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决定你的智商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彼此之间的脑细胞数目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什么人们的智商有高有低呢?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海尔首次运用神经成像技术,包括脑电图、核磁共振成像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等,跟踪观测了脑细胞在进行思考时的活动状态。他发现,人们在思考时,大脑的额叶和顶叶区域的脑细胞活动最活跃,且智商更高的人思考時会动用到更多不同区域的脑细胞,脑细胞间的神经通路更加密集。因此他认为,虽然不同人的大脑皮层中的脑细胞总数相差不大,但是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人们并没有运用所有的脑细胞,而智商更高的人能运用更多的脑细胞,建立更加密集的交通网络。
  (摘自《大科技》)(责任编辑 王艳)
其他文献
2021年2月19日以来,一段还原去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现场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视频当中,英雄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直面外军高喊:“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那坚定的背影惹人泪目。  “一个战士就是一座界碑!”“戍边英雄面对数倍外军张开双臂阻拦!”“一寸山河一寸血,向英雄致敬!”……微博上,关于祁发宝和其他戍边英雄的热搜一个接着一个。有人说,祁发宝张开双臂,守护的正是万家灯火里的中国。“不是所有
“沈夫人,麻烦帮我找一支铅笔过来。”  “好的,会长,给您铅笔,还有橡皮。”  “咦?你怎么知道我要橡皮的?”  “针配线、马配鞍,铅笔自然也要配橡皮啊。”  这似乎是一段再寻常不过的办公室对话,但这其实蕴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要想更有效率地辅佐你的上司,就要具备“眼力见儿”。  所谓眼力见儿,就是指即使上司不说,你也知道他需要什么,在他开口之前就为他准备好,具备敏锐的职业嗅觉。而这眼力见儿,首
1  12月的重庆,带着湿润的水汽,清冷却也弥漫着百香果的清香,极像一位初恋的少女,矜持又难掩笑意。  凌晨12点10分,我走出酒店拦了一辆出租车,麻烦司机将我拉到机场。那时候,我的心情就像即将奔赴沙场,雀跃中带有稍许不安。直奔到候机厅,飞机时刻表上显示,郑先生乘坐的那班飞机还有40分钟左右抵达。  和我一起等人的还有一个男子,起初我并没有多在意。只是他站在我前面,频频掏出手机看时间的样子,让我觉
研究生毕业后,我去了一家银行上班,做企业贷款,经常要跟人打交道。当时我还没有完全褪去学生气,平时叽叽喳喳的,说话语速特别快,经常不经思考,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而我偏偏不自知,还认为自己能说会道。  刚上班时,领导觉得我是学外语的,语言上占优势,加上性格外向,就把我分到外企攻坚小组。我当时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很幸运,一上班就被分到一个重要的小组。  那天我们小组成员和客户一起吃饭,我本来就是自来熟,
翠萍到加拿大留学,在一个画展上和约翰相遇,两个人从相识到结婚,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缘分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恰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自从和翠萍结婚,约翰的整个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大家都不叫他约翰了,跟着翠萍叫他老岳。  老岳出门前,拿着一个包,装着翠萍妈妈做好的午餐,到了公司,只需加热。同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岳家里很有钱,随时可以出国旅游、晒太
自从我们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一词几乎随处可见可闻,为其作注者也很多。比如,前一段时间,在一家权威媒体听到某嘉宾解“和谐”日,“和”,口边有禾,即人人都有吃的,强调的是物质文明:“谐”,从言从皆,义即人人都有话语权,强调的是政治和精神文明(以上为某嘉宾谈话要旨,非原话)。诸如此类解说,乍看似乎甚为达旨,但深究起来,是非常值得商榷的,至少应是较为肤浅和不全面不准确的。  那么,“
我一直以为,我和弟弟过着不同的生活,他的人生半径是家周围不超过20公里,而我想浪荡世界。等大家都人到中年,突然发现,生活的很多本质大同小异。  22个月,是我们之间的岁数差距。母亲说,做姐姐的,该让着弟弟,他小。哼,我狠狠瞪着他,长100岁也比我小,为什么不给我生个哥?  父母多少有些偏心。我考不了高分,少不了被骂;弟弟作文写不好,母亲就让我帮他。父亲偶尔也会背着我给弟弟零花钱,他买了零食来显摆。
小玉流着泪向我倾诉:“我老公要跟我离婚。我们结婚已经16年了,彼此都是对方的初恋,人人都说男帅女靓很登对,我们在一起曾经很美好。上个月他说,对我完全没感觉了,他喜欢上别人了,但中间又否认有别人,那样说只是为了让我死心。他从来没在外面过夜过,我也认为未必是真的出轨。可是现在他动不动就跟我谈离婚,我快要疯了。这些年他也一直很爱我,最近是我变得暴躁易怒,经常在言语上伤害他,他就爆发了,一发不可收拾……他
郭兰英  她从战火硝烟的年代走来,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时期,几乎每个年代,她都留下了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从艺86个春秋,她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杰出代表。  她,就是民族声乐的开创者、代表者、传承者——郭兰英。  1956年12月1日,26岁的郭兰英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影片《上甘岭》中演唱插曲《我的祖国》。该曲一夜间响遍大江南北,也成为她演艺生涯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郭兰英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奇迹
爸爸教折纸飞机  元元3岁那年,爸爸见元元正好奇地翻弄着一张白纸,心里一动,走过去说:“来,儿子,爸爸教你折纸飞机。”妈妈惊讶地表示反对,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折纸?你教不会的。”  爸爸责怪道:“你动摇军心。没有学怎么可以下定论?我的儿子我清楚。”  爸爸按步骤耐心教,元元笨拙地跟着做,最后,元元真折出了一架粗糙的纸飞机。那架纸飞机让元元从此与折纸结了缘,他开始迷上折纸,家里的白纸都被他搜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