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来源 :医学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3D-MSCTA)对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8例疑似脑动脉瘤病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先后行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3D-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临床检查,以其临床手术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3D-MSCTA与DS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18例疑诊脑动脉瘤患者,经3D-MSCTA检查,共检出动脉瘤21个,术后证实为21个脑动脉瘤,其检出率为100% (21/21);经DSA检查,共检出动脉瘤18个,检出率为85.7% (18/21),其中,漏检前交通动脉瘤1个,漏检左中动脉瘤2个;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267,P<0.05).3D-MSCTA检出的最小脑动脉瘤直径为1.6 mm;最大脑动脉瘤直径为13.5 mm,其平均瘤体直径为(6.5±1.6)mm高于DSA检查平均瘤体直径(5.9±0.8) 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3,P>0.05).[结论]临床采用3D-MSCTA诊断脑动脉瘤,具有无创性、敏感性高、检出速度快、检出率高等优势,可将3D-MSCTA作为脑动脉瘤临床诊断、筛查的首选方法.“,”
其他文献
微生物源追踪是从水体粪便污染研究开始发展起来,该文对基于分离培养的微生物源追踪部分方法 的原理、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源追踪的研究范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复方丹参片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期刊
@@
本文分析鼻咽癌放疗后脑损伤 2 9例。男性 2 2例 ,女性 7例。年龄 2 6~ 36岁 ,平均 4 5.1岁。放疗鼻咽部采用 6 0CO -γ线或 8MV -X线照射 ,以耳前野为主 ;颈部用 6 0CO -γ线
近年来人工合成的有机产品产量激增,人体接触人工合成有机产品的机会及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疾病也随之增加。在这些人工合成有机产品中,环境激素因其特有的毒性和隐蔽性而受到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足月儿RDS 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生产方式分为剖宫产组85例,
期刊
@@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