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校长的威信

来源 :当代商报·中外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xx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信,泛指威望和信誉。校长的威信是指校长运用个人的智慧,才干,能力使被领导者信服,自然接受某种制约的一种情感。是校长自身品德、学识、作风等素质的综合,是校长智慧,能力和精力投入工作的结果。
  校长需要威信。
  一、校长的职责要求校长树立威信
  校长要主持全校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只有树立了威信的校长才能靠自身优良的素质和言行上的感染力,号召力从事对师生的教育活动,实现学校的教育职能,办出合格、有特色的学校。
  校长的基本任务在于管理。为履行这个职责,校长要优化组合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用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学校的发展目标去引导、组织、指挥全体师生员工,实现学校的管理职能。只有树立了威信的校长,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领导组织德育工作;才能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主——领导组织教学工作;才能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领导组织体育、美育,劳动等教育工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校长就要团结、依靠教职工,组织教师学政治,钻业务,培养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办有树立了威信的校长,才能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进展。
  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树立了威信的校长才能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其整体合力,打造一个人人都是主人翁,上下一鼓作气的和谐整体。
  二、校长的素质能奠基校长的威信
  校长的素质是指运用于校长职能所必须的政治、思想、道德、作风、心理及文化、专业、能力等基本素养和品质,有威信的校长既要有一般教师共同的素质,还要具备领导干部的特殊素质:
  1、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
  能以务实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创新的勇气来影响师生;能以严谨的思想作风,超强的工作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思想境界去感化师生:能关心全体教职工,倡导民主管理,实事求是地处理日常工作;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学校工作。
  2、较强的业务能力
  能力是校长的工作本领,它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成功的校长一定要具备相应的学识水准,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能熟悉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懂得至少一个学科的教学教法,成为教学能手,成为把关教师,具有听课、评课、指导教学、教研、课外活动等工作的能力;能善于做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发挥群众的团体作用,协调好学校各方面的关系,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以育人为中心,及时、认真思考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日常工作中要有一定的计划能力、观察能力、总结经验和一定的文字处理,表、决策能力、运畴全局的能力,更要有知人,用人、培养人的能力。
  3、坚持正常工作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基础,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用充沛的精力去处理复杂而辛劳的事务。
  校长的素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推动这个过程发展的真正动力是政治思想素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校长丰富而稳定的情感,坚强而进取的意识、广泛而专一的兴趣,高雅而谦恭的气质、坦荡而细腻的性格一定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
  三、校长的业绩能定位校长的威信
  任何一位校长都希望在群众中享有威信,上级只能赋予校长一定范围内的权力,却无法赋予领导威信。校长的威信只能在实践中逐步积累。
  首先要有公仆意识,建立校长的政治威信。校长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职责,只有把领导岗位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
  其次,要勇于创新,取得办学业绩,获取校长的专业威信,竞争机制已引入教育,课改已形成良好的氛围,校长要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在办学实践中发挥个人才华与专业水平,与教师共享成功喜悦,才能获取群众对其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信任。
  杜琅口学校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启示,谁能抓住机遇,谁就发展快,就能办出品牌,办出名气,办出特色,校长的道德、品行、人格,气质,学识等方面就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校长的威信也就有了时间效应。
  第三,改进工作作风,赢得校长的道德威信。已不正,难正人,校长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为人师表,通过自己良好的形象与优良的领导作风,带出优良的学风,教风,获取群众认可的道德威信。
  校长的威信由校长本身的诸多因素组成,修炼是前提,能力是关键,自身素质是核心,素质越高,能力越强,业绩越多,威信越高。
  做一个“维持会”式的校长容易,做一个进取开拓的校长难。校长只有不断学习,总结,在实践中接受监督,才能在全校师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经验、良好学习习惯、优秀学习品质的学生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围绕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新型教育理念的建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育理念 情感 实践 强化训练 创新  作为实施学校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把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
期刊
【摘要】创新思维对学生来说,不是超越人类,而是超越自我,他们的创新更多地体现在生物课程学习中、具体日常生活中;创新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创新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  对生物教学来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核心的要求,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目前我国生物教学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期刊
近几十年来,学校体育在各部门的重视之下,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等得到完善和提高,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以本学校为例,被调查的高年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只有65%,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到50%,特别是部分女同学已出现逃课现象,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相对来说要高出许多.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也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
期刊
【摘要】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整个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蕴涵着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形式,不同的学科教学中,为我们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德育 素质教育 物理教学 爱国主义 实践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
期刊
【摘要】新课导入,是教学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个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导入 环节 设计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怎样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对物理特有的兴趣和好奇,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校体育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动向与趋势。  一、提出问题  在体育教育改革中,体育评价至今仍然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但是,评价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要
期刊
学生作文,每每苦于无物可写;或是勉强写,也都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疏于积累,等到写作时才来抱佛脚,自然是绞尽脑汁也枉然。积累少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文便是如此,只有广博采集,才能厚积薄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少的首要因素。  
期刊
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论大国小国,基本上都需要大量矿物原料。在工业化过程中,地质找矿工作更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工作和重要基础工作。而矿产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加强管理呢?国土资源部就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提出了“管理法制化、馆藏机构标准化、
期刊
【摘要】课例研究是当前活跃于我国教研活动中的研究方式,以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其易操作、重实践且成本低,符合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关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课例研究,农村幼儿教师从教学中反思学习获得专业成长;农村儿童因此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课堂以幼儿为主体,让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关键词】课例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幼儿教师    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