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插电青年

来源 :意林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ping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者杜子建,在自己的原创视频《老杜见解》里吐槽:人与人不再以肉身的方式交往,我们已经进入虚拟现实时代,只接受网络化慰藉,不接受甚至排斥地面关怀。
  我们都是插电青年,普遍生存状态单一无趣。“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社交靠手机,游戏打半生。”
  想起我们互相调侃时说的那句话,“是手机不好玩,还是电视不好看?为什么要恋爱,要结婚?”
  当有婚孤独、不婚不恋、唯网络是瞻的大时代到来时,我们都会变成什么样?

完美票圈的背后真假难辨


  Youtube有个很火的视频Are You Living an insta Life,被中译为《扎心不,老鐵》,讲的是完美票圈背后迥然不同的现状:
  打了粉底假装刚刚睡醒;明明果汁很难喝还发动态赞美味;几个人聚餐都在刷手机,却po图表示相聚很愉快。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得真切,那一个个无懈可击的动态下是最赤裸和落差很大的现实。
  视频的最后,有这样一个画面:回家看到爱人,女人想拍照合影秀恩爱,男人却极度厌烦,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感情不好,但女人还是发了合影,发完后前一秒还在伤心难过,躺在床上伤心。可是一看到逐渐增加的点赞,却满意地笑了。
  自我营造的虚拟完美生活,居然让这个女孩可以忽视现实中的狼狈和不幸。
  真的是扎心了老铁,很讽刺,也很真相,看到他们时,我也看到了自己。
  每一个动态都不再是它本身的意味,聚会晒照片,出镜率高的就是关系好;生日特意发动态送祝福,是在意和重视。互赞和互动成了新型的社交方式,照片美说明你过得好,点赞高说明你人缘好。所以当赞量变化,你的情绪也跟着起伏,开始患得患失,是自己被遗忘了,还是动态太low了。
  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注,被赞美,于是每个人都投身到大网络里,渴望社交,渴望和世界保持联系,铆着劲经营自己的完美人设,就怕错过了什么。
  慢慢地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网络和现实生活的界限越发模糊,你也开始困惑:“我到底在干什么?有意思吗?我到底想要什么?”

“like”带来的虚假愉悦你受够了没


  人人视频上路易斯·c.K戏谑吐槽社交乱象,讲了一次参加女儿学校舞蹈表演,只顾拍视频,不看孩子的现象。调侃他们拍的视频一百年后自己也不会看,只是为了发动态看别人的夸赞,其实呢,夸赞的人也不会看,只是习惯性评论。



  他说参加了一个煞有介事的舞蹈表演,那天大家都到了,所有的父母,所有的人都来了。
  每个人都带着他们的手机。所有的父母站在那里,每个人都用手机挡住近在他们眼前的孩子们,他说自己走到舞台的另一边时,看到这些人把ipad举在他们脸前,每个人只顾着看录影画面,而录的东西就在咫尺前方真实上演。
  路易调侃道:你录这个要干吗?你永远也不会拿出来看嘛。你只是想把它放到脸书上,上传吧,大家来看吧,我现在要去睡一下了。
  然后你就等着看大家的留言:
  我的天啊啊啊啊啊……
  好可爱哦……
  而且你知道吗?他们其实也没有看影片。
  视频里,路易斯·c.K在上面吐槽,下面的听众都在大笑,不是因为多搞笑,恰恰是因为他描述的现象无处不在:吃饭、聚会、活动、演出,手机看够了才会看你,甚至有时候拍到一张满意的图后,就代表着活动的结束,剩下的节目就是全员修图。
  满满的相册和视频,费了半天整理上传的你再也没看过,而点赞朋友动态的你也从没仔细地把对方的视频看完过。
  所有的精心和费力都成了无限死循环的无用功。
  而那些存在过的赞,我们苦苦为之欣喜和盼望的,开发者表示“厌恶这个功能”。
  Facebook的“like”(赞)是它最成功、最具标志性的功能,每个人都很享受被人点赞的感觉,很快,点赞成了所有社交媒体的标配。
  但是开发“like”功能的主要工程师Justin rosenstein,却厌恶自己开发出来的这种功能,他说:like带来的是一种虚假愉悦,它非常诱惑,也非常空洞。
  他表示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时代,得流量才会成功,所有开发的目的都是让使用者上瘾。而这些开发者却苦苦寻找戒网的方式,甚至下载了限制使用的App,来克制自己的欲望。

