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诊所幕后的非法行医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诊所幕后的非法行医
  令人担忧的黑诊所
  一间昏暗的小屋,几把陈旧的桌椅,斑驳的墙上露出一片黑乎乎的青苔,杂乱无章的柜子里凌乱地散落着几个药盒,坑洼不平的水泥地面上几个坐在椅子上输液的病人,一个穿着泛黄旧白大褂的“医生”,这就是一个黑诊所常见的场景。
  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因为生活成本的原因,这些人群大多选择住在生活成本相对低廉的城郊结合部。城郊结合的地方离城市的大医院较远,又没有完整的社区医疗系统覆盖。医疗需求的激增和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滋生了大量的黑诊所。大部分黑诊所没有卫生部门颁发的职业许可证,诊所的“医生”也不具备医师职业资格,这些黑诊所也导致了医疗事故的频发。
  2013年,合肥市蜀山区一黑诊所医生王某为一十多岁的男孩输液,男孩在输液时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最后男孩在黑诊所昏迷抽搐。幸运的是男孩的父母及时将男孩送到解放军105医院抢救,捡回了一条命。事后,不具备行医资格的王某因非法行医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魏则西事件最近在网上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学生魏则西罹患“滑膜肉瘤”,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肿瘤生物中心,在接受多次治疗、花费20余万元后,魏则西还是离开了人世。
  后来媒体曝光,这个肿瘤生物中心是著名的“莆田系”民营医院通过承包科室的方式成立的,而“莆田系”民营医院经常因涉及非法行医、虚假广告等问题深受人们诟病。该肿瘤生物中心的医疗资质和给魏则西治病“医生”的职业资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怀疑,似乎这个中心也难逃高级“黑诊所”的恶名。
  黑诊所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惹出的是非却很起眼。有的黑诊所把小病治成了大病,有的黑诊所直接就让人失去了生命。司法机关近几年办理黑诊所引发的刑事案件数量在逐渐增加,非法行医案件的数量在近几年也呈现上升趋势,黑诊所背后的非法行医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非法行医的特点
  结合近几年司法机关公布的案例,非法行医案件多发生在农村和城郊结合部。非法行医的黑医生通过自己开设黑诊所或者去药房坐堂等方式来开展“业务”。有的黑医生没有固定的诊所,会选择在闹市的街道上摆摊或是在乡间流动行医。长时间的非法行医使得这些黑医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服务群体。有的黑医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有的时候甚至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而使他们名声在外,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近几年,非法行医出现了行医地点由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向城市中心发展的趋势,并且网上的各种非法行医也是五花八门。合肥市蜀山区法院2013年审结的10起非法行医案件中,黑诊所开设地点的一半都在中心城区。在网络上,以莆系医院为代表的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的广告铺天盖地,吸引了很多不知情的人们前去就医。非法行医的黑医生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乡村赤脚医生,这些黑医生只具有较少甚至没有医疗知识。
  是什么滋生了非法行医
  非法行医这一现象虽然有着向城市中心和网络蔓延的趋势,但是大多非法行医活动还是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和城市郊区,卫生执法部门对这些地区的监管力度往往有所减弱。非法行医的医生也在不断变换着黑诊所的位置和患者就诊的方式,有的甚至主动上门去给患者诊治,跟卫生执法部门打起了游击战。另外这些黑诊所没有正常登记在册,也就无需缴纳税费,监管上的缺失成了非法行医滋生的温床。
  在黑诊所里非法行医的医生大多文化水平比较低,有的根本不知道做医生需要通过医生从业资格考试和卫生监管部门的预科。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替人看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涉嫌非法行医。有些人依靠所谓的“祖传秘方”从事着非法行医活动,他们认为如果出了医疗事故,大不了就当自己倒霉,赔偿一点经济损失就可以了。对医疗活动的错误认识和淡薄的法律意识也是导致非法行医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
  去黑诊所就医的患者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城郊的居民,他们在遇到些头疼脑热的小病往往会选择去黑诊所就诊,一方面正规的医院距离他们较远,去正规医院会耗费大量时间;另一方面,在黑诊所就诊的费用要远低于正规医院,相较于正规医院动辄上百上千元的医疗费用,他们更愿意选择价格低廉的黑诊所。老人和妇女是非法行医受害的高危人群,他们的防范意识相对淡薄,对黑诊所的识别度不高,加上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他们经常会成为非法行医的直接受害者。
  黑诊所的药品来源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黑诊所的药品来源不明,而黑诊所药品的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有着巨大的差额,中间的利润让人触目惊心,有的黑诊所仅靠着药品的差价就可以保证诊所的正常运营。国家药监局对药品批发和出售有着明确的规定,药品企业不得向无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的企业和个人批发、出售药品。而为了获取暴利,一些药品企业会铤而走险向这些黑诊所输送药品。不通过正规渠道,药品的质量完全没有保证。另外,黑诊所和一些药品掮客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药品掮客在药品企业和黑诊所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黑诊所从掮客们手中购买药品的价格往往只有正规渠道的一半。而掮客们手中的药品多数没有保障,大多是一些即将过期和已经过期的药品,一些药品甚至是一些黑作坊生产出来的三无药品。黑诊所将这些毫无保障的药品出售给患者,也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丰厚的利润也是非法行医现象猖獗的重要原因。
  向非法行医亮剑
