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白绢病的症状及防治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樟白绢病,在我国南方发生比较普遍。主要危害樟树苗木,此外还为害油茶、楠木、柑桔、马尾松等。
  症状
  香樟白绢病由半知菌类无孢菌群小菌核菌侵染所致。病原菌通常從苗木根颈处或离地面3