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锦国女杰

来源 :南岛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黑龙江的郭凯,只因多年前一次五指山的旅途中接触到了黎锦,从此便再也割舍不下。她创立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从当地人手中收购黎锦织品、开创黎锦技艺学习班……她被誉为天涯织女。她付出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用对黎锦的爱和迫于无情现实的泪,毫不言悔地织绣一座黎锦之桥,只为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历史的大河中大放异彩、永久长存。
  钟情美丽黎锦,绣遗产传承之桥
  对于万事开头难这句话,郭凯的体会恐怕要比其他企业家更深刻。2005年,40多岁的她因为钟情黎锦,想把自己后半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奉献给这项自己喜欢,并且也对社会有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她曾问过MBA班课上的老师关于将黎锦市场化的问题,可是老师的回答无疑给当时满腔热情的郭凯浇了一大盆冷水:“一种已经快要失传的文化就代表它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又谈何而来的生存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去给它创造一个市场,这不是在开玩笑吗?如果你是想把它当作一项公益事业来做,没问题。但是如果是发展企业、创造市场的话,我劝你还是别做。”
  除了老师,朋友家人们也都不支持她的黎锦事业。朋友批判她“不务正业”,家人心疼她“一个人去探索一个充满了太多未知的世界,太苦太累”。可是就算别人再怎么反对劝说,她还是割舍不断对黎锦的爱,注册成立了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开始了她并不浪漫的织女生活。
  而对于众口一辞的“黎锦没有市场”,郭凯却不赞同。她认为黎锦是有市场,有商业价值的。第一,黎锦有历史,历史就是价值;第二,黎锦技艺的独特性和精美的图案;第三,它是世界唯一的。但郭凯决定投身其中更多的是源于对黎锦的喜爱,“应该说,我从事黎锦更多的是出于情。虽然我认为黎锦是有商业价值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决定发展黎锦时,它是没有市场的。黎锦是一种有价值有立意的文化,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它。纵使我失败了,成了‘先烈’,但我相信后继有人,会有别的人来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
  打破传统偏见,绣文化认同之桥
  超过3000年历史的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比如,白沙黎族人民有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工、多姿多彩、富有特色,可媲美苏州“双面绣”。
  黎族没有文字,所以黎锦上的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黎族文化和黎族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黎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天人合一’,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他们特别敬重大自然。所以对于黎锦,我相信有它自己的独特能量。”郭凯在解说黎锦上的图案时说道,“我给织女们买了很多织机都被扔掉了,这些全是纯手工的。”
  然而由于历史、地域种种原因,黎锦一直鲜为人知。郭凯曾经做过市场调查,结果发现96%的海南人都不知道黎锦是什么,更不用说中国其他地方甚至是国外的人了。对于这样一份调查结果,郭凯无比惋惜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这么好的东西,这么有价值的民族文化,这样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让它消失。”
  于是,她带着黎锦满世界跑,参加了国内外大大小小无数的展览会,只为了宣传黎锦,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黎锦。2006年10月,一场本在计划外的海南省旅游交易会却给了她极大的信心。许多参加展会的客商在看到黎锦的展品后当场就决定购买,并且在交易会结束不久之后,一个接一个的订单就纷沓而至。但是这种无心插柳的事并不常有,郭凯的绣桥之路上更多的是困难与阻碍。打算在省博物馆免费展示自己的黎锦收藏计划落空,让和气温婉的她也忍不住感叹道:“海南广厦千万间,却没有黎锦的一方天地。”
  开发就是保护,绣黎锦市场之桥
  在创立公司不久后,郭凯就去湘西的吉首参加了一场民族织锦聚会。作为刚踏入织锦领域的晚辈,她抱着学习的心态去了解其他织锦的现状和发展。但是作为一名企业家,她在聚会上就有了一定的发言权。正是在这次聚会上,她提出的“不能贱卖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让其他与会人员都如醍醐灌顶。织锦,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被一定程度地边缘化,再加上许多人认为这只是穿衣戴帽的问题,所以它渐渐被人们忽视。但是郭凯却提出了要让织锦与时俱进,不能贱卖,更要结合现代元素来开发,才是对它最好的保护。
  而郭凯对于黎锦的开发也有自己的三步曲。第一,寻找黎锦;有人说她“用双脚丈量海南”是因为她几乎踏遍了黎族的每个角落,挨家挨户去收购黎锦织品,而从不讲价的她也被当时的合伙人数落了不少次。第二,寻找织女;现在郭凯公司里的三位主要打版师其实是当时黎锦研究所的下岗工人,郭凯靠她们以一带十培养出了几百名织女。第三就是寻找有效的保护途径。郭凯一直呼吁传承黎锦要“官产研学群”,其中官是政府、产是市场、研是研究、学是学习、群是大众。她认为只有这几方面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将黎锦传承下去,只靠个人或者单方面的力量是行不通的。
  一位企业家如此热心于不同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事业,自然也免不了被别人扣上变着法子谋利的帽子。郭凯说自己当初决定走这条路,自然也就不怕别人说什么。这些年来,郭凯已经投资了几千万来做黎锦。带着黎锦四处跑,去参加展会,所有费用包括路费、展费和织女的费用等都是自己承担。举办“爱国爱家爱人”、“德行天下,幸福中华”等黎锦的拍卖会,一方面既起到了宣传黎锦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筹集到了钱。但她从来不认为这些钱是自己的,天下财天下取之,活动剩下来的钱她给海南的遗孀们买了保险,在五指山办了春蕾班……郭凯说,也许去年的她还能保持踌躇满志的状态,但到了现在,到了今天,她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还能坚持多久,“但是我不会自己主动放弃的。”
