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的。地理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情中学生 地理素质
  
  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发展教育的价值,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地理素质教育呢?这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明确素质教育要求
  应试教育把教育目标任务更多地定位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考试技巧的训练,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够重视。而素质教育则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身心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宗旨。因而,地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地理品德素质、行为素质的培养。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情国策教育以及科学的人口观、环境教育等。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学基本功上,地理教学基本功是地理教师为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反映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一个重要因素。地理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语言技能、板书技能等要素。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地理优质课竞赛、教研论文竞赛以及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无疑对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在地理教学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我们地理教师不应自暴自弃,而应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地理教学投入深厚情感,精心敬业,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敏锐观察力和创意思维能力,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发挥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因此,在没有升学压力下的地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差生,充分信任和尊重差生,给予差生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使差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的发展。
   (一) 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某项地理事物想一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该地理事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等。其次,让学生掌握地图的“顺序观察”、“整体与局部结合观察”、“抓住重点 或特点观察”等方法,让学生图文结合学习,提高学生自学地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工作,可通过严格训练法、指导法、竞争评比法、制约法、疏导法等,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工整书写、自觉完成各项学习要求等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教学生独立思维”,地理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南北取向法是教学生按照地图方位或线性方向展开思维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注意目标取向法是教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敏捷性,让学生做选择题、读图填图题 的目的就在于此。因果综合法包括原因综合和结果综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如对工业布 局、厂址选择进行的多要素原因分析属原因综合法,而“由于CO[,2]的温室效应,地球平均气温将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平原”则属于结果综合法。 最后,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良好的创造个性。创造方法主要有“智力激励法”、 “信息交合法”等等。地理教学中 ,除注意渗透这些方法外,还应让学生积极参加兴趣活动小组,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吸收更多的知识信息。这样,掌握的知识信息愈多,产生创造的可能性愈大,获得创造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许多创造都说明了这一点,如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等。
  (二)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具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到21世纪,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为使我国在激烈的世纪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们地理教师应深知自身肩负的神圣职责,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松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环境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上,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四、加强国情教育、乡土教育,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向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劳动者,而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劳动,因此,乡土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乡土教育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面貌,经济建设与远景规划,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使学生毕业后乐于从事家乡的建设,从而为社会贡献力量。众所周知国情教育是一个有目的、全面而深刻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一下几点:以课本内容为线索,有机而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意教学内容,能使师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3、针对中学生感情易波动的特点,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肤浅的一时的爱国情绪,而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引导他们将之转化强有力的行动。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要在课堂中加大学生的国情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素质,就必须结合教材各章节的特点,准确把握知识传授教育的尺度,通过对章节内涵和外延的挖掘,顺理成章的分析贯彻,切忌机械的生搬硬套,这样才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和应用有其旧有的一些方法与模式,本文从对其利弊分析入手,结合本校在此方面的具体做法,提出“高中政治解题方法的复习”流程,构建高中政治解题方法的教学模式:例题练析—多题反复—归类总结—个性把握,以期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或行为。  一、“高中政治解题方法”一般的教学模式及评价  在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和应用
期刊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小学数学是由许多概念、法则、性质等组成的确定体系。学生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改组或重新组建认识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着眼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意识地把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学生对新概念的建立,有的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总结,而有的则是根据旧知识进行推理的结果,引入新概念大致有以下
期刊
本文针对Revit无法满足按国内清单计价规范计算装饰工程量的不足,采用插件开发的方法,基于Revit二次开发技术对装饰算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通过研发装饰建模算量一体化平台,实
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景和氛围,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这是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观念要变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到底谁是最重要,谁要放到主体地位?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我们要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材”为“学材”,变“教学活动”为“学习
期刊
一、案例背景: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特点,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在《直线方程》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几节课学生容易理解,难点容易突破,就产生了让学生自教自学的想法,学生代替老师备课、精讲,走上讲台真正当一回老师。  二、案例过程:  1)课前准备   在正常教学进度下,提前
期刊
设立专业子公司,将有力地促进金融租赁公司结合各自特点,充分发挥融资租赁融资、融物合二为一的特性和优势,另辟蹊径,做真正、典型意义的租赁业务,打造体现租赁核心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