凡鹏.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3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国家庭服务员权益维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视角提出我国家庭服务员权益维护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服务员;权益维护;法律视角  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005-01  近年来,我国家庭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
期刊
[摘 要]在网络和计算机逐渐普及的过程中,人们旧有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当今,大数据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笔者首先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发生的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借此对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就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
期刊
[摘 要]剪纸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表征,其历史悠远却历久弥新,朴素淳厚亦绚丽多姿,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发展成熟,代表着活的空间记忆和社会记忆。剪纸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散发着独特的美术内涵,其美术内涵待人发掘,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探究。  [关键词]剪纸文化;美术内涵;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006-01  1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的是代币制在儿童不良行为矫正方面的应用,它系统的介绍了代币制的理论基础、发展历史、使用代币制的具体过程、注意事项、现阶段的应用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让我们彻底了解代币制。  [关键词]代币制;儿童;矫正;行为  中图分类号:E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388-02  代币制(token program)又称之为标记奖酬法,是用象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文教学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因此,中文教学逐渐成为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中主要着眼于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和研究了中文教学当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要求;中文教学;创
期刊
[摘 要]中国的当代艺术受到了西方艺术较大的影响,然而从 1985 年新潮运动开始,对中国性的探索逐渐增强。至 90 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发展,中国成为一个更具现代化的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中国文化和艺术开始有了重建的觉醒。  [关键词]当代艺术;中国性;符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010-01  一、中国性在当代艺术中的概述  中国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设立实践教学课程、开展主题实践教学活动、成立躬行社学生社团等途径,以期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双三加”;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
期刊
[摘 要]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院校自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次接受系统实践能力训练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物理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系统的训练,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物理实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物理电学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方法  [Abstract]College physics
期刊
[摘 要]近几年,资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更新,具有较高互动性与时效性的网络直播逐渐将网络参与者紧密联系起来,传统媒体因此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就网红直播发展中存在的直播数据不真实、直播内容缺乏深度以及直播平台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在网红直播的发展中,传统媒体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积极进行转变,以求在媒体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网红直播;传统电视媒体;电视网络合作直播 
期刊
[摘 要]技术与审美是有着复杂关系的,它们既互为因果又相互影响。截至目前,对二者关系的讨论并不充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视觉传达设计师通常不把技术当作主要研究对象。其次,设计师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思想的影响,强调人役物而不是物役人,不追求“奇技淫巧”,这些也造成了对技术缺乏研究的现状。面对技术将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同时,设计也作为社会创新的主要推手出现。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