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成就教育新模式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新城小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努力通过教育信息化凸显学校“新教育”办学理念,积极打造“新小智慧校园”特色品牌,将其融入“新小五园”建设之中,使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学习过程、学校文化和校园生活深度融合,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优化教育过程,让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教育、服务教育、改革教育,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营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边应用边建设,边实践边研究,始终按照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标准建设和发展,工作中着力追求“五化五性”。
  信息化环境建设标准化前瞻性
  新城小学(下称“新小”)建校之初就制订了《新城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创建高标准的信息化环境。
  校园网络系统建设
  学校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实现“班班通网络”。校园网络架构是从学校的中心机房直接进入每个教室、办公室。通过网络建设,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室、学生机房、实验室、办公用房等场所的计算机网络百兆、安全、高速、可靠互联;建立了基于高性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和以信息交换、信息发布、查询应用为主的网络应用基础环境;网线全部为六类网线,可为将来升级为千兆网提供方便且节约资金。
  平安校园监控系统建设
  建设校园安全监控平台,提供基于IP方式的监控系统,实现校园安全无盲区监控,实现网上安全巡查、报警处置联动、安全信息报告系統等功能。学校监控系统建设的特点,一是监控点多,二是一键报警,可防止校园暴力,三是多级架构,系统支持多级架构的远程监控管理。
  校园广播系统建设
  学校广播系统的亮点是教室设置独立广播点,每个教室独立分区,能够独立广播和控制播放节目,在广播室可以对任意一个或多个教室广播。学校广播具有软件编程、系统服务器自动运行、不同时间段播放不同节目、节目自动播放、自动停止等功能。
  多媒体“班班通”系统建设
  学校教学班及功能室均配备十点触控组合式教学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音乐教室单独安装电子五线谱电教板,该电教板将键盘、五线谱表、调名、调号、音名等集于一体,提高了音乐课的教学直观性。
  全自动录播室、报告厅建设
  学校建有全自动录播室,它拥有完美的录制、编辑功能;录播室里安装了单向透视玻璃,以达到最佳录制效果。学校还建有一个报告厅,这两室是学校实现数字化网络教学、远程教学、交互式教学等教学需求的网络平台。
  信息技术、电子备课室建设
  信息技术室内配有学生电脑30台,教师机1台,装有伽卡他卡电子教室。电子备课室配有15台电脑,可以实现教师网上备课。
  考勤管理系统建设
  学校在门卫安装指纹签到终端,终端通过接线器接入数据服务器,管理系统安装于数据服务器上。学校给学生配备优教同步学习卡,每天自动将学生出入校园情况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家长手机,让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出入校园的情况。
  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多维化实效性
  学校现有在编教师38位,这38位教师来自东丰县近20所学校,教学观念和信息技术能力有所不同。怎样才能让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新小特色的教师团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围绕这个专题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新小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
  好习惯标准:“十字方针”,即及时、学习、动笔、执行、服从。
  教师思想意识形态:“三服务”意识,即教师为学生服务、领导为教师服务、学校为社会服务。
  教师师德要求:“四心”型,即信念之心、敬业之心、仁爱之心、学习之心。
  教师发展目标:“三个技能”,即专业知识技能、信息技术技能、课题研究技能。
  教育理想:育“五会”学生,即会学习、会运动、会欣赏、会参与、会创造。
  为达到以上目标,学校采用“校本研修,提升内涵”和“学分管理,强化考核”的双轨并进方针,整体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立足校本培训,任务驱动促发展
  1.以集体备课为载体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引导教师采取“独立主备、同组复备、个性应用”的网络备课模式,即:教师个人主备上传网络,同教研组其他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在原来的备课上进行二次备课,最后由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选择使用备课内容,再应用于课堂教学。
  2.以“五课”研培为契机
  学校主要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五课”研培活动:一是骨干教师的“信息化示范课”,传经送宝,引领示范;二是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汇报课”,实战练兵,成长提高;三是年组教师的“信息化教研课”,同伴互助,共同提升;四是学校组织的“信息化观摩课”,树立标杆,激励促进;五是全体教师的“信息化天天公开课”,精心备课,提升常态课。
  3.以小主题研究为导向
  结合县学分管理的全面铺开,学校确定了“信息技术下各学科教学资源获取与整合应用”研修项目。每个教研组围绕该项目确定本学科一个小主题,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通过小主题研究最终实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以专题讲座为桥梁
  学校外聘培训师对组合式教学多媒体一体机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聘请沃教通专业培训师对优教同步电脑和手机端的使用方法以及“班班通”电教基本设备的操作等展开培训;校长先后为教师做百度云同步盘、Excel电子表格、手机同屏等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也利用周周教研及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平常工作中出现的信息技术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5.以自主研修为依托
  学校每位教师在完成学校校本信息化研修集中和网络必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完成“六个一”的自主研修学习任务。   6.以网络平台为整合点
  学校与联通公司联合安装优教通软件,建设网络教学应用平台,为每一位教师开辟新小教师个人工作室,教师在自己的个人工作室里可以进行教学设计、叙事反思、计划小结等工作,实现网上办公与教育资源共享。
  借力网络研修,自主学习助提升
  一是借助国家、省市县级培训。学校38名教师全部完成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学习,参培合格率100%,优秀率达到96.37%。在2015至2016年国培项目中,李春红主持的名师工作坊被继教网评为优秀培训团队,她个人也被评为优秀主持人和优秀培训师;江丹被评为国培项目优秀管理员;刘桂凤、王岩、慈勤影等多名教师被评为国培优秀学员。
  二是借助“中国好老师”平台。新城小学是“中国好老师”公益性计划活动的基地校,学校每位教师都参与了平台上的各种学习活动,自主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联动业务。
  三是借助中国科普e站平台。新城小学是科普中国校园科普e站服务示范校。在中国科协科普部的带领下,学校进行线上慕课、微课学习,凭借一部手机、一个公众号实现多门课程的学习,现已落实了STEM电子纸艺术及机器人编程两门科普课程的教研教学。
  校本与网络相结合,通过分层次、有梯度的特色信息化培训,教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的成效初步显现。
  信息技术与新小“131”教学方式创新化融合性
  学校运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推进“教改”“课改”,促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真正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型课堂模式。
  学校制订了《信息化环境下“131”教学方式的研究》实施方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模式研究,构建新小“131”教学模式。第一個“1”指的是课前预习,后一个“1”指的是课后复习,“3”指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拓展”。这是改革课堂教学的5个环节。通过两年尝试,现在各年级依据学生特点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并能结合学科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131”教学模式。
