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导学案使用的具体探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daid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推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学案正是一种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需要教师用心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导学案 具体应用
  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下,教育教学领域内面临着新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善和调整的机遇,为此,如何进一步促进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导学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教师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来讲,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学流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从而从整体上带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相关的原则,并注意规避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教学问题,从而促进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发挥到最优效果。
  一、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简单认识
  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学生自学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学习方式,导学案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根据所要讲的文本知识,制定相关的字词基础知识,以及包括文章的基本思想内容和段落分析的表层知识。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引导主要获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提前预习的效果。可以说,导学案的学习是整个学习环节中不可或缺的起步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促进教学整体效果的教学环节。
  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可以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讲,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导学案的设置中不仅涵盖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信息,也夹杂了许多检验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关问题。比如,在具体的生字词的学习和检测中,学生需要通过查课本、查字典等获得准确的字词读音。以问题为引导的学习模式的创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效果,同时在导学案的学习引导下,还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存在满堂灌的教学弊端,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地割裂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甚至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关系,而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导学案的设置也是由教师进行把关和引导的,在导学案的设置中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课前预习的学习意图。可以说,以导学案为沟通的纽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学生和知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二、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区别于其他的教学流程,导学案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在制定或者选取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内容的时候就要注重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具体来讲,导学案的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几点教学原则:
  第一,导学案的设计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在这里,主体性的教学原则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的教学情况相对立的。在主体性的教学原则的引导下,教师的教学应当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此,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导学案的设计中,学生通过获得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进而获得自我文本感受力,获得丰富的文本体验。比如在学习“孝文帝改革”相关的知识的时候,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能够自我梳理相关的改革流程和具体的改革细节知识,导学案上的延伸和拓展的阅读性文本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也加深其对这一改革内容的深刻认识。
  第二,导学案的设置要遵循问题引导性的原则。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问题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在对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中,教师通过问题设置这一环节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对问题流程线索的完善掌握。比如,在讲“孝文帝改革”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通过“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孝文帝改革最大的特色是什么?”以及“孝文帝改革的影響有哪些?”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掌握和探究,最终将获得对这一事件完善的思想构架,继而获得完善的知识体系。
  第三,导学案的设置应当遵循层次性的原则。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应当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学案作为一个引导学生预习性学习的环节主要发挥引导性的积极作用,为此,导学案的知识内容的设定就应当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的学习也应当停留在简单的基础知识的层面上,难度不宜过大。比如在“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的设置中,对于深层的具体改革的细节性内容的分析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者讲解式的分析。
  三、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具体应用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要想恰当地应用导学案,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设置的环节中,教师要从分析、探究、概括等各方面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完善,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还需要统筹好自身教学中的“导”和学生“学”之间的教学关系,从而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倾向,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恰当地运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备课这一环节入手,制定相关的导学案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还需要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发展做进一步的掌握,包括历史学科的教材内容变动等具体方面的内容。总之,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恰当地使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完善历史教学秩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的实现途径。
  高中历史的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技能的提升,还要教师完善课堂教学的流程,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当下新的教育教学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给高中历史的教学带来新的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这一教学领域内的变革性发展,可以说,新的教学环境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教师加以把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高中历史,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邻近罐受热后罐壁不发生变形的临界温度条件是判定邻近罐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利用ANSYS软件模拟着火过程,分析在非均匀温度效应作用下罐壁材料的强度变化特征和变形规律,开展
针对不带汉字库的图形点阵液晶模块的系统,从实际应用出发,以S6B0741作控制器的液晶模块CTG128096A00-FKB,介绍汉字显示原理,并自制汉字库,探讨此类液晶模块在嵌入式Linux系
【摘要】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目前,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因此,在很多中职学校,电子、汽修、机电、数控、计算机等专业都开设有单片机课程,而且很多专业都把单片机课程作为专业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