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种网络信息技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充斥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作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重要产物,微课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也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微课,可以起到活跃气氛、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优化教学流程的作用,还能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微课  初中  语文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80-02
  前言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5G时代,信息以及观念随时都在更迭,教育作为重要行业之一,也应该及时跟随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等等。随着新课改实行以来,各地教师正在越来越熟练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初中语文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设计新课导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活化教学内容等,从而给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高效化。
  一、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微课,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以视频为主要呈现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它并非一种独立的微型课程,需要借助相关的教学仪器及设备。
  第一,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多以板书、口头讲述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枯燥无趣,更使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语言描述中感悟到课文中的相关情境,更加感悟不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但是微课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不同,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集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多种文本形式于一体,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微课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具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情境,理解相关语文知识,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等等,教师能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针对性。
  第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初中语文教材相对晦涩难懂,学生难免会对其中大量的古文阅读、西方文章鉴赏等内容产生畏难心理,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如果有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快速降低语文知识的难度,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将大幅度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第三,微课独有的教学优势。其一,短小精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微课制作内容相对普通视频更加精炼,不会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其二,中心明确,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微课制作更明确地指向某一明确的课堂主题,能够抓住学生学习的“痛点”,帮助学生快速明确课文主旨大意;其三,使用便利,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微课的学习,同时可以多次观看,而不是像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描述一样,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低效率学习现象;其四,趣味性强,微课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学生在丰富的微课学习中能够获得系统化以及专题化的知识[1]。
  微课包含的内容很多,诸如教学练习、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师可以将微课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比如利用微课设计课堂导入、丰富教学内容、进行随堂测试等,以此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急需解决,教师要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巧妙地将微课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微课教学模式,以帮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好学语文、学会语文、学好语文。
  (一)利用微课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开始就集中到课堂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也可以减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用于管理课堂纪律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然而,怎样才能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是困扰诸多教师的问题之一。在笔者看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是一项可取之策。微视频短小精悍,而且形象生动,将其运用到课堂上,既可以增强教学趣味性,又不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2]。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设计课堂导入。
  例如,在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视频,视频中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壮观场景,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新闻记者,在这个现场观看解放军横渡长江,你会如何对这样的场面进行报道,将消息发送出去?”精彩的视频结合问题情境,能够将学生的听课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教学活动,可以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微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初中生日常的生活阅历浅,认知水平低,这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感到吃力。尤其是讲述一些复杂的知识点时,初中生往往因为思维的限制而无法理解。除此之外,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所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今天相隔甚远,所以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虽然看懂了文章表面的意思,但却无法领悟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无法掌握文章的精髓。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微课,通过微课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
  例如,在讲解《三峡》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语言文字解读方面,对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无法做到透彻理解。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出航拍的三峡视频,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有了视频的辅助,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还能充分体会到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利用微课拓宽课堂的教学容量
  语文教材篇幅有限,所以呈现出来的内容有限。其中,很多文章都是从名著等书籍中节选出来的。仅仅阅读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往往难以读懂、读透彻,甚至有些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偏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立足课本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过于片面化。除此之外,很多文言文、古诗词等,如果学生对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创作背景等知识一无所知,很难读懂文章,难以做到透彻理解。所以,为了实现高效化教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拓宽课堂教学容量[3]。
  例如,在讲解《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如果仅仅阅读课文,很可能就将课文当成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去看,很难理解这个故事背后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读懂、读透彻,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引入对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写于1918年,当时封建复古逆流猖獗,社会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封建教育,整个社会处于麻木、昏沉的病态之中。结合这样的社会背景再去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就能读懂其中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利用微课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是教学的主战场,课下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感悟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但是语文课堂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中,教师在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时,也要注重在课下时间为学生设计一些轻松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户外活动、趣味竞赛中也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教师如果能合理运用微课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如在讲述《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組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片段通过话剧形式表现出来,各组分别录制成视频,全班同学进行观看并评比,选出表演最精彩的小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角色,了解人物内心,更能在吸收角色的同时理清文章的脉络,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明显察觉到西方文学在表现手法上的独特魅力,在多次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学生也能更快理解文章主旨大意。
  再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这一文章中所讲述的内容生动有趣,教师不妨首先通过微课和学生一起观看“海市蜃楼”、“魔鬼的海”以及“鸣沙”现象,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但是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局限于书本;课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将自己看到的奇妙现象制作成微课的形式进行班级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加深了对这一课的印象。微课的设计,不应只局限于教师,局限于课堂,教师更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将微课全方位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利用微课的独特优势提升教学主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出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都是微课无法代替的,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片面依赖微课的教学方式,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其最佳效用。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应用微课势在必行。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微课的价值和优势,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这两者之间的结合进行探索,找到这两者的契合点,利用微课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拓宽课堂教学容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及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等,最大化发挥微课的优势,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兰英.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20(01):17-18.
  [2]刘惠玲.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现状及应对[J].学周刊,2018(32).
  [3]李才江.基于微课的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0).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一种方式。而这其中小说的体裁和阅读量的特殊性,造成无法通篇带领学生阅读的问题,阅读教学的方法不当导致阅读成效微乎其微。小说教学应走出单一的传统阅读模式,教师在重视小说阅读的同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例,在积累阅读量的同时也使得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运用这种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保证阅
期刊
【摘要】新教师刚刚踏出校门,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老师。此时的新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怎样的。因而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课堂活泼有趣,有生气;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课堂井然有序。那么应该把握怎样的“度”才能够使得新教师在课堂上收放自如,课堂井然有序又不乏生气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新教师 课堂 “收”与“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翻转课堂也被称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更加专注、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获得对所学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
期刊
【摘要】诗歌是一种具有意境的文学体裁,可以通过独特的创作方式将社会生活呈现,在小学教育中也已逐渐引起更多的重视。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诗歌教学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并通过分析现阶段诗歌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提升小学诗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教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难题,本文作者以自己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点滴经验,结合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研读文本、阅读积累、发现体验、记录分享几方面,有序阐述了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作文教学 研读文本 阅读积累 发现体验 记录分享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应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经典的主阵地。我们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探索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饮湖上初晴后雨》 经典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63-02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是要加强学生在文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的課堂教学普遍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难以满足现实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学习了芬兰在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芬兰坦佩雷应用技术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具体实践,研究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能够借鉴的内容,以及如何创新和推进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芬兰
期刊
【摘要】作文的修改既是语文作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对修改作文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首先对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语文作文修改中体现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之后以学校四年级作文的修改教学为案例,利用实验的研究法对比分析了另外两种教学模式,得出了在作文的修改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是有助于提高修改语文作文质量的策略之一。最后尝试搭建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介入下的语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国的许多教育教学专家们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与建设。所谓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牢牢把握住这几个方面,更好地去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 教学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涵盖了很多种教学形态,完整的阅读一本书也位列其中。从遥远的古代到发展飞速的现在,从国内到国外,从来都没有在母语教学中消失过的便是对书籍的整本阅读,发生变化的不过就是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度里受到何种程度的重视而已。而本篇文章主要在阅读整本书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涵养等方面做了简要的叙述。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整本阅读 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