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融合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工具,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全身心高度参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成就高位发展,获得成功体验,发展核心素养。很多教学内容,通过学生操作体验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数学教学中能够体现出很多的优势。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高度参与
  学生在课堂上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全身心高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高度参与的前提是学生要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高度参与的开端,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向学生展现有趣、形象、图文并茂的视听材料,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度参与到学习当中。
  例如,在教学《找最小公倍数》时,在导入环节中老师让学生在数表中找4的倍数用“○”圈出来,再找6的倍数用“△”画出来,然后再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通过试讲,我们发现这种传统的引入方式,学生的兴趣不浓。后来,我们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幻灯片制作了一个“抢红包”的游戏,在编号1到50的红包中,凡是编号为4的倍数的红包里面放1元钱图片,编号为6的倍数的红包里面放5元钱图片。学生想抢哪个红包就点击哪个红包,有的同学会抢到1元,有的会抢到5元,有的6元,有的没有。随着学生兴趣高涨,参与度变高,接下来观察红包的规律……深度学习在高度参与的状态下真正发生。
  二、应用信息技术让思维可视化,促进学生高位掌握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主要包括观察、比较、操作、猜想、尝试、抽象、概括和推理等。这些思维过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即使在思维过程中出了问题,也很难找到问题的原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与灵活应用。没有这样对知识高位的掌握,何谈深度学习。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可以让思维可视化,促进学生的深度学習。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一般的教学流程是让学生准备几根不同长度的小棒或纸片,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来探索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三根小棒或纸片长度分别为3 cm,3 cm,6 cm。由于小棒或纸片有宽度,学生很难判断到底能不能摆成三角形。有很多同学认为能摆成,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表象。这个时候应该设计一个课件,应用信息技术来演示围三角形的过程。通过幻灯片演示,进一步来分析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就要深刻得多。
  这一节课在应用与拓展环节,老师们往往会设计这样一个思考题: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是多少厘米?(取整厘米数)针对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很难准确地找出取值范围。老师想通过画图或者操作将思维可视化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中操作起来也有一定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制作几张幻灯片,固定8厘米的一条边,让5厘米的边转起来,用可视化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当8厘米是最长边时,第三边最少是多少?然后依次转动5厘米的边,当转到和8厘米的边快成一条直线时,第三边最长,让学生思考:最长是多少厘米?通过这样可视化思维过程的动态演示,学生对信息的提取与加工的效率可以明显提高,达到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点的高位掌握与灵活应用。
  三、应用信息技术体会数学思想,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能主动经历学习的过程,掌握学科核心知识点,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实现深度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直观体会模型思想、转化思想、极限思想等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分析、评价、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教具演示,把圆转化成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但部分学生对于“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这句话不能理解,甚至怀疑圆形转化后是否能真的“变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传统的教具和学具显然是不能很好地演示这一过程的。我们可以应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圆面积推导的过程,通过设置变量等分的份数来将转化思想、极限思想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亲眼看到,当输入的份数数字越大时,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这时再引导学生想象无限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体会极限思想。同时还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将圆形转化成三角形、梯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学生分析、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可以使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更立体、丰富、生动有趣,还能够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呈现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把数学思维的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都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把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的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乐趣!
其他文献
阅读心得  阅读推广人  陆薇  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幼儿园  画面美,故事美,内涵美——读《尾生与金鱼》  前段时间,我们曾组织老师们围绕“好书的标准”开展过教研活动,老师们提及的几个点大致包括:画面“耐人寻味”、故事情节“有趣”、教育价值突出等。而这几点,恰巧都与我读中国原创图画书《尾生与金鱼》的观感一致:画面美、故事美、内涵美。  一、画面“美”  拿到书后,我的第一反应便是“美”,中国画的画风
期刊
阅读心得  阅读推广人  付祥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校  美好的想象是一颗珍珠——读《一只计划逃跑的蛋》  一本小小的童书捧在手中,红黄相间的封面,大小适中的文字,稚气未脱的插画……最关键的是,每一个故事的标题,都吸引着读者往下读:“一只计划逃跑的蛋”“七星瓢虫丢了七颗星”“老鹰当了选美冠军”……  这真的是一本适合小朋友读的书。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的奇思妙想,所有笔下的事物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期刊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落实劳动教育呢?笔者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及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劳动观点,通过“入情入境,内化劳动意识”“思己改变,外化劳动行为”“崇尚劳动,塑造劳动品格”三个方面对学生开展劳动品格的培养。入情入境,内化劳动意识  榜样力量深入内心 榜样引领是见贤思齐的有效
期刊
许多家庭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亲子冲突增加、亲子亲密性下降等问题,笔者认为,父母和孩子中任何一方的情感表达出现了问题,都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甚至破裂,最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出现厌学、情绪低落、易怒、逆反、抑郁、焦虑等问题。因此,初中生家长情感表达与亲子关系构建的行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紧迫性。提出问题  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过分强调家长权威和情感内敛,导致孩子
期刊
正如大家所知,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尽管从事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我越来越感觉到对于学生的管理不能再照方用药了,有的时候甚至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对此,在寻求解决方法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培训活动,得到了理论支撑,并且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这使得我在之后再开展班主任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本文主要谈谈心理教育对我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影响以及我
期刊
目的:
  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
目的:
  基于中医“痰”是津液代谢病理产物的理论,建立高脂血症痰浊证“病证结合”ApoE-/-小鼠动物模型,在前期研究对药“茯苓-泽泻”具有较好降低血脂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茯苓-泽泻”降血脂可能与水液代谢水通道蛋白有关的假说,采用对药“茯苓一泽泻”干预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动物模型,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水通道蛋白,探讨水通道蛋白2(AQP2)与iNOS和N0的作用,AQP8与SREBP-2和HMGCR的作用,AQP9对脂代谢的影响,从水液代谢方面揭示“对药”茯苓-泽泻对脂质调节的作用机
为了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教师要完善对核心素养内涵的了解,并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每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以后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以及其他学科都有帮助。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数学教学环节中,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不仅涉及到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是树立一种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深度思考是促进学生思维养成、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学习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学生通过深度思考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但是思考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一定的过程才能逐渐形成。小学数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好基础的数学学习理论,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为今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对于提
期刊
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2017年版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从学习数学知识到应用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出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反映出我国人才培养从教书走向育人的正确发展之路。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浅要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