  为了钟爱的黎锦,郭凯付出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去绣一座让黎锦走向大众、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桥。织女每年还有一次和情郎相见、互诉衷肠的机会,而郭凯所追求的黎锦的明天却仍需要一段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实现,但她仍在坚持,“我感谢黎锦,它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能够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了解这个民族。”
其他文献
一年将尽,尘埃落定,万事生发俨然有待春后,不料竟收获意外惊喜,好比荒寒的冬日下得一场好雪,尽扫萧索之气,风景由寥落转为莹润,实在是可喜的。  可喜的事,是友人给我看海田的纸本小品,一派天真烂漫,果然是好画。十余帧小品看过,无一是俗笔。友人问我如何,答之曰:色彩的陈子庄。  陈子庄,蜀中大家,以小品独步于世,其造景,虽大山大水亦如园林的可亲可居。今日初见海田蜡笔画,欣欣然有若昔年闲看陈子庄,而海田以
期刊
从中药到收藏——时代造就的企业家  2000年前后,海黄对很多人来说依旧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中医上还多根据《本草纲目》所载,称之为降香或者降香黄檀,因为其有独特的木香,木屑泡水可以降血压、血脂,有舒筋活血、降气散瘀、止血定痛之功效,所以多出现在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地的中药市场上,一批批中药商人往返海南,走街串巷,从事海黄收购和转卖生意。2003年,25岁的蒋承忠加入其中。彼时的海黄价格很是便宜,按药
期刊
初见面,吴名驹的年轻超出了我的想象,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椰雕”传承人,他还未满四十岁。在普遍年龄都在五十五岁以上的传承人之中,他格外醒目。他的头发染成了深黄色,染得较久了,黑发长了出来。穿着一件白色的麻料宽松上衣,烟瘾很大,在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中,他至少抽掉了六根香烟,烟雾的气味弥漫在周围,从乡野山村走出来的他,虽然还没有褪掉自然野性的气质,却已初具一个工艺美术家应有的味道。  一场偶然相遇的
期刊
《自然集》里的诗大多之前就在作者李少君的博客里看过,可当这些诗歌以一个整体出现的时候,展露的又完全是另外的面貌——展露出了李少君的诗歌情怀。多年前,海南岛风起云涌,他身处特区的潮头,在报纸的专栏上写了很多直面现实话题、具有煽动力的文章;再之后,海南大特区的沉寂,也让他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感伤的情绪,这种情绪我们能从他的小说集《蓝吧》中深有体味;再后来,他长期在《天涯》工作,和具有思想性的文章短兵相接
期刊
人类认识总落后于自然的演变  人类的认识总是落后于自然的演变。相对于陆地上的保护动物,人们对海洋濒危动物的保护意识显得更落后。1998年,因为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全球珊瑚白化死亡,小布什颁布了几条法律,珊瑚礁研究从此变成全世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而在中国民间,人们对珊瑚的保护意识则更晚。  在海南渔民中,珊瑚有个美丽的别名叫“海石花”。根据一直以来的捕鱼经验,渔民知道珊瑚礁里鱼虾会特别多,也比其他地方的
期刊
海南岛地图的西南角有个微微突起的地方,因为看起来像莺歌鸟的嘴巴,人们管它叫莺歌海。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莺歌海,因为那里有中国数一数二的大盐场,有中国最美的落日。而真正认识莺歌海,还是从摄影师孙诺的影展上开始的。孙诺说,真正地道的莺歌海其实在海边的渔村,那里的人看似粗野,说话声音大,但性格爽直,为人仗义。黑白照片上,男人们光着膀子,或拉网或抽着烟遥望远方,女人们戴着斗笠,或闹哄哄地分拣渔获或静悄悄地哄着
期刊
这是一群带着神秘色彩的石坑,二十几个类似于锥子状的石坑出现在岩石突起的河床上。每个石坑并不深,全都是口大底小,它们形状相似却又大小不同。最大的坑直径约有3米,高约2米,最小的坑直径就几厘米,因其常年蓄水,并有仙人传说故事,当地村民称这二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石坑为“仙人井”。 这样鬼斧神工般的奇特景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琼北地区十万多年前的地壳运动是否与其相关?带着这些疑惑,我们一行人前往这个地方,一探
期刊
不到鸟岛(Bird Island),就算不上完整的塞舌尔旅行!  来塞舌尔之前早已耳闻鸟岛大名,凡是去过的朋友无不称赞。我和十个客人一起,登上17座的双螺旋桨飞机,飞行员启动引擎,浓烈的航空煤油味道弥漫了狭小的机舱,飞机在短暂的滑跑之后轻松跃向天空,向着马埃岛北部方向飞去。三十分钟后,下面碧蓝的大海上,一座绿色小岛出现在视野中,鸟岛到了。  我跳出机舱,踏上鸟岛的土地,耳边传来各种鸟鸣声,从“人间
期刊
2014年11月2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维护合法权益,海南省工商联在海口召开全省工商联系统法律维权专题工作会议。海南省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徐凤主持会议。全国工商联法律部副巡视员丁学祥、省高院民二庭郭龙滨副庭长、省高检民事行政检察处林宁波副处长、省公安厅治安总队蔡壮明支队长等受邀出席会议。  丁学祥代表全国工商联对海南省工商联维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长效工作机制建
期刊
因需要存在  据海南省浙江商会统计,目前在海南创业的浙江人有10万人,浙江籍企业有280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200亿元,实际投资运作的资金逾1000亿元。浙商的产业涉及房地产、旅游、建筑、工业、农业、制药、贸易、物流等多个领域。在众多的行业里,浙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在海南房地产中占有40%的新开发量、近20%的药品产值、近40%反季节瓜果蔬菜产值、近50%的罗非鱼养殖产量、近60%的高低压电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