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边防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综合战斗实体,肩负着维护辖区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使命,其核心是依法履行职责,公平、公正执法。特别是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通过狠抓教育培训、规范执法程序、强化内部执法监督,民警的执法质量有了明显地提升。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有的问题甚至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就当前边防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规范化执法 监督 考评
一、制约当前边防派出所执法不规范的原因
一是工作任务量大与民警数量紧缺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当前时期,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仅今年上半年全国边防辖区受理治安案件同比增加6.8%。边防派出所受理治安案件总量呈上升态势,特别是执行土地划分、拆迁、选举、计生等任务调动使用警力次数多、人数多。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在基层警力配置上普遍存在派出所民警人员少,案件多,任务重的情况。加之社会承诺的宽泛性,使民警还要履行许多非警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执法资源的浪费。基层派出所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多,很多又要求新规定、新内容、新形式,使得边防派出所应接不暇,被动应付,客观上对派出所正常工作形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工作不规范,履职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公安职能部门对派出所工作的指导、检查、考评不够严密科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派出所在工作布置上重点不突出,民警在工作中主责不明确。加之一些民警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对现状不满意,不喊不到,不推不动,作风漂浮,工作应付。
二是面对客观存在相对较为复杂的执法环境,民警必须具有更高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但部分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执法理念陈旧、不按规定程序执法、执法简单化、机械化,仍用粗旷的方式执法,在日常工作中,喜欢没有财物保管、电子监控、录相录音的约束,在执法过程中依然存在语言不文明,行为不规范,态度淡漠的现象,这些极易成为群众信访、上访的导火索。
三是有的领导决策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少民警认为:业务工作有依据,队伍建设无止境;一届班子一个思路,一任领导一套做法;想方设法找抓手,一门心思出亮点。民警开始是穷于应付,后来就懒于应付。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民警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
四是部分民警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单一,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派出所“一警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要求。例如有些民警在调查取证上不注重细节,存在漏洞。或者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对一些实体与程序上的细节问题屡讲屡犯,甚至认为是自己办案的个性。有些民警在笔录、文书制作上简单粗糙,影响证据效力。甚至有单位存在严重的拖案、压案现象,有案(线索)不查、处而不结。导致嫌疑人一时难以查明,留下案件查结隐患。
二、加强边防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是全面推行动态配置警力机制。坚持“警力跟着治安走”,以警情为导向,科学配置警力的投向和投量,提高用警效率。
二是要建立健全派出所民警工作责任制,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进一步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公平、公正的竞争用人机制,通过对每个边防派出所民警的执法办案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保证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完善执法制度。从基层民警日常执法最急需的方面入手,重点围绕接处警、受案立案、调查取证、案件移交等容易发生问题的行为、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执法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标准规范。例如扬州市公安局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扬州市公安局执法标准》中有关接处警工作的规定,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或摄像机、照相机等现场取证设备。对《110处警现场目击证人登记表》、《处警现场处结备案单》和接处警音视频资料明确专人管理,提高现场规范执法水平。对案件警情,符合受案条件的,及时受案,严禁降格处理或体外循环。违反上述规定的,按照《江苏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办法》予以扣分,很大程度上在执法制度给予民警明确的操作规范。
四是开展突出执法问题专项整治。提出“零距离、零失控、零过错、零容忍”的要求,开展专项活动,端正执法思想,整治突出执法问题,查究执法过错责任,遏制执法不良事件、提升执法公信力。分期组织办案卷宗考评,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开通网络举报投诉。
五是改进执法方式,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针对部分民警执法素质不强、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应适时的开展相关业务的学习,竞赛。组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考核,在支队级单位开展培训工作,“缺什么,补什么”一个问题、一个现象的解决。逐步提高民警对常用法律法规的熟悉率,丰富民警办案的理论知识;坚持落实案情分析会制度,对疑难案件组织民警交流办案。适时对基层执法民警进行轮职轮训,确保每名民警在执法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都能跟上执法的新需求。
六是加强执法监督,不断完善制约机制。通过随机开展执法行为专项督察,督促民警规范执法言行。采取不定期派员现场督察等方式,对一线执法民警的具体执法行为进行日常动态考核。所领导之间做到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以聘请社會法制监督员、设立举报箱、公正举报电话、值日民警等形式,拓宽外部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分平时考评、动态考评和网上考评三个环节完善考评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员、所队领导、审核监督部门监督职责,以“在处警情、在办案件、在用措施、在审人员、在手财物”为重点,强化监督考评,坚决杜绝单人处警、单人办案、滥用强制措施以及不规范管理涉案财物等问题。对领导批示、媒体曝光、群众投诉、涉法信访、以及被检察机关监督的案件,及时下发个案执法监督文件,做到每案必查、有错必纠。对扣押、收缴大额财物的案件,逐案回访,记录在案。定期组织视频巡查,每季度组织巡检,不定时开展个案核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通报,明确整改要求,并按相关的执法质量考评办法予以扣分。
七是规范警务活动,将民警从一些非警务活动中解脱出来,坚决执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不得抽调民警参加非警务活动,将有限的警力完全投入到派出所业务工作中。
八是落实从优待警。落实边防派出所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派出所办公、业务、办案等经费支出,改善民警生活质量,解决基层硬件建设,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帮助民警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增强队伍的活力和凝聚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边防派出所工作的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为重点,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全面提高公安边防队伍的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树立公安边防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新形象,实干实效。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执法过错的减少上,体现在树立公安边防机关的良好形象上,体现在群众的满意度上,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边防机关的执法满意度,使公安边防机关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