  近年来,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非法行医现象激增,如何去规范非法行医行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居民医疗保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来促进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居民的医疗保障覆盖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黑诊所丛生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医疗保障系统的发展仍不能适应群众的需要。为了遏制非法行医的进一步扩散,国家应着手建立城乡一体的保障机制,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对乡镇、卫生院为主的农村医疗建设,建立起设施齐备的农村医疗网点,逐渐化解农村、城郊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为农村及偏远地区居民就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这些地方的居民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源头上遏制非法行医。   随着医疗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医疗专业学校也在盲目扩招,加之许多有资历的医生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以及历史遗留的一些民间黑医生,医疗从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导致医疗从业竞争空前激烈。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医疗行业,一些人只得通过非法的方式来维持生存。国家应该重视医疗就业的统筹规划,有意识地引导医疗从业,保持医疗从业的健康发展。
  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非法行医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非法行医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非法行医之所以出现上升势头,卫生监管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卫生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和黑诊所之间存在利益输送,极大程度地干扰了卫生监管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2015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区人民检察院就查处了一起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犯罪,负有监管责任的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王某、余某等人明知高某等因非法行医已被处罚3次,因收受高某等人贿赂,不将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最终,王某、余某等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27名涉嫌非法行医的人员也被立案侦查。卫生监管部门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督及对自身的规范,多头并进形成合力,有效净化医疗市场。
  加强对非法行医危害性的宣传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及对医学常识的宣传,使人们对医学知识有一个科学认识,让人们意识到有病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江湖游医、祖传秘方的治病方法是不可取的,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有效防范非法行医。司法机关也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通过公布对非法行医的处罚有效震慑潜在的非法行医者,同时要对电视、报刊上一些“专家”、“秘方”进行规范整治,患者在受这些虚假广告欺骗后可根据广告法的规定追究广告刊登者及传播媒体的法律责任,杜绝非法行医的虚假医疗广告。
  药品的巨额利润也是在整治非法行医时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黑诊所很大一部分利润是使用药品企业违规提供的过期或者来源不明的药品,使用这样的药品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药品监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要加强对药品价格和流通的监管力度,通过规范药品市场的流通和实行药品零售价格限制,降低药品价格。建立药品到正规医院的直销模式,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使药品流通变得透明。通过对药品价格和流通的监管来抑制非法行医的利润,有效阻止非法行医现象的蔓延。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其他文献
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且能够上网,是一个“无限诱惑”学生自控力较差,注意力会被网络世界吸引,如果真如学校所说有学生用手机登录不良网站,偷拍他人隐私或下载色情图片、视频,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金融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占据着核心地位.在金融改革创新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顺应潮流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期刊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包括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措施,实验室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监测机构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
如果说5年前人们对IP-VPN的价值还有所质疑的话,那么随着其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和可管理性等优势在长期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验证,以及随着其产业生态环境不断成熟和相关硬
知识产权的测算一般运用立法强度和执法力度两个指标,本文将基于2000-201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的立法强度和执法强度在时间上不同步,其中我国知识
一、饥荒岁月中的那群兔子rn半辈子养过许多活物.从金龟子、纺织娘、蝌蚪、蛐蛐,到兔子、金鱼、乌龟、虎皮鹦鹉……更多的时间则是养猫和狗.
城市老工业集中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因过多地关注城市环境要求和土地置换增值而较单纯的选择搬迁的路子,但搬迁企业面临的风险、搬迁需要的巨大资金、企业员工的利益述求、
题记: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物理科学第一夫人”吴健雄【名师
与高雅的精神生活相比,康有为其实更喜欢富贵的物质生活.在上海居住时,他家里有女仆十多人,男仆三十多人,此外,他还雇了两个头缠白布,满脸络腮胡子的印度人做门卫——这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