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成”,让科学课堂更完美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成性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是一种突破,它能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滋生到成熟的发展进程。在生成性教学中,关键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发挥动态生成的作用,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挥、自主思考、自主获取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经验、科学知识,使课堂在情境中生成,在预设空间和调整预设中生成,最终促进学生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探究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完善发展。
  【关键词】科学课堂 预设 生成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充满生机。
  一、尊重生成,给生成营造氛围
  在课堂中,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会生成新的想法和各种要求,教师应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看准学生思想的症结和可能的走向,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动态生成式教学,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让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谈。所以当学生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问我是对是错时,笔者总是反问他们“你们说呢”,留给他们一个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如在上“植物的一生”一课时,笔者在讲“探究种子萌发条件”,一个学生突然问:种子如果没有种皮能不能萌发?根据科学教学参考书的要求,只需让学生探究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即可,所以备课时笔者也没有设计这个问题。怎么办?是搪塞过去,还是置之不理?可这毕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好机会,想到这里,笔者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坦然地告诉大家我暂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用实验证明吧。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考虑得非常细致,不仅把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种子具有活的完整的胚,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探究出来,而且还扩展到“土壤、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也解决了“没有种皮,种子很难萌发”这一科学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点。
  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有限的,而课后的时间却是无限的,在教学中,当学生有创造的火花生成时,即使这个问题不适合在课堂上展开,也不要采取否决的态度,而要鼓励他们课后去寻找答案,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是简单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大可能课后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显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我们追求的也许正是这一点。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我们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并在预案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应该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上完成的演示实验往往由于教师的事先预设,实验过程、现象单一,而家庭实验、课外实验不确定因素更多,很难预设,却更易生成。所以应该将课堂与课外实验有机结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活动。如在“电能的利用”一节的学习中,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认识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书上只提供了一些常见家用电器的功率值,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而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事先在回家观察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填入事先设计的表格内。不同学生观察的和准备的说明书都不一样,学生也都会仔细倾听和阅读别人提供的说明书。于是在课堂上生成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不同空调功率相差很大,空调制热和制冷功率不一样等。很显然,课前的自主准备材料促进了课堂生成。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它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学生成留足空间。
  三、根据生成及时调整预设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而学生总是在这样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教材没有安排“回声”,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提及回声知识,让学生有所了解。学生对回声表现出浓厚兴趣,许多学生提出疑问:教室里为什么听不到回声?教师解释:因为人耳无法把反射的声音与原声区分。学生听后略有迟疑,又问:怎样的反射的声音与原声人耳才能区分呢?如果继续回答学生的疑问,那将离教案的预设越来越远,为了完成事先预设的其他内容,必须尽快结束这个内容。笔者立即解析到:反射的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听完这个解释,学生马上追问:怎样的声源才能让反射的声音比原声晚0.1秒呢?面对学生高涨的热情和不断的质疑,教师的情绪无法不为之感染,只能决定不按照预设的教学进程进行课堂教学,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反射的声音与原声区分开,进而又提出更加诱发学生思考的问题:(1)你能用这个知识测量海底的深度吗?(2)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出声速吗?通过进一步教学学生终于把涉及的问题解决了。虽然预设的教学没有完成,但令教师欣慰的是学生得到了预设之外的喜悦和收获。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在学生需要时大胆地跳出预设,只有这样才能更艺术化地调节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
  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离开了预设,生成也无从谈起,没有生成,预设亦即变成教条,没有了智慧挑战的课堂难道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吗?因此可以说,课堂是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预设,在对立统一中优化整合,有效建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让课堂智慧挑战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关于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果核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很少。为了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天然资源,我们曾对其化学成分与果肉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核中含环烯醚萜、鞣质和油脂等成分。现报告如
目前,家庭使用投影机的用户是越来越多,庞大的消费群体也让众多厂商纷纷推出拥有各种不同功能的投影机.面对市场里繁杂缭乱的各种型号.你想好选择那一款了吗?其实.在客厅观看投影也
教师不能忽视“内容少、难度小”这一类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物理问题、体验物理过程、探究物理规律,在丰
在人像拍摄时,使用三脚架难免有些不便,这时如果使用独脚架不但可以起到稳定画面的需求,而且应用起来非常便利。
风雅颂文学社、安东动漫社、百幅名画鉴赏社、学生校长管理实践社……一个个灵动而充满创意的社团名称,不经意间,不断冒出来,肆意张扬着铺陈在我们眼前,而且大有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活动越来越综合的趋势。  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社团活动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而备受欢迎?它能为学校带来什么?是中考成绩?是办学特色?是家长满意?是社会认可?还是学生成长?  毫无疑问,学生成长是社团活动的直接指向
如今家用电器产品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各种具有不同新功能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在产品众多的市场里,消费者不知道该如何选取。此专题会推荐几款不同品牌的冰箱和洗衣机,让有
<正> 李鲤主任医师在30余年临床实践中,对周围性面瘫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现归纳总结,予以介绍。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