关键词:规范化执法 监督 考评
一、制约当前边防派出所执法不规范的原因
一是工作任务量大与民警数量紧缺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当前时期,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仅今年上半年全国边防辖区受理治安案件同比增加6.8%。边防派出所受理治安案件总量呈上升态势,特别是执行土地划分、拆迁、选举、计生等任务调动使用警力次数多、人数多。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在基层警力配置上普遍存在派出所民警人员少,案件多,任务重的情况。加之社会承诺的宽泛性,使民警还要履行许多非警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执法资源的浪费。基层派出所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多,很多又要求新规定、新内容、新形式,使得边防派出所应接不暇,被动应付,客观上对派出所正常工作形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工作不规范,履职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公安职能部门对派出所工作的指导、检查、考评不够严密科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派出所在工作布置上重点不突出,民警在工作中主责不明确。加之一些民警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对现状不满意,不喊不到,不推不动,作风漂浮,工作应付。
二是面对客观存在相对较为复杂的执法环境,民警必须具有更高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但部分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执法理念陈旧、不按规定程序执法、执法简单化、机械化,仍用粗旷的方式执法,在日常工作中,喜欢没有财物保管、电子监控、录相录音的约束,在执法过程中依然存在语言不文明,行为不规范,态度淡漠的现象,这些极易成为群众信访、上访的导火索。
三是有的领导决策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少民警认为:业务工作有依据,队伍建设无止境;一届班子一个思路,一任领导一套做法;想方设法找抓手,一门心思出亮点。民警开始是穷于应付,后来就懒于应付。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民警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
四是部分民警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单一,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派出所“一警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要求。例如有些民警在调查取证上不注重细节,存在漏洞。或者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对一些实体与程序上的细节问题屡讲屡犯,甚至认为是自己办案的个性。有些民警在笔录、文书制作上简单粗糙,影响证据效力。甚至有单位存在严重的拖案、压案现象,有案(线索)不查、处而不结。导致嫌疑人一时难以查明,留下案件查结隐患。
二、加强边防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是全面推行动态配置警力机制。坚持“警力跟着治安走”,以警情为导向,科学配置警力的投向和投量,提高用警效率。
二是要建立健全派出所民警工作责任制,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进一步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公平、公正的竞争用人机制,通过对每个边防派出所民警的执法办案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保证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完善执法制度。从基层民警日常执法最急需的方面入手,重点围绕接处警、受案立案、调查取证、案件移交等容易发生问题的行为、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执法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标准规范。例如扬州市公安局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扬州市公安局执法标准》中有关接处警工作的规定,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或摄像机、照相机等现场取证设备。对《110处警现场目击证人登记表》、《处警现场处结备案单》和接处警音视频资料明确专人管理,提高现场规范执法水平。对案件警情,符合受案条件的,及时受案,严禁降格处理或体外循环。违反上述规定的,按照《江苏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办法》予以扣分,很大程度上在执法制度给予民警明确的操作规范。
四是开展突出执法问题专项整治。提出“零距离、零失控、零过错、零容忍”的要求,开展专项活动,端正执法思想,整治突出执法问题,查究执法过错责任,遏制执法不良事件、提升执法公信力。分期组织办案卷宗考评,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开通网络举报投诉。
五是改进执法方式,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针对部分民警执法素质不强、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应适时的开展相关业务的学习,竞赛。组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考核,在支队级单位开展培训工作,“缺什么,补什么”一个问题、一个现象的解决。逐步提高民警对常用法律法规的熟悉率,丰富民警办案的理论知识;坚持落实案情分析会制度,对疑难案件组织民警交流办案。适时对基层执法民警进行轮职轮训,确保每名民警在执法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都能跟上执法的新需求。
六是加强执法监督,不断完善制约机制。通过随机开展执法行为专项督察,督促民警规范执法言行。采取不定期派员现场督察等方式,对一线执法民警的具体执法行为进行日常动态考核。所领导之间做到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以聘请社會法制监督员、设立举报箱、公正举报电话、值日民警等形式,拓宽外部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分平时考评、动态考评和网上考评三个环节完善考评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员、所队领导、审核监督部门监督职责,以“在处警情、在办案件、在用措施、在审人员、在手财物”为重点,强化监督考评,坚决杜绝单人处警、单人办案、滥用强制措施以及不规范管理涉案财物等问题。对领导批示、媒体曝光、群众投诉、涉法信访、以及被检察机关监督的案件,及时下发个案执法监督文件,做到每案必查、有错必纠。对扣押、收缴大额财物的案件,逐案回访,记录在案。定期组织视频巡查,每季度组织巡检,不定时开展个案核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通报,明确整改要求,并按相关的执法质量考评办法予以扣分。
七是规范警务活动,将民警从一些非警务活动中解脱出来,坚决执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不得抽调民警参加非警务活动,将有限的警力完全投入到派出所业务工作中。
八是落实从优待警。落实边防派出所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派出所办公、业务、办案等经费支出,改善民警生活质量,解决基层硬件建设,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帮助民警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增强队伍的活力和凝聚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边防派出所工作的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为重点,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全面提高公安边防队伍的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树立公安边防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新形象,实干实效。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执法过错的减少上,体现在树立公安边防机关的良好形象上,体现在群众的满意度上,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边防机关的执法满意度,使公安边防机关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