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及其风险控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数量以井喷式增长,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规模化,所需要的物资也越来越多,高频的物资采购会降低物资采购效率,增加生产成本和材料消耗。为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许多企业都会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来进行物资采购,对规范化物资管理,推动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企业的物资集中采购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如果模式和方法运用的不够科学,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降低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风险,也是当前众多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研究和探讨了企业物资采购的风险控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物资;集中采购;风险控制
   物资采购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企业而言,它是生产线稳定运行保障,是品质与效率的保障。而企业物资采购人员是物资采购环节稳健运行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企业内部的物资采购人员在企业生产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企业发展生产有着深远影响。但在当前我国的众多企业中,多数企业对于采购环节都较为忽视,更是忽略对采购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从现有的一些企业案例来看,由于物资采购环节的问题导致企业生产线停滞,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企业产品品质下降等现象屡见不鲜,所以重视物资的集中采购和采购人员的培训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是防范物资集中采购风险发生的必要手段,笔者就自身的相关经验,来谈一谈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及其风险控制。
   一、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优势
   (一)利于控制成本
   很大一部分企业会采用多次购买物资的方式来进行物资采购,这样的物资采购模式,相比较于物资集中采购的模式来说,需要耗费的成本更多。首先,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进行多次的采买工作,就需要叠加多次的人力费用;其次,在购买了物资之后,还需要支付相应的物流费用,而物流费用也会随着购买次数进行相应的叠加。重要的是,如果企业进行多次的采买工作,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工作时间内不进行生产,就是资金的流失。因此,企业通过物资集中采购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相应的人力成本和物流费用,还能够节约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的成本。
   (二)利于塑造良好形象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过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方式,不仅可以让企业更好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行数量上的分析,还可以对出产过程中的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的计算,保证标准化的生产,另外,通过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模式,可以在规定、准确的时间内完成采购,减少质量问题,树立起较好的企业形象。
   (三)利于资金利用率提高
   在过去的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多次采买的方式进行物资的采购。这一方面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工作。在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通过物资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物资的采买工作,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企业在进行物资集中采购的过程中,会直接使用大量的资金进行物资的采购工作,而大量的物资采购也会带来相应的成本优惠。企业在进行大量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为了使物资采购工作更加顺利,也会制定相应的采购制度,避免了一些员工贪污采购资金的现象。企业资金管理更加规范,也就幫助企业更好地提高了企业自身的资金利用率。
   二、当前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人员不足
   许多企业在具体的工作中忽略了后勤方面的工作,在企业物资采购的环节中投入的人员很少,以至于在进行集中采购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就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而对于大型企业,在进行物资集中采购时,一般购买的物资数量是极为庞大的,如果企业派出的人员数量不够,就会延长采购时间,增加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进行物资集中采购所节约的成本也就被抵消了。
   (二)物资采购集中度不足
   大型企业在进行物资集中采购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物资采购的集中程度不足,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制定的物资采购目标与实际的采购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实际物资与计划物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另一方面,企业在物资集中采购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物资数量短缺的情况,造成企业物资采购的计划数量与实际采购数量之间的偏差。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从而影响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审批过程繁琐
   不仅如此,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了物资集中采购之前,还需要进行审批,但是众多企业在审批环节并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审批制度。以至于在实际审批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整体的审批环节十分繁琐,大大影响了物资采购的效率。而这种繁琐的审批程序,也大大影响了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成本,将企业原本的成本优势明显降低。
   三、当前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应对水平
   风险控制体系并不是以预测风险为主要目的的体系,而是基于全生命周期下的风险应对框架结构,所谓全生命周期就是从源头上把握风险源,并且将全过程分为的不同的阶段和组成部分,在不同阶段和组成部分分别构建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应对预案。
   在实际中,关于物资供应链的选择,应当以招投标的形式选取合适的物资供应商,这样可以避免因自主采购而降低效率,此外,招投标形式可以提高利益保障,以合同制为基础,可以从源头保障物资质量的合格率。其次,招投标形式可以将自身的库存风险、市场风险进行嫁接,由供应商来承担。
   同时,物资集中采购并不是集中于一个供应商,而是集中化管理采购。在这个前提下,为了避免供应商的不定期抬价行为和垄断行为,应该采取多渠道的合作方式,即选取不同的供应商轮流供货,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也可以避免市场产品价格波动而造成产品紧缺,以此耽误了生产。    物资使用与物资采购应该无缝对接,这样可以保证需求与供应可以及时交接。避免了物资的浪费,而在风控环节,可以以定量使用物资,经过科学预算保证物资的使用率,以一般库存形式进行紧急补给,如此形成闭环风控链条。
   (二)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降低集中采购风险控制
   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物料编码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让企业物资的集中采购得以实现,对企业物资的有效管理进行强化,除了需要对企业的各项物资进行标准化的编码管理外,还需要对企业各项物资的管理进行强化,从规格和功能方面对物料编码进行完善,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各项采购行为的规范化,避免出现集中采购风险。
   (三)加强信息化管理,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伴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在目前的各大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十分广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过去传统技术的弊端,它可以使信息利用更加及时、有效。对于企业的物资集中采购来说,当采购了大量的物资之后,需要对物资进行编号和集中管理工作。这个工作十分繁琐,过去只能靠人力来完成,不仅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同时还可能产生编号错误的现象,影响实际的生产状况。而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则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可以在物资集中管理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将物资进行录入。相关设备可以快速地将每一件物资的信息进行扫描,然后录入仓库,避免了信息的错误性。这不仅大大改善了过去传统物资储存的方式,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物资集中管理工作还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当前物资的实际数量,而物资采购人员也能够根据库存及时进行采购,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在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四)加强风险人员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主观因素
