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地处农村,仅幼儿户外教育活动场地就有近五千平方米,园内有种植园地、饲养角、小土坡、紫藤架及丰富的四季植物种类。在幼儿园的周边,各种自然资源更是取之不尽。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农村资源,使之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之源,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实践和探索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并进行总结和提升,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求进步。
一、自制体育玩具,体验玩之乐趣
1.因地制宜,收集材料
根据我园地处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收集无毒无害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和一些具有农村特色的材料制作形象逼真、色彩鲜艳、适合农村孩子体育锻炼的玩具。稻草可以编制成草棒、草垫;竹子可以做成木马、高跷,孩子玩骑马游戏;芦苇、稻草、螺丝、丝瓜精、棕榈扇子这些玩具取自于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之中,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家园共进,自制体育玩具
在自制体育玩具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小班孩子的年龄小,还不具备自己制作的能力,于是我们和家长一起动手收集、制作体育玩具。中班的孩子能力相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简单的收集、制作体育玩具的活动中来;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自己动手制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老师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制作,用自己制作的玩具进行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更为积极和快乐了。
3.建立制度,形成常规
在自制体育玩具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整套的评价机制,从自制体育玩具的评价表到观摩后的自制体育玩具的评分表,最后再到自制体育玩具的管理安排表,小中大班的自制玩具分别按年龄组投放专人专管。现在在晨间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玩的材料更多了,孩子们对材料的选择性更大了,我们也更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心理表现。
二、利用自然资源,感受玩之精彩
1.园内的自然资源拓展了玩的空间
我们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沙坑、大草坪、木桩、轮胎、随处可见的小石子,都会成为幼儿手中爱不释手的小玩意儿,小土坡、沙坑成了孩子们攀爬躲藏的好去处;孩子们可以在小山坡上练习爬行;沙坑边的平衡木上练习平衡……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身体尽情地感受阳光,接受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增强了幼儿的体质。
2.园外自然资源扩大了玩的环境
自然、生态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它提供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满足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从而让孩子较少受约束、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接触自然、认识世界,即演变成为幼儿与大自然相互联系的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孩子玩起来劲头十足,提高了孩子的体能。
3.民间游戏丰富了玩的内容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丢手绢”“贴面人”“斗牛”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三、进行系列活动,提升玩之创新
1.在晨间游戏中进行一物多玩
一种玩具有多种不同的玩法。我们以“一物多玩”作为切入口,给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充分自由,老师鼓励启发幼儿自己去探索活动,生成自己的活动方法。对幼儿探索发现即刻加以关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启迪、相互学习,自创游戏,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
2.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公开观摩活动
在公开观摩活动中,我们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在活动内容上推陈出新。如我们用螺丝壳做成的螺丝串,再结合民间游戏“跳格子”,让孩子在活动中探索螺丝串的不同玩法,教师再引导进行提升。我们还利用了竹筒和竹条进行了体育观摩活动,先让幼儿玩竹筒,发现竹筒的多种玩法,接着再出示竹条,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思考:两种材料合在一起可以怎么玩?让孩子在玩中学。
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作为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尽力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 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幼儿创设户外活动的广阔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走进大自然,玩中快乐多。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幼儿园)
一、自制体育玩具,体验玩之乐趣
1.因地制宜,收集材料
根据我园地处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收集无毒无害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和一些具有农村特色的材料制作形象逼真、色彩鲜艳、适合农村孩子体育锻炼的玩具。稻草可以编制成草棒、草垫;竹子可以做成木马、高跷,孩子玩骑马游戏;芦苇、稻草、螺丝、丝瓜精、棕榈扇子这些玩具取自于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之中,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家园共进,自制体育玩具
在自制体育玩具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小班孩子的年龄小,还不具备自己制作的能力,于是我们和家长一起动手收集、制作体育玩具。中班的孩子能力相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简单的收集、制作体育玩具的活动中来;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自己动手制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老师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制作,用自己制作的玩具进行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更为积极和快乐了。
3.建立制度,形成常规
在自制体育玩具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整套的评价机制,从自制体育玩具的评价表到观摩后的自制体育玩具的评分表,最后再到自制体育玩具的管理安排表,小中大班的自制玩具分别按年龄组投放专人专管。现在在晨间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玩的材料更多了,孩子们对材料的选择性更大了,我们也更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心理表现。
二、利用自然资源,感受玩之精彩
1.园内的自然资源拓展了玩的空间
我们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沙坑、大草坪、木桩、轮胎、随处可见的小石子,都会成为幼儿手中爱不释手的小玩意儿,小土坡、沙坑成了孩子们攀爬躲藏的好去处;孩子们可以在小山坡上练习爬行;沙坑边的平衡木上练习平衡……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身体尽情地感受阳光,接受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增强了幼儿的体质。
2.园外自然资源扩大了玩的环境
自然、生态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它提供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满足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从而让孩子较少受约束、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接触自然、认识世界,即演变成为幼儿与大自然相互联系的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孩子玩起来劲头十足,提高了孩子的体能。
3.民间游戏丰富了玩的内容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丢手绢”“贴面人”“斗牛”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三、进行系列活动,提升玩之创新
1.在晨间游戏中进行一物多玩
一种玩具有多种不同的玩法。我们以“一物多玩”作为切入口,给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充分自由,老师鼓励启发幼儿自己去探索活动,生成自己的活动方法。对幼儿探索发现即刻加以关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启迪、相互学习,自创游戏,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
2.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公开观摩活动
在公开观摩活动中,我们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在活动内容上推陈出新。如我们用螺丝壳做成的螺丝串,再结合民间游戏“跳格子”,让孩子在活动中探索螺丝串的不同玩法,教师再引导进行提升。我们还利用了竹筒和竹条进行了体育观摩活动,先让幼儿玩竹筒,发现竹筒的多种玩法,接着再出示竹条,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思考:两种材料合在一起可以怎么玩?让孩子在玩中学。
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作为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尽力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 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幼儿创设户外活动的广阔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走进大自然,玩中快乐多。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