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连通彼此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在我们身边,桥随处可见,有木桥、石桥、钢铁桥;有古代的桥,有现代的桥……除了这些真实存在的桥外,还有一些桥是“隐形”的,比如友谊之桥、信任之桥等。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话题中的“桥”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真实的桥;二是指虚拟的桥,比如在两个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父母为我们架起的通往未来的成功之桥等。无论哪种桥,它的作用都是连通彼此。
   一、写一座真实的桥
   说明文,介绍一座自己所熟悉的桥,或某一类桥,比如赵州桥、港珠澳大桥,比如中国石拱桥等;当然,你也可以写身边那些普遍的桥。无论写什么样的桥,大家都要认真观察,并尽可能地去多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这样介绍起来才能如数家珍,把桥的特征准确告诉读者。
   记叙文,围绕一座桥,写与之有关的故事。比如一条河流挡住了小村庄的路,人们外出十分不便。后来,政府启动民生工程,财政拨一部分款,村民自己筹一些款,一座大桥终于建成……
   二、写一座虚拟的桥
   讲故事,通过人与人之间误会、沟通、帮助等,来呈现各种不同的“桥”。比如两名同学闹矛盾,“我”在他们之间充满桥梁,让他们握手言合。也可以抒发内心的渴望,比如自己身陷失败的痛苦之中,渴望有人能为自己架设一座桥梁,通向成功的彼岸。还可以针对特定社会现象,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现在有不少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现象,交流不畅。你就可为解决这种现象出谋划策,论述他们怎样在彼此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亲子关系融洽。
   三、写一座“混合的桥”
   即由真实的桥切入,引出虚拟的桥,把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比如先写工程师造桥历经艰辛,由此引申到在人与人心灵之间架设理解、沟通的桥梁,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讲技巧,要有耐心,甚至还要包容对方。
   【学生佳作一】
  心桥
  曾彦梅
   妈妈和奶奶又发生了冲突。
   起因很简单,进入腊月了,奶奶准备和往年一样,腌制一些咸肉、咸鱼。可妈妈这回坚决不同意,说腌制品吃了对身体不好,让奶奶改改思想,别腌了。奶奶却很固执,认为爷爷、爸爸和我都喜欢吃,为什么不腌?妈妈见阻止不了奶奶,脸色很不好。一向强势的奶奶哪里受得了,对爷爷说:“你看你看,有人要夺权了,有人容不得我们了,我们还呆在这个家里干吗?”妈妈觉得这在变相赶自己走,一气之下,早饭没吃就去上班了,晚上直接回了外婆家。
   爸爸见状,打电话给妈妈,命令她立即“滚”回来。妈妈直接挂了爸爸的电话,再打,拒接,爸爸气得把手机摔在了地上。
   一连几天,都不见妈妈的身影。爸爸的脸看上去都有点“狰狞”。奶奶也像霜打的茄子,整天蔫着个脑袋。家中没有了往日的欢乐。怎么办?怎么办?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我向同桌周雅求救。周雅说,这很简单,你如此这般,如此这般,保证能让她们重归于好。
   真是一条妙计!我立即行动,借周雅的手机给妈妈打电话,说奶奶现在很后悔说了那番话,决定今年不腌咸肉咸鱼了,想道歉,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这几天都急得生病了,不吃也不喝。妈妈将信将疑,答应适当的时候回家看看。
   我回家后又立马找到奶奶,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吃腌制品危害身体的知识读给奶奶听,并告诉奶奶,妈妈给我打電话,说她很后悔自己赌气“离家出走”,想给奶奶道歉。奶奶脸上露出了微笑,说道歉免了,我也做得不对,今年就不腌了,让她回来吧。
   通过努力,一座“心桥”在奶奶和妈妈之间架成,大功基本告成。
   我又找到爸爸,告诉他当奶奶和妈妈发生矛盾时,正确的做法是两头“哄”,而不是火上烧油,让爸爸明天去接妈妈。正焦头烂额的爸爸一口就答应了。