因为人们不愿意见面了,手机电不满就没了安全感


  意识到这点后,戒网,逃离手机,避免成为低头族开始被呼吁。
  低头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当为离不开手机焦虑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显然科技的发展让网络变成了获取信息和打发时间的好工具。
  缓解尴尬也好,顺应趋势也罢。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饭桌上热情的人依然会招呼大家吃菜热聊,内向性子冷淡的人即使没手机也会闷头吃菜,或者发呆,手机有时候只是多出来的一种选择。
  而真正让我们焦虑不安和内心不适的是什么?是痴迷经营虚假完美形象,还不自知地告诉所有人“我很好”的荒唐;是去哪都喜欢拍拍拍,拎不清生活,分不清主次,错过美好的无趣;是网络慰藉成了自己的全部,逃避现实,自娱自乐的安逸。
  电影《生存家族》就讲述了一个全城停电,也没有任何来电预兆的故事。
  剧情围绕一个四口之家展开,忙于工作的父亲,被家务所困的母亲,沉默寡言的弟弟,自私自利的姐姐,大家用惯性维系着生活的运转,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缩影。
  画面无疑是温暖治愈的,具有软科幻元素的“灾难”,带来的不是毁灭,却是一辈子都可能得不到的平静和亲密。
  变故让他们愿意倾诉和回忆,把坚硬的外壳变软,把沉默的心事诉诸语言,回到了生活本真的样子,家庭最初的温暖。
  这时我仔细思考,网络便利时代,收获的、失去的到底是什么?我竟怎么也想不起来。
  我只知道人们不愿意见面了,手机电不满就没了安全感。
  Ai兴起,智能化社会,网络更加发达的未来,内心越发焦虑。
  只想说,雾气渐浓,找回本真,路依然在脚下,自省和自知力就是你的方向标,自持和自律就是你的路灯,坚定向前,雾气会散,明天会发光。
其他文献
烧鹅  六年前和男友一起到广东打拼。他发工资那天,很高兴地提回来一个食盒,对我说:“这是广东很有名的烧鹅,来,咱们今天也享受享受。”他打开食盒,虽还没吃,但已经闻到一股甜香。他手好快,飞快地把烧鹅的肥皮剥下来,把浸在酱汁里的肉夹到我碗里。我说:“别光给我吃啊,你也吃!”他低着头,把剥下来的皮放在自己碗里,把肉继续夹给我。他说:“好吃的我要都留給你,你跟了个没多大用的男朋友,我再不好好补偿你,我还是
期刊
女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化妆的呢?面对这个发自内心的灵魂拷问,最早给出的回答是《韩非子》里的“脂泽粉黛”。所以,几千多年前的女人们就开始折腾自己了,而且狂热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小仙女们。盛世的女人多娇艳,那么,在妆容上,是唐代女人还是宋代女人的装扮更美丽呢?红白玫瑰  白玫瑰还是红玫瑰是个永恒之问。大唐流行红白两妆,所谓白妆便是黑长直,只是敷粉描眉,清新淡雅,与纤细淡雅的宋代妆容不同的是这个“白”
期刊
追上  拦下一辆出租车,我对司机说:“能帮我追上前面那辆车子吗?多少钱我都愿意给。”  “好咧!”司机兴奋地踩死油门追了上去,留我一人在路边惊呆了。结婚不易  公司一个小同事问我:“老哥,为啥结个婚逼得我快要倾家荡产了呢?”我答:“因为有中间商赚差价!”一起过节  女兒:“妈,母亲节快乐!”  老妈:“如果你早点嫁出去,我们可以一起过节。”不容易  其实做淘宝也挺不容易的。  今天,我收到一朋友可
期刊
负伤的原因  古罗马人尚武,战士们以身前受伤为荣,后背受伤为耻。前者代表进攻,后者代表逃跑。  有一次,一位士兵当着皇帝的面炫耀自己脸上的伤疤,皇帝说:“我明白了,你一定是逃命时回头看了。”表白  今天我在小区里溜达,看见一哥们儿在小区里表白,在楼下喊道:“×××,我爱你,你做我女朋友吧!”  只见他在楼下喊了半天,楼上也没反应,我估计是女方没看上他吧,但是下一幕的场景我就惊呆了,只见那哥们儿打了
