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患者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老年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老年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医院老年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8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学员。观察组接受标准化患者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结束后比较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和学员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的教学体验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的理论知识、临床诊疗能力成绩分别为(87.15±4.88)分和(41.82±2.8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ARCS动机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50名住培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学员,实验组采取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的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试、病历书写及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两组教学效果及学员学习皮肤病学的兴趣、相关性、信心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病历书写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学员学习皮肤病学的兴趣、相关性认识、信心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住培教学,有助于提高住培的质量。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则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
教学门诊以学生为主体接诊患者,老师为指导者,采用督导式教学及考核制度,可促进学员主动学习及提高参与度,明显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及沟通能力。教学门诊可在规培化培训中推广开展,但在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完善。
目的:探讨护理宣教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价值。方法:将医院诊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取护理宣教。统计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5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复常率(90.70%)、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的实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治疗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以序贯法分组实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AN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与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阶段性护理的效果显著,既可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还能提高患者及其家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精浆电解质与微量元素含量的浓度变化特征.方法:无精子症组(A组,64例)和健康生育组(F组,33例),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定量检测精浆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78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选择常规的妇产科传统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产妇的生活质量水平、负面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积极应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后肺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安徽省胸科医院122例胸腔镜手术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对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影响因素使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22例胸腔镜治疗肺腺癌患者出院后随访3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平均无瘤生存时间45.57(95%CI:42.938~48.193)个月,总体1、2及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26%、85.2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标准化病人(SP)临床实践应用体系的构建方法。方法:以某医科大学为例,认真梳理SP教师队伍的建立、SP培训方案的制定、症状学剧本的编撰、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与经验。结果:某医科大学经过四年SP培训的探索和研究,收获了“一支稳定的SP队伍、一套规范的培养方案、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一套完备的表演剧本、一套完善的评级体系”。结论:医科大学SP临床实践应用体系的构建可以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做出贡献。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术后疼痛效果。方法:选择到医院行耳鼻喉术的7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1 d、3 d、7 d的疼痛(NRS)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3 d、术后7 d,实验组患者的NRS评分明显降低,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耳鼻喉术后疼痛,具有良好效果,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同时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