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及矫正对策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66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职学生大部分厌学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改善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使学生主动去学;不仅要抓学生学习的外环境,更要改善学生学习的内环境。
  【关键词】中职学生 厌学 心理问题 矫正对策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对学习产生冷漠态度、厌烦心理及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方式。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一课题组对两所中学的调查显示:59.3%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其中有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也有成绩优良的学生。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习的大好时机,可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
  一、厌学原因分析
  面对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均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加强德育工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但是收效并不显著。这需要我们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客观原因涉及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而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厌学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其心理因素造成的,具体说来,一般有如下几种:
  1.兴趣转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人的兴趣又易于产生干扰,导致转移。思想成熟的人自控能力强,能自觉地排除干扰,保持兴趣的持久稳定。而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其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只要干扰因素强烈,就会发生转移。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聊天、小说,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暴力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2.学习无望。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一方面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盲目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还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交流。导致自信心降低,遇到困难时就产生逃避的想法。另一方面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觉得难以学下去,产生厌学的心理。
  3.恨屋及乌。爱屋及乌的心理较常见,恨屋及乌的心理也存在。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教育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这里着重说明一点,中职学生经过了中考洗礼,被社会、家长定义为差生,中考成绩好的都去了普高,这样他们的意识里就认为差生才来职校,相比较普高,职校就是一个差的学校。他们觉得在职校没前途,认为学了也没什么出路,从而转为厌学心理。
  二、厌学相应矫正对策
  掌握了学生厌学的心理规律,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1.引起注意。教师要通过构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情感渗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选择有吸引力的材料,把学生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生活中与所学课程相关的问题,构成真实的问题情境,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通过鲜活的生活和事实的理解,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2.成功强化。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及时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它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学习者的成功是结果,本身不是评价,如果视之不见,那么很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故仍需要奖励,如此,能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3.情感补偿。情感教育是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学校、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学校和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
  参考文献:
  [1]李百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2]刘声扬.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J].贵州教育.2004.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他们是一群在青春季节里迷失方向的孩子。是什么迷住了他们的双眼?又是什么让他们迷失了方向?  一、社会环境的复杂  外界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社会环境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行为的养成。比如说大众传媒之一的电视,播放的影视中经常有逼真的枪战片、警匪片、武打片,以假乱真的剧情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未成年人有了模仿的机会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学生中出现矛盾、摩擦时
期刊
大教育家卢梭、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都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教育的本质应该善于激发孩子的灵性,发展孩子的个性,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然而遗憾的是在现代教育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儿童灵性的开发,这对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个很大的损失。结合第八次课改的精神,我认为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倡导的“研究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很适合展示儿童生命的“原生态”,因为他借鉴“研究性阅读”的理论于阅读教学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俗世奇人》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和语言。《泥人张》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特技艺和智慧的民间艺人——泥人张。他的从容自若、后发制人和他的对手海张五的狂妄、跋扈,都被刻画得形神兼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冯骥才先生写人叙事的高超本领更让读者拍案称奇:故事情节悬念跌出、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叙述语言更是津味十足、简洁传神,可谓余音绕梁,令读者回味无穷。  二、《泥人张》板书设计  三、
期刊
案例片段:  学习完6A Unit 3课文后,老师创设了一个小情境,给了学生一个话题:If you’re Helen’s friend ,Liu Tao, what will you say to her ?学生一听立刻就兴奋起来,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  Student A: Helen! Here is my birthday present. it’s a book . I hope you
期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  (一)导入课题  1.师: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生齐读。  2.师:在《触摸春
期刊
【摘要】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属性特点,因而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挖掘和激活内在的美育元素,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并进而植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之中,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逐步转化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意识和自觉行动。这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然而,在语文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应
期刊
在听《4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新思维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教师指导学生用归纳规律的方法来促进记忆4的乘法口诀。教师:“小朋友,请仔细看板书,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你发现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大部分学生一开始面面相觑,找不出规律。教师连忙再引:“它们的积……”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指手画脚地发言:“它们的积都是4个4个多起来的。”表达虽然不规范,倒使其
期刊
【摘要】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我们可以从生活入手, 多为学生提供日记素材,让学生根植生活,快乐地写日记快乐地写日记,为下个阶段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日记 生活 课堂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从低年级开始强调进行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因此,作为习作的起步,低年级的写作教学应从写话开始。如何提高低年级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写作兴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
期刊
放假了,难得的清闲与惬意,坐在窗下拥抱着暖洋洋的太阳,俯视窗外到处可见的绿色植物,领略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景。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我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本书,安详、平和地置身于文字之中,让自己的心绪随着文字穿梭、游行,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的名字叫《母爱情深》,母亲贝丝在一次聚会中意外丢失了小儿子班迪,百般寻找也毫无踪迹。于是,痛失小儿子的母亲贝丝陷入了无限的自责和内疚里,以致同丈夫
期刊
【摘要】中职生有着高中生所没有的就业压力,又因为年纪小,缺乏大学生相对成熟的心性。这样一群人,会早早地踏上社会,面临社会的考量。专业技能是他们立足的基础,但是,自身的个性与职业操守将影响着他们发展的高度。在以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重视文化理论及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也漠视了职业岗位对性格的要求。如何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个性培养环境,是我们职业教育者必须关心和解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