  在实施“131”教学方式时,教师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学校已由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发展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阶段。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学校提出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分层次、高效益”的具体要求,探究出了“131”教与学的创新教学与学习方式。
  重点完成以下三项工作:第一,强化备课,功夫在课前。第二,重教学技能,着力在课内。教师在课上充分利用十指触摸屏、一卡通和学生积极互动。第三,培养学习方法,发挥在课后。
  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普遍性
  学校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是以信息化办学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现在所有教师都能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形成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局面。学校用Excel进行学生学情分析,用美图秀秀等软件进行校本教材平面设计,用美篇进行家校互动,用优教助手开展新小特色“131”教与学方式教学,用101教育PPT制作课件,用优教助手、手机同屏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互动,用视频制作讲述“新小好老师”的故事,还建立了新小百度云同步盘,弥补云平台。学校自行设计适合“131”教与学方式的教案模板、档案模板,成立新小试题库。不仅教师会用,学生、家长也都会用,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人人用、时时用、处处用的现状,使学校现有设备发挥最大作用。
  信息技术发展深入化持续性
  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助手,农村学生拥有了同城里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毕竟建校时间短、经验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新小师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
  新城小学将持续推进校园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将课程改革、学校现代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等工作架构在信息化平台之上,规范信息技术管理,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实现学校管理数字化、教育教学信息化,为学生营造科学化、现代化的具有创新性发展氛围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其他文献
本报讯 日前,临沂市召开人工智能教育座谈会。山东省教科院办公室副主任、省人工智能教育领导小组基础教育专项组联络员赵亮,商汤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部主任储子昂等专家到会指导,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尹传斌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尹传斌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
期刊
以培养世界眼、中国心的优秀人才为目标,以信息化教育为手段,西关小学师生扬帆起航,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新安县西关小学依托河南省基础资源服务平台资源,建立了信息化教育资源环境,从最初的黑板加粉笔、投影加幕布,到现在触控式一体机、远程录播一校带多校等,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西关小学采取“全能式”教师培训模式。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西关小学
期刊
本报讯 日前,平度市举行中小学程序设计竞赛。来自平度全市中小学的103支代表队601名编程达人借此机会展开了一场思维大比拼。  本次大赛共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从候考到入场再到比赛,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小学组304名选手同时在6个考场竞技,比赛时间60分钟,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5分钟的打字比赛,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功;第二阶段是上机编程,主要考核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初中组一共有256名
期刊
本报讯 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教体局2019年教育科研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定军山镇中心小学召开,各镇(街道办)中心小学、初级中学(九年制学校)、县直学校校长和教务主任,以及教体局相关教育单位、县教育督导室和各责任片区督学等100余人参会,勉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君华主持会议。  会议对勉县教体局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部、省级优课的获奖单位和教师进行了表彰,通报了全县教育科研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下称《要点》)。  《要点》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点》指出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提出十大核心目标。现将其中与
期刊
学科:小学数学 主讲教师:刘燕 梁丽文 陈玉婷 肖振汉  教研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内容简介: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其内容包含数感、推理能力、空间想象等要素。本专题以两节部级优课为例,探讨如何融合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刘燕 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师工作室首批主持人,中山市小学数学教研员。
期刊
本报讯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2019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议在胜利小学召开。阿城区教育系统纪委书记邢文帅出席会议并讲话。城区各学校(幼儿园)主管信息工作副校长、信息主任(信息组长),镇街中心校网管员、镇街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主管信息工作副职参加会议。阿城区教育局信息科科长高金昌主持会议,并就落实会议精神作具体部署。  会上,阿城区教育局信息技术视导员常玉臣安排学生科技活动、传达严禁有害App进
期刊
本报讯 日前,为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乳山市创新举措,着力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对接、融合。  一是强硬件,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加强“威海智慧教育平台”录播平臺的管理维护、资源分类等工作,去年以来,组织应用培训2次,招标更新“云机房”16个、“创客教室”3个、高中电脑120台,开展“知子花”家教平台、“Nobook仿真实验”等试点,在省中小学电教资源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教育信息化2.0计划推进会召开,县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网络联校核心校校长、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了双牌县信息化教育取得的成绩。自2014年以来,该县在湖南省率先实施领先一代的智慧教育工程,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湖南省“三通工程”合格县、“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县,并代表湖南参加2
期刊
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近日,四川省华蓥市召开2019年教育信息化暨资源平台应用培训会,着力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应用能力,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对2018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2019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围绕“用”字下功夫,推动信息化与新高考综合改革和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实现教学与管理、技能与素养、各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