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灵活性的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双层优化调度方法

来源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歇性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大量接入,增加了配电网运行的不确定性,给配电网的运行灵活性带来很大的冲击。首先分析配电网中,与主网联络点、储能和需求响应负荷所能够提供灵活性大小的计算方法;然后,建立考虑灵活性的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模型求解在某一光伏电站出力场景下最小化配电网运行费用的调度方案,而下层模型则求解光伏电站出力波动范围内最严峻的出力场景;其次,为解决满足极端场景的灵活性要求往往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的问题,引入直觉模糊规划,将原优化调度模型转化为直觉模糊规划模型以得到综合最优的调度方案
其他文献
为研究楼板厚度和柱距对RC空间框架连续性倒塌性能的影响,基于现有试验建立数值模型并验证其正确性。随后考虑三种楼板厚度和柱距,共建立9个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荷载-位移曲线,以及侧向位移和极限应变。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板厚或者减小失效柱与邻柱的间距可以增大结构承载力,使失效模式从悬链线机制转变为梁机制,有利于防止连续性倒塌。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我国高层建筑的一种常见结构型式。近年来,这一结构形式经过了不断发展、演变,但与之对应的施工技术却仍然非常滞后。该文基于长期框架剪力墙施工经验,结合市场新型建筑材料、先进的施工工艺,对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探讨了铝合金模板及其支撑体系、附着式整体爬升脚手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BIM技术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应用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在优化、创新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同时,可更好地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在大电流开关柜运行时,涡流损耗所产生的发热现象严重。为研究开关柜中的涡流损耗,首先推导涡流损耗的计算方法,然后借助SolidWorks三维画图软件,根据图纸和现场测量建立开关柜磁场的简化计算模型。其次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分别计算母排在交直流加载条件下的损耗,指出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对母排发热的影响,并对整个开关柜进行涡流场仿真计算,得到整个柜体的涡流损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开关柜柜体涡流损耗很大,总值达到3 831.66 W,在开关柜的温升计算中是不可忽略的。
随着可再生能源、储能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亟需开展计及源端、荷端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扩展规划研究。在此背景下,提出包含三级层次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流程和配电网扩展规划随机期望值模型。首先建立以综合新建成本为优化目标,连通性、可靠性、潮流限制等为约束条件的网架扩展规划模型,确定规划新建站点的接入方案和储能配置容量;其次构建运行优化模型,计算正常运行方式下合理的开关组合;最后采取针对性的局部补强措施,结合实际算例系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型钢具有轻质高强、截面形式合理、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H型钢梁-混凝土楼板施工中,若在型钢梁安装完毕后,仍然沿用搭建满堂脚手架来支撑楼板底模的传统施工方法,不仅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效率较低,而且与型钢梁的高效装配式施工方法不匹配。因此,该文基于一批工程项目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施工技术——H型钢梁结构快支模施工技术,并对其创新性、适用范围、技术原理、工艺流程等进行了介绍。该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大幅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可以为相关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以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包含CHP机组、燃气锅炉、电锅炉等耦合设备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基本结构,并将系统需求侧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可中断、可替代负荷3种,其中可替代负荷实现了多类能源之间的协调互动。其次,讨论需求侧灵活资源电动汽车的可调度价值,结合系统分时电价以及负荷曲线,有序引导电动汽车充放电以参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最后,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在运行成本、消纳新能源以及"削峰填谷
冰蓄冷空调优化控制方法中,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方法建模及求解复杂,可行性差,而工程常用的控制方法经济效益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以机组工况容量、蓄冰容量为约束条件,以日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冰蓄冷空调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直接供冷电费贯序削减的冰蓄冷空调趋优控制方法,根据电价及直接供冷电费的排序安排制冰及融冰的时段,经迭代计算可寻得优化解。最后,与GAMS软件优化结果相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工程常用的控制方法相比较,验证所提的方法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准确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模型是解决电动汽车并网造成的影响和研究充电设施规划的重要基础。为解决现有充电设施数量有限、布局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历史充电数据不能正确体现电动汽车实际充电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对预测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再结合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以网格为空间预测单元,利用含充电设施网格的预测指标和充电负荷的历史数据,通过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最终预测不含充电设施网格的充电需求。最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
针对当前社区负荷在夏季高峰时段偏高,峰谷差较大的问题,通过调用需求响应资源对社区负荷进行调控。主要研究社区能源平台中的可控电力负荷(居民、商业)调度策略,重点分析电动汽车和空调这两类负荷,在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构建用电成本最低与社区负荷峰谷差最小的多目标负荷优化调度模型。其中对居民变频空调和商业中央空调分别采取温控和轮控调控方式,电动汽车则采取有序充电模式,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电动汽车、空调负荷以及储能设备的合理调控,可以明显地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改善社区负荷曲线特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村镇地区主要的房屋结构形式为砖砌体,但传统砖砌体结构房屋存在严重的抗震安全隐患.该文采用芯柱式构造柱,基于预制模壳的现场装配式施工,从构造柱的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