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从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来探讨促进高中数学课堂创新性教学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创新 办法
  前言
  在大多人的眼里,数学就是一些严肃抽象的定义、概念,单调而枯燥的公式、定理。因而一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畏惧、厌恶。如何去改变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的尴尬,这对于数学教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在以往的数学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把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看还是把数学作为一门教育科目来认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数学作为一门知识来传授,就数学教数学,而没有把数学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能力来培养和提高,必然是导致教师烦教,学生厌学。因此必须确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观,真正达到教材、教师、学生的三维一体化,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要有好的心态,更新观念,认识教材,更新教学,更新教法。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
  1.树立现代教育观。型课程标准中把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放在了首位,学生为本的思想成为了新课程的中心思想。具体来说就是指:学生是课程安排的主体,是教学的中的主要对象,同时学生还是课堂中的主人。因此,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2.树立新型师生观。我国传统的教学沟模式是以教师、讲台为中心的制度化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式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模式(既命令与被命令,指导与被指导)。从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的权威性。而新课程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模式。新课标中明确的支出了,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合作与沟通。学生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主题,而教师只是扮演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形成了一种和谐、民主、互动的新型教学师生关系。
  二、教材认识的创新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一套好的数学教材,应该洋溢着一种科学创造的意识和热情,一种诱人的魅力,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的讲解与诱导,在形成和强化受教育者的数学素质、提高数学能力上,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内容及教材编排方式的更新上,都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重要的基本的工具,它体现了数学科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体现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能力、思想、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利用数学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利用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就要学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三、教学过程的创新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的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教育环境,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促使学习的知、情、意、行得到高度和谐统一。教学不是为了教,而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学会、会学”。教学不是只是让学生继承,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经常“被难住”,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是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科学愈发达,需要的数学工具就愈多,哪里有“形”,哪里有“数”,哪里也就少不了数学,“示不于始,而正之于终”。教师只要能够善于发挥这一优势,通过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对数学将
  会起到一个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运动,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定规的教法可供人们长期袭用,然而这也给了教师对教学方法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的一个机会。当今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已多样化,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
  (1)理论联系实际。它包括从学生们熟悉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来抽象出数学概念,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常能够体验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2)根据实际,因材施教。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消除每一学生的差异性、个性,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独特性,充分完善地显示出来,教师需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个性的蓓蕾绽开出万紫千红的绚丽花朵。
  (3)倡导学生课堂讨论,促进智力发展。课堂中通过学生“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教法,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开阔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前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努力充实自身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地位好自身的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高中课堂教学的兴趣,让每一位同学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只有这样,高中数学教学创新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杨六山.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想品质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2]路静.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3)
  [3]匡郭莜.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06(01)
  [4]姚太文.对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7)
  [5]兰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观察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三组的腰大肌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差异,来探讨腰大肌线粒体SOD活性引起的氧化损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
摘要: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医疗需求对当今高职高专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对指导今后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培养以及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生 素质  1.高职高专医学生专业素质要求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护理和基层卫生工作。伴随着
通过对鑫磐图书馆管理系统(GDLIS)中有关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动态直观的馆藏资源在线评价系统,借此分析馆藏图书资源的状态,并提交关于福建中医学院
期刊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FGFR1)的表达及中药制剂羚蝎胶囊的干预作用.结论:羚蝎胶
目的:探讨电针对实验性痴呆幼龄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含量及对脑内神经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
摘要: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优化教学 感召力 和谐  提高教学
目的:通过观察癌痛消胶囊对小鼠荷H::移植性肝癌细胞中VEGF表达以及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探讨该药抑制肿瘤的作用是否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方法:昆明种
目前对于人参的鉴别方法有显微法、TLC,DNA指纹图谱、HPLC法等,但主要集中在定性鉴别方面,而按照国际植物药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看,单纯的定性鉴别不足以对中药品质进行全面科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科目,然而长久以来,学生成绩差异较大,课堂加血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而有效性,对于参加素质教育改革的教师来说是个常谈的话题,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有效性 策略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