期刊
词:锦衣小盆友  曲:银临  演唱:银临  花间亭台 雨久生苔如海  孤槐倾盖 素风里漾开  枕边木雕旧钗 磨痕白  入梦是佳人泪痣一睐  薄雪无名枯山  你我相逢于粗茶一碗  云檐下流转眉眼  回首还赠春色三分半  或化蝶徘徊指节唇边  以词锋研磨一口心砚  目光肆意痴缠 搁笔晦暗  爱恋掩于岁月造梦万千  飞雪醒转 帐前打个照面  落子搁浅 到底是無缘  从此消磨世间 蓬山远  为梦续尾终是荒
期刊
个太高了  和高中同学聊天。她说她儿子刚六年级身高已经1.82米了。昨天逛街,儿子被一个小姐姐追着求加微信。这小孩撸起袖子说:“我没有微信,我只有小天才电话手表。”套路  前两天,以前的一个同事给我发信息说要结婚。这信息怎么能回?我假装没看见。今天,他突然给我发了一个红包,我没忍住,点了,五毛钱!然后他通知我去参加婚礼……婴儿  老公开着车进了一条窄胡同,前面有位老太太推着婴儿车走得很慢。我让老公
期刊
有些人認为,火车是一种美妙的、标志性的、浪漫的交通工具。然而,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是很强。  你可以向前进或向后退,但如果你要改变方向,唯一的方法就是走上另一组轨道。有时,我遇到一些人,他们的人生就像一趟火车旅行。  想让他们动起来需要很大的力量,而一旦动起来,他们就不能(或不会)改变方向,无论他们目前的道路是多么痛苦或毫无意义。  他们可能做着自己讨厌的工作,但这只是他们人生轨迹的方向。  他们
期刊
在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人可能对自己的个性不是很了解,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性格,所以对于自己性格隐藏的野性更是知之甚少,赶快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吧,看看你到底隐藏着什么潜质?  右圖,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A.男人的脸 B.美人鱼 C.一棵树 D.大雁答案解析:  A.为人处世中你有主见,可以让自己审时度势,做事之前不会犹豫不决,不会冲动无脑,你的自我防范意识强烈,和人交往总是能区分清楚,大家
期刊
多一种选择  小明在做选择题,他拿出五个纸团,准备抓阄。  同桌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拿五个纸团干什么?不是只有ABCD四个选项吗?”  小明说:“还有‘再来一次’。”你知道我是谁吗  考试结束铃已经敲响,还有一个学生在埋头答题。老师说:“这位同学,交卷时间已过,我决定不收你的试卷了!”只见他走到老师面前问:“老师,你知道我是谁吗?”老师说:“不知道,我管你是谁,反正我不收!”该学生诡异一笑,快
期刊
玛丽苏,就是自我美化的一种产物。觉得自己如何光彩夺目,如何令众生倾倒,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虽然苏了点,但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幻想,它虽然不是真的,却带给我们美好的期盼。不知现在的你有多玛丽苏呢?  测试开始:  1. 有人评价过你是一个很有个人风格的人吗?  有的——转2题  没有——转3题  不知道——转4题  2. 如果你失恋了,想醉一场,你会选择去哪种地方喝酒?  大排档——转3题  酒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