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衍生的歇后语由来及特点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三国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三国文化衍生出的歇后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关键词:三国文化 衍生 歇后语 来由和特点
   三国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三国文化衍生出的歇后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一.“三国文化”的概念
   “三国文化”,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三国文化,是指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与经验。广义上的三国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三国作为一个时代概念,它是指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一时间段。今天我们称之为广义上的三国时代,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三国文化”,则可以理解为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后军阀割据到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天下的时代。广义上的三国才是“三国文化”的研究主体。
   陈寿的《三国志》是一部史书,而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则是一部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范围、影响程度,都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独一无二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真实历史的地位。正因为人们的喜爱,所以《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事件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且衍生出许多三国综合性文化。如歇后语就是其形式之一,据笔者初步统计,与“三国文化”有关的歇后语达200余条。
   二.“三国文化”衍生的歇后语出处与由来
   1.歇后语的由来和语言特色
   歇后起源于唐时的一种文体,即“歇后体”,为唐人郑綮所创。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其实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汉文化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朝代的兴衰更迭,历史事件的此起彼落,这些都是产生歇后语的丰厚基础。如三国之后,有关三国的歇后语就多达两百余条,而且有些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歇后语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民间口头文学。除诙谐幽默的最大特点外,另一个特点就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从而推理出结果。如“张飞打督邮——给他个下马威”,“关羽放曹操--念旧情”等。这种歇后语,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文字游戏,只是比较高雅,有一定的文学趣味。它往往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例如“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如“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这样便有了游戏的味道,且余味无穷。
   2.“三国文化”衍生的歇后语由来
   一是来自于史书《三国志》。
   《三国志》是史家之作,它讲究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不能妄意为之,所以它的可信度高。这些歇后语里的三国人物故事,基本上都有史實依据,拿来作为比喻,说明某种道理,自然贴切,耐人寻味。如:
   董卓进京——没安好心;
其他文献
古典小说中不乏可供现代社会学习的元素,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赵太祖千里救京娘》不论在情节结构和意念意识上都设计得十分严密,人物角色也能够彰显人性的美善和
内容摘要:写作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难点,课标中对初中写作提出了各种要求,针对目前寫作教学产生的问题,基于课标中的写作要求,笔者提出如下解决策略: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提高写作课堂效率,建立完整评价机制。   关键词:课标要求 初中写作教学 解决策略   写作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难点,课标中对初中写作提出了各种要求,针对目前写作教学产生的问题,基于课标中的写作要求,笔者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一.课标中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迎来创伤研究的快速发展期,其中以美国耶鲁大学哈特曼、费尔曼、卡鲁斯为代表的学者,不断引领创伤研究的发展;国内学界通过翻译、介绍、阐释西方的创伤理论来关照本土问题,但也存在观点重叠、碎片化等问题。我们应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已有的创伤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一种符合当下本土语境的创伤研究话语,从而进一步推动创伤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创伤理论 耶鲁创伤研究 创伤
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学会数学的思考,有利引发深度数学学习,提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文章以《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为例,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提问、教会学生思考。
内容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文以发展性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兴趣为师、社会实践两个方面来谈如何指导学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四年级的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标准,以寓教于乐为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对写作的结构以及句式等有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习作能力。发现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问题:其一主要是学生缺少写作素材的积累,导致写作时“无话可说”;其二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写作内容敷衍了事,缺少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拓展性群文阅读是一种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从而开发学生潜能的新兴教学模式,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来优化阅读体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本文详细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型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内容摘要: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基督山伯爵》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剖析,力图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泰斯面对人性的贪欲、信任危机的爆发,从一个年轻水手蜕变成影响力巨大的基督山伯爵并扬善惩恶的故事。《基督山伯爵》以爱德蒙·唐泰斯的人格变化为出发点,探究《基督山伯爵》中所
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促进思维的提升与发展的.文章以人教版PEP六年级上册“Unit1 How can I get there?”(B.let's talk)为例,探索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小
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高品质阅读《儿童人格教育》《给教师的建议》《致良知》三本书的故事,提出了一位教师的成长,既要潜心修炼,还需要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才能夯实教师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