   妈妈回家了,一进门,就对奶奶喊了一声:“妈!”奶奶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连忙迎了上去。这对婆媳,哈—哈—哈—
   家和万事兴!如果你的家人之间也发生了矛盾,不妨学学我,也给他们搭一座“心桥”吧。
   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奶奶和妈妈起冲突,妈妈负气“出走”,奶奶一筹莫展,“我”听从同桌的建议,精心在她们二人间架起一座“心桥”,让她们彼此理解和原谅,最终“牵线”成功,一场家庭风波烟消云散。最后,作者建议大家都向自己学习,再次点题,升华主旨,令人回味。
   文章语言风趣,线索明了,人物形象鲜明。行文过程中,作者还巧设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取得了非常好的表达效果。
   【学生佳作二】
  桥的变迁
  吴浩
   我的家乡在苏北里下河水乡,这里沟河纵横,水网密布。于是桥,便成了我们这儿一道独特的风景。
   听爷爷说,他小的时候,我们这里的桥非常少,过河大多乘渡船,仅有的几座桥也是木头搭的,非常简单。那桥面由一根根1米左右的横木钉在长长的桥梁上制成,天长日久,桥走上去咯叽咯叽作响,令人心惊胆战。如果是下雨天,桥面特别滑,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进河中。有一年冬天,外面下着雪,爷爷去郎中家抓药,回来时连人带药从桥上掉进河中,受此惊吓,在家整整休养了一个冬天。
   后来,那些摇摇欲坠的桥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水泥桥,虽然这些桥的桥面也就一米宽一点,两人推自行车会面都要小心。但它毕竟非常牢固,走在上面平平稳稳,再也不用担心会从桥上掉下去,更不用担心桥会突然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经济得了很大的发展,收割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日益增多,原来的狭桥显然已经不适应形势了。于是,一座座宽敞的、带栏杆的水泥桥出现在家乡河道上。一到农忙时节,这些桥上机来人往,特别热闹。
   最近几年,小汽车在我们这儿的农村越来越普及,一到上、下班时间,村口的太平桥上总是堵车,喇叭声响成一片。村里的老板们经过商议,捐资重建了一座双向四车道的大桥,从此堵车现象不再。这座桥的两边还辟有专门的人行道,旁边安装了美丽的宫灯,一到晚上,特别美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望着这座漂亮的大桥,我猛然发现,如果把家乡不同时期这些桥的照片排在一起,不就是一部时代发展史吗?
   相信未来的日子里,家乡还会出现更新的桥,家乡人的生活会过得更好!
   点评:
   这篇作文记叙了家乡桥梁的变迁,从危机四伏、令人心惊胆战的木头桥,到牢固安全、但桥面狭窄的水泥桥,再到宽敞的水泥桥、漂亮的四车道大桥,小中见大,从侧面讴歌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文章结尾展望美好的明天,让人对未来心生无限憧憬。
其他文献
生活正如一杯清茶,只有慢下來细细品味,才会有精彩的回甘。  ——题记   清晨的街道上,人们总是忙碌的。年轻的白领挎着包,步履匆匆地走着,时不时还低头瞟一眼手表,像在与时间赛跑;一名大学生手里拿着还冒着热气的早餐,一手快速划动手机屏幕……人群快速移动着,像龙卷风,而街边有一位老人,却没有被卷入这快节奏的生活。   老人年过七旬,胡子花白,身穿一灰白大褂。右手提根长木杆,木杆下方固定着拳
美丽的小鹅:  展信happy!  呱呱,“我在幽深幽深的井中游荡,渴望遇到那丁香般的姑娘”。这便是我,做井底之蛙时的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只好每天对着井口唱着哀伤的情歌: “我爱的人已经飞走了,爱我的人她还没有来到……”  结束井下生活以后,我迎来了“蛙生”的春天。那时在放一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影片中杰克眼巴巴地望着露丝的样子,跟我望着你流口水的样子是多么相像啊!杰克也被同伴们讥笑为癞蛤蟆
