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时剖宫产产妇寒战的预防和处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71-01
  产科剖宫产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手术,麻醉选择以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居多,目前我院基本选择以硬膜外麻醉为主,回顾我院近两年(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病例600例,发生寒战的比例为19.5%,而其他病种在应用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的比例为11%,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寒战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采取给予妥善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 引起寒战的因素
  1.1 产热量不足 体温调节中枢为保持恒定的温度,主要通过骨骼肌收缩以增加热能的产生来加以调节。如椎管内神经阻滞区的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其产热能力丧失已,只有非阻滞区的骨骼肌收缩产热,当两者动态功能不一致,即可会出现寒战的现象[1]。
  1.2 散热量增加 硬膜外麻醉后,使交感神经抑制,外周血管扩张,皮肤温度明显增加,而非阻滞区皮肤温度下降,同时鼓膜温度降低,当鼓膜温度下降幅度接近0.5℃时,则开始发生寒战,提示硬膜外麻醉后寒战与中心体温降低有密切关系[2]。
  1.3 手术与环境温度差过大 常见原因有:室内温度过低(低于21℃)、皮肤用易挥发消毒剂(如75%乙醇)、且消毒面积过大,术中输注大量冷液体或温度较低的库存血,以及用大量的冷盐水反复冲洗腹腔、腹腔等[3]。
  1.4 热源反应 输液或输血导致的热源反应。
  1.5 病人因素,如病人精神、心理因素暂时失衡,可对麻醉与手术产生焦虑,甚至恐惧,当备皮与消毒、手术时,病人可突然性出现寒战[1]。
  1.6 局麻药中毒反应,妊娠可明显降低对局麻药的耐受性,又或局麻药剂量使用过大、浓度过高,产妇可表现出局麻药中毒反应的早期或严重症状,如精神紧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恐惧、肌张力增高、肌肉颤动甚至惊厥等[5]。
  2 寒战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寒战是麻醉后体温降低后,机体内在的一种防御功能,通过骨骼肌收缩-寒战来恢复正常的体温。寒战时骨骼肌的耗氧量比安静情况下增加400-500%[6],即使心肺系统超负荷运转,有时也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产妇耗氧量明显增加。持续严重的寒战对患有心肺疾患或神经肌肉疾病的产妇,更不能耐受由此引起的氧需求的增加,因此严重影响宫内胎儿的情况,重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
  3 寒战的预防
  3.1调整手术间温度、湿度 一般在麻醉开始阶段时热量丧失最多。主要是病人在麻醉状态下不能活动产热,又暴露于手术室冷环境中、冷的消毒液皮肤消毒,或通过其它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因此保持室温非常重要。手术间室温应保持在24℃-26℃,手术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50%[4],以减少患者术中的蒸发散热。
  3.2对病人进行有效保温 麻醉前要给产妇盖好被子,特别是进入产程有宫缩的产妇,往往是大汗淋漓,要注意给产妇擦汗保温。提醒术者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
  3.3输入预热液体 宜将输入的液体或库存血用40℃温水加温或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加温后再输入,术中冲洗腹腔、胸腔所使用的液体应提前预热,以免不必要的热交换所引起的体热散失[4]。
  3.4药物预防 术前应根据产妇全身情况使用抗胆碱药物与苯二氮卓类药[1]。
  3.5右美托咪定0.5 μg/kg+生理盐水100 mL靜脉滴注,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者椎管内麻醉后的寒战反应[7].
  4 寒战的治疗
  4.1术前及术中用药 术前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给予镇静催眼药。术中给予镇静、镇痛联合用药,如氟哌啶、安定、力月西等。
  4.2在满足手术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局麻药使用浓度与剂量,一旦发现为局麻药中毒反应时药立即停止继续给药、面罩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人工呼吸、气管插管,静注地西泮0.1-0.2mg/kg或咪达唑仑1.05-0.01mg/kg,惊厥时静注硫喷妥钠1-2mg/kg[5].
  4.3及时处理输血或输液反应 此类反应除寒战外,还有皮疹等临床表现,应认真细致观察并加以区别,及时给予抗过敏处理。
  4.4吸氧 寒战能使血糖升高,心率、心律也出现相应变化,耗氧量增加,如果氧供不足,就很容易出现低氧血症。这对产妇及胎儿十分不利,为避免此反应发生,术中应持续面罩给氧。
  4.5药物治疗[1]
  (1)阿片类药物 哌替定等能有效治疗麻醉后寒战,其治疗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兴奋k受体。临床一般用25mg或0.35mg/kg静脉注射(成人)
  (2)中枢兴奋药中枢性呼吸兴奋药多沙普仑有效治疗大部分麻醉后病人寒战,通常采用1-1.5mg/kg加入1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
  (3)1-1.5mg/kg曲马多与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静脉注射,产妇多在5分钟内寒战消失。麻醉恢复期寒战采用曲马多治疗处理,安全性高,其镇静作用弱,而镇痛作用较强,并且可使用于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人。
  (4)非去极化肌松药 在上述方法处理无效时可使用.
  参考文献:
  [1] 麻醉意外,王世泉,王明山主编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600-601
  [2] 张淑月 朱君宇 彭延增。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76-178
  [3] 徐启明主编.临床麻醉学.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
  [4] 徐启明主编.临床麻醉学.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0-171
  [5] 徐启明主编.临床麻醉学.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104
  [6] 麻醉危象急救与并发症治疗,王士雷,曹云飞,孟岩主编 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18
  [7] 右美托咪定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战 蔡诚毅 马武华等 广东医学 2012,33(4:) 543-54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原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施行的625例毕II式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采用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11例腹腔冲洗、引流,5例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操作、合理的并发症处理是预防及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  
机械通气是辅助人体通气功能的基本技术和治疗手段,良好的机械通气可维持和增加肺容积,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同时可减轻病人的呼吸作功和氧耗,改善危重病人氧供(需)的失衡状
药品不良反应会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采取记录个人用药历史、对症用药、把握恰当的给药时机、遵循用药规律等适宜方法,均可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本文就这些适宜方法加
目的中西医结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黄斑出血,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选取黄斑出血患者52例60只眼均行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治疗。术中前房穿刺放出0.1 ml房水,玻璃体腔内注入长效气体全氟丙烷(C3F8)0.3 ml,指测眼压正常,光感明确。术后严格保持面向下体位1周以上。注气后观察视力变化、眼压和眼底等情况。术后5天开始予复方血栓通500 m
目的:讨论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疾病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且依据数字表法将患者
【摘 要】目的:从活血化瘀法理论,古代文献及几种常见病的治疗分析,得出心得体会:活血化瘀法治疗确实有效。  【关键词】活血化瘀;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71-02  从医12年,对活血化瘀法应用深有体会,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或者治疗疗效不佳的疾病,加以活血化瘀药物,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久病必有瘀之故,对此,我想
外科危重病人如各种休克、呼吸衰竭、低血容量等存在一系列损害氧供和氧利用的因素。在创伤、感染、脓毒症和重症坏死胰腺炎等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状态下,在氧供和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10年8月至2014年1月在邱县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真菌性角膜溃疡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适应证、术中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及经验总结。结果13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经深板层角膜移植10例治愈(76.92%,10/13),复发3例(23.07%,3/13),术后视力0.5以上者2例,0.2~0.5者4例,指数~0.1者4例。结论深板层
目的: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本研究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有43例,将其全部纳入研究,对其临床资料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