   为了尽可能减少企业在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企业要更加重视对相关的风险控制人员的管理工作。首先,企业应该选拔一些有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人员,作为风险控制的管理人员,保证人员数量和质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次,还应该对相关的风险控制人员进行相应的风险问题培训,让他们能够了解到企业在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便于他们进行相应的风险防范规划。同时,还需要相关的风险控制人员能够合理分配工作,企业应综合考虑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员工的专业能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五)提高综合管理水平,降低集中风险发生的概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风险控制,企业应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首先,企业可以制定较为详细的物资集中采购流程,根据需要采购的物资,制定一体化的配送服务,这样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少采购时间。在物流方面,企业可以与物流公司进行直接合作,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开设专门的物流部门,对物资的采购工作进行直接的管理。在当前企业的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运输时间很长,对物流工作进行直接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物资集中采购成本。不仅如此,企业还应该重视对物资的集中化和精细化管理。企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六)加强闭环管理
   采购部门是企业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门,采购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质量不符合企业采购标准;采购监管漏洞大;应对采购问题的预案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所以在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应该加强闭环管理,即付款和采购是相贯通的。如企业可以物资采购分组进行,按照合同制进行采购与付款交接,主管部门只需要重视采购的过程及物资检验结果,根据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进行合同事宜、办理款项。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把握物资采购工作,形成一套闭环体系。
   (七)加强降本增效激励机制
   企业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重要的方式是集体谈判。在此过程中,采购小组是履行集体谈判职能的重要单位,然而,成员由于谈判降价无激励或者本职工作任务重等原因,在实际谈判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所以一定要采取降本增效激励措施,强化大宗物资采购谈判工作小组的积极性。如果在谈判的过程中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可以在此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或者物质奖励,让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帮助企业更好地降本增效。
   四、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及其风险控制提出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并给予了相应的建议,但在实际的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过程中,还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需物资的实际状况来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企业物资的集中采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的投入和企业外出采购物资的次数,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采购的效率,更好地促進生产和发展。因此,企业也应该要对企业内部的采购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尽可能采用一些新的风险控制方法来减少集中采购出现的失误,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以林业系统企业为例[J].辽宁经济,2014(05):90-91.
   [2]冯玉石.产权交易机构可为企业大宗物资采购提供阳光服务平台[J].产权导刊,2014(04):58-60.
   [3]鲁刚宁.高校大宗物资采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252-253.
   [4]王立峰,郭茂林.哈尔滨:大宗物资采购阳光平台横空出世 双向多功能产权大市场呼之欲出[J].产权导刊,2013(11):60-63.
   [5]徐世雨,范新嵋,张莉.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32):1-2
   [6]钱桂敬.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研讨会暨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理事会第五届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集体经济,2012(20):4-7.
   [7]马俊杰,祁晋川.大宗物资采购审计中应重点审计的几个环节[J].求实,2010(S1):110.
   [8]任立志.浅析国有施工企业大宗物资采购制度改革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0(15):74.
   【作者单位:国能(山东)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成为了党建工作的核心,中国也逐渐向着科学化治理、民主化管制持续发展。而在"两学一做"教育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深入研究"两学一做"内涵与意义。为此,比如结合自身多年参与国企党风廉政学习经验,在参考大量"两学一做"文献基础上撰写此文,文章针对"两学一做"对于推进国企党风廉政建设意义进行深刻的讨论,分析其中存在缺陷的问题,并提出科学
摘要:文章使用了自2000年到2018年共1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政府预算支出、出口贸易总额以及就业人口总数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使用stata软件进行参数估计。最后文章对回归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同时依据该模型提出促进GDP进一步提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多元回归;影响因素  
摘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指出要“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潮州市虽然不是粤港澳大湾区9+2的地域,但潮州市也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中的一员,是海丝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主动对接、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潮州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机遇。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深化交通互联,产业共建、资源集聚、环境对标、文
摘要:強化成本管控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文章在阐述企业成本管控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观念陈旧、机制不完善、员工参与度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等瓶颈,提出了突破对策。   关键词:成本管控;企业管理;核算机制   在当前我国面临着贸易摩擦、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势下,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整体不容乐观,一些企业国外终端市场趋冷、一些企业原材料进口存在困难;一些企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快更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但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面临困境,为此文章就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展开研究。文章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要求出发,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应用,分析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几个普遍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希望可以帮助企业提
摘要:近年来,我国恰逢铁路行业企业公司改革发展期,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多家铁路局集团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确保铁路产业逐渐朝市场化经营机制迈进。文章首先阐释了铁路行业公司制改革后运输收入稽查工作现状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释,最后提出了相关工作对策,希望转变观念、加强铁路财务预算管理、收入分析管理、最终做到对铁路运输工作成本的严格控制,为铁路公司赢得更高经济收益。   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正在日益加重,企业绿色管理问题逐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绿色管理的的本质在于将绿色保护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长远稳定地发展。因此,实施和发展绿色管理是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促使企业战略目标落地的有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关注,并逐渐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规范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和提升外部市场竞争力。我国民航体制改革已逐步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规范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越来越多的机场集团的首要选择。文章以A机场集团公司为案例,对其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展开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特征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与深入应用,资源逐渐开始大范围进行流转,我国国有企业占据国内重要的资源,如何在资源流转过程中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国有企业需要积极主动探索企业管理模式,从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当中找到适合国有企业应用的工具,为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做出贡献。在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当中全面预算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国有企业资源管理的最佳工具。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