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h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教育人员,就需要不断学习与研究,提高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本身既是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又是教师学习的对象,对于教师个人发展和教育实践是一种或牵制或促进的关系。本文结合个人的教育实践经验,围绕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利用好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面向教师、学校的解决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对教育发展起到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正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学的各个领域的形势,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中去,才能避免被教育现代化快速更新的大潮所淘汰,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教师提供发展的大舞台。
  一、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应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模式。
  以我自身经验来谈,我所在的学校教学设备就比较先进,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每位教师都能娴熟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尤其在突破重难点时多媒体教学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我校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供在校老师学习并鼓励老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设备应用到教学中去。
  针对小学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将学习内容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建立小学生入学初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近几年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研究资料进行翻阅,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的将学习内容和思维过程很好地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同时,先进的教育技术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增光添彩。同样的教学内容,有了媒体的帮助,就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媒体的帮助,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得到优化,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不断提高学生认知层次上。
  此外,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更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好帮手。很多乐于学习先进教育技术的老师,不断钻研技术的使用,并在使用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和环节,在总结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自成一派。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使用中仍存在的问题
  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接触所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等优点都是信息技术能够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占有绝对主要地位的原因。但是,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成为了牵制整体教学质量进步的不利因素。
  (一)多媒体展现形式过多,影响教学效果
  低年级教学时,重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中,图、文、声并茂,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量大,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有利于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视频动画的形式更是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形式,过于频繁地变换花样,颠倒了教学和技术工具的地位,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注意到运用多种媒体呈现形势,一味增加信息量,而忽视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认知水平处于低级阶段等特点,使得学生一时难以消化,难以产生师生间的互动。时间久了,学生接触的形式太多,也就难以对学生再产生吸引力。
  (二)教师过于依赖课件,压缩学生自主探索时间,降低教师专业技能
  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优秀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教师很容易找到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实是在扼杀学生的思维发散的能力。在低年级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规律,过于频繁地使用课件演示,会压缩学生自主探索时间,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
  此外,对于低年级学生来时,老师的亲身示范很重要。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指导部分,教师的板书示范很重要。许多教师依赖于课件演示,但是很多孩子仍然难以将屏幕演示迁移到实际书写中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教师的专业技能的锻炼与提高。
  (三)校园设备跟不上,教师学习愿望低
  先进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的教学理念日益更新。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还不能保证每所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齐全的多媒体设备,所以设备不齐,也难以带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
  此外,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比教育历史上任何时候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甚至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翅膀”,但也势必会提高对教师的技术水平的要求,牵扯教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技术的使用。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认清信息技术时代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没有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因此会怠慢与新技术、新理念的碰撞,信息技术的优点难以发挥,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针对在教育实践中所发现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在翻阅前人研究资料之后,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用以推动低年级教学实践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要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最优整合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时普遍感到教学过程不错,效果却不理想,还难以做到教学形式和教学质量的双赢。这其实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工具进行整合。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而服务的,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绝不能过度地使用和依赖多媒体设备,而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   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直接受到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若展开对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的培训,不能仅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和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如何进行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最优整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合和创新能力,使教师能自如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最优处理,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推动效用。
  (二)教师要认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形势,正确定位,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绝对的主人,他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认清形势,接受新鲜的教育理念,给自己赋予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如果想要信息技术为自己教学更好地服务,而不是阻碍个人专业发展的话,那么教师就需要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不被这个改革的时代浪潮所淘汰。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才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方法的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在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帮助教师建立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重视技术硬件设备以及技术应用培训,形成数字化办学特色
  要想结合先进技术工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但是很多教师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却苦于硬件设备的落后。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并鼓励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努力增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硬件设备,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具体可以安装多媒体CAI网络教室、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白板等设备。学校还应具备专业的电教工作人员和数字管理人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熟练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为学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其次,专业人员要对在校教师进行及时的培训,不断更新技术知识,让教师在第一时刻接触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
  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集体研发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集思广益,总结、创新出最优的教学设计,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软件,并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校内师生共享,这样既提高了教师们教研水平,增强了师资队伍,而且还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数字化办学理念和特色。
  (四)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
  学生需要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教师的肯定,那么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发挥自己的推动作用也需要受到学校的鼓励。因此,学校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教师的学习愿望和专业水平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具体可以针对教师教研成果对于教育改革推动作用的大小、教学效果的好坏或在集体课题研究中承担分工的多少进行分层次的奖励。奖励的形式多样,但都能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上,发挥积极影响。
  总之,学校要在硬件设备和技术培训上给予教师最大的支持,而教师要在主观上积极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切实应用到课堂教育教学当中去,并不断总结创新,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进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全社会的努力下,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托起我们祖国明天的太阳!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学校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水平在党和人民的关注下一直在不断进步和提高,特别是“教育下乡”和“新课改”走向农村学校以来,特别是广大社会热心人士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开始关注农村学校的教育和发展以来,学校无论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应用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位乡村教师,我应该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为祖国教育事业做过奉献的华夏儿女。同时我也坚信,教育的阳光一定会洒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且会更加
期刊
【摘 要】语言教学中,词汇的教学是基础。本论文对于韩国语词汇中汉字词词汇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韩国语词汇的教学和学习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韩国语汉字词汇的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众所周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除了语音的学习外,关于词汇的学习是最大的基础,任何一种语言语句的构成,都不离不开词汇的学习。那么在韩国语的教学中,关于词汇的教学也占了相当
期刊
数学课堂实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而现在农村的数学课堂实验教学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缺乏,对实验的设计、方法、步骤等是一知半解,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达不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更新已有的教学观念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下,高中教育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摆在首位具有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可以说,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应该是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在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互动教学;综合能力;实验教学  新课程中对于高中物理教
期刊
中考作文,阅卷速度非常快,量非常大,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芳心”,要使你的作文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讲究一点包装技巧。下面我就结合二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淡一下如何迎对中考作文。  一、拟好抢眼醒目标题  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  诗矮,不可不慎也。”文章的标题如同一个人的眼睛,应该有着传神的魅力,画龙点晴的功效。并且,考场阅卷,阅卷老师也往往凭着标题判断你的
期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善于精讲,长于点拨,自然地渗透学法,使学生在学一篇课文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悟出学习的方法;抓关键处精讲,扶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以加深理解;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以形成初步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知识背景、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一切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下,高中教育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摆在首位具有非常必要的,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这些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中物理是在初中课程的基础上对知识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同时对学习的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在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形成对人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综合能力;积极性;
期刊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受益。因此,基于阅读能力是由识读、记忆、理解、分析、概括、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并鼓励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实践;方法  于漪曾说:在语文教
期刊
【摘 要】英语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层层递进的,但是很多的高中生却因初中阶段基础掌握得不好,从而出现了知识的断层。而大多数高中教师的做法只是站在知识的上层向下面的学生喊道:“上来呀,快上来”。显然,这一类老师忽略了知识的连接性。需知断了层的知识就如断了台阶的阶梯,使得学生到达不了知识的上层。因此,作为高一的英语教师该做的是走下英语知识的底层,为学生架起新的阶梯,推学生一把。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每看到一些不想看到却经常目睹的悲剧,听到一些不想听却时有耳闻的报道,我的心便一个劲儿地往下一沉。  今天,21世纪的今天,在关于素质教育的话题谈了很久的今天,在实施"减负、减负、再减负"方略取得辉煌战果的今天,为何还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为何还有那么多的青少年,竟不假思索地去毁灭自己,伤害别人?  我想: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学生本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