摘 要:在中国创下收视神话的76集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在改版为只有6集的电视电影后成功登陆美国主流电视台。美版《甄嬛传》“走出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国产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消除语言障碍,为中西方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用世界的视角来讲述中国的故事,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甄嬛传》 电视剧 跨文化传播 翻译方法  当中国在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不少中小学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群促进家校联系。然而实际中,原本的交流平台发生变异,有的学校在其中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有的群还异化成“攀比群”“马屁群”甚至培训机构的“广告群”。   每天看群提心吊胆,家长添“心病”   “老师每天要在群里贴出班里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还要点名哪些同学写得不好,
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难得的闲情逸致,起身,向外走去,独自游览一方世界。   漫步踏在土路上,嗅着路旁淡淡的花香,感受着黄土地的温实与大自然的生机。眼前的景色是再熟悉不过的家乡风貌,带着故乡特有的淳朴亲情与江南水乡的静谧淡雅,让我百看不厌。   “村墟远近起炊烟”,伴随着袅袅炊烟,我贪婪地呼吸着从老屋里飘出来的农村新米特有的清香。故乡的炊烟升起来了,一缕缕,纯洁,轻盈,缥缈而又宁静,烟雾缭绕中的
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虚惊一场的事情。虽然过去了许多日子,但在我心中却难以忘怀。  记得那天,我去找小伙伴们玩耍。那天早晨,太阳柔和的抚摸着大地,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风轻轻的吹着,小鸟欢快的叫着,蜜蜂嗡嗡的闹着,蝴蝶飞来飞去,我的心情格外的好,天也格外的蓝。  在去的途中一帆风顺,但在回来的路上,邻居家的狗出来了。它是一条黑白相间的猛狗,听说它还咬过人,因此我心中产生了阴影。  那只狗‘‘
从书桌前,我抬起头来,天际红霞涌现,盛夏的黎明是如此干净剔透。我平时很少早起,一时之间,不免为这样的美丽镇住了。其实,今天我也没有早起,而是晚睡,我整夜没睡,我要出岛了,我要出岛去观光了!  这一年,是一九八一年,啊,如果岁月也有容颜,我愿编荷花为冠冕,戴在那一年的眉额之上,那是多么光华四射的日子啊!  岛,我不是没有出过,我已去过日本、马来西亚、美国和欧洲等,但都是去演讲。而像我这种“愣子性格”
去年秋天,学习压力颇大,姑父一家即邀我爬山,一舒心中愁郁.山已忘其称谓,唯记得山中秋景,便唤作“秋山”,亦未不可。吾以为,秋山有三奇,一曰“秋景如画”,二曰“峰回路转”,三为最奇者,曰“蝉鸣”。   站在秋山脚下,还未深入去见识那落叶铺成的黄毯,清泉奏响的仙乐,亦未见识那怪石嶙峋、游鱼戏水,仅大眼一扫,漫山遍野的金黄,漫山遍野的秋风,如同一个大写的“秋”字,直愣愣立在你眼前,又忽而间融于万物之中
一天,宇宙中心医院来了一位病人——地球。只见地球满面愁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了挂号室。挂号医生天牛星忙上前问寒问暖:“地球老弟,五十几万年前你是那么健壮,现在你哺育的人类发达了,你应该變得更好啊,可是你现在怎么啦?”“唉,一言难尽。”地球苦苦地笑着。   为了尽快弄清自己的病情,地球告别了天牛星,走进了眼科……   不一会儿,他便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来,断断续续地想着织女星医生的话
你站在三尺讲台,明亮的灯光洒落在你身上,一闪一闪的星嵌进你的眼睛,汇成玉兰的模样,绽放在你的目光里。  ——题记   踏上家乡熟悉的小路。当年不及腰的小树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阳光打在密密的枝叶上,隐隐流泻出淡淡的光辉,在地上如墨般晕染开,倒与记忆中的家乡重合。树叶“沙沙”摩擦,碰撞出一支支交响乐。眉眼如初,岁月如故,心下便生出丝丝满足感。轻抚树干,时光还是在上面留下了痕迹,雨打,风吹,从纤弱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