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段小学生识字兴趣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关键词:识字兴趣;学习方法;培养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智慧的结晶。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低段语文识字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这两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学得更有趣、主动,记得更牢固、扎实,我认为营造氛围、教给方法、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及其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识字兴趣、习惯和能力的意义
  兴趣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获得学习热情的同时获取知识,但前提是怎样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教室里开辟一块识字区域,制作识字卡,让一些生字增加和学生的见面机会,巩固识字效果。在教学中举出各种生动鲜活的例子,也可以配上图片,图文并茂让教学方法变的生动形象。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兴趣、乐意学。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会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1.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乐于学习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勇于探索。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境,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让学生先感知、体验,后理解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
  语文源于生活,但最终要回归生活,这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识字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孩子最喜欢游戏,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玩中有学,学中有玩。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主张多动手实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识字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因此,我们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开口说、勤思考、亲身体会。将变枯燥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愿学乐学。如,指导学生把平时阅读、生活中认识的字剪下来或写,粘贴制成自己的识字乐园。比如说,每天上学经过的商店、路牌、广告、书店都有自己的名称;人民币上面的汉字,这些都是学生识字的好机会,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能让学生喜欢识字。
  4.开发资源,生活中识字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交流识字方法时,要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选用得心应手的识字方法识字,这样不但不束缚学生思维和认识的发展,而且尊重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培养了个性发展。
  5.推荐书目,拓展阅读范围
  多在校园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要求学生都要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看的书。通过学生在同学面前讲述自己喜爱的书目从而拓宽学生阅读范围,使孩子们愿意与书为伴。
  6.榜样带动,促进读书交流
  针对学生读书的差异性,可以让读书多的学生经常交流介绍读书的收获,老师再极力表扬鼓励,以此带动,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学不在于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总而言之,生活就是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当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让语文因生活而精彩,让识字因阅读而丰富,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我们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杨献荣.小学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丰富识字方法,培养识字习惯和能力的研究[EB/OL].网上资料.
  [4]吴順富.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研究[M].四川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识数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处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步阶段,而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数能力,并让数学识数教学的价值优势得到全面的体现,就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根据我教授小学数学科目的相关工作经验不难发现,我们首先就要帮助儿童了解数字的形状和规律,也要根据数字的优势和特点去培养他们的想象创新能力,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识数教学质量。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把科学问题有意识、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当学习主体面临这种特定场合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又不能加以解释,导致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利用有效问题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助于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
摘 要:科学教学集探究性与实践性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才能够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初中科学教学阶段,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科学;兴趣;策略  初中科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科目的产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一学科所囊括的内容很多
同课异构是一种教研活动形式。那么什么是幼儿园同课异构呢?  一般而言,幼儿园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幼儿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课例研讨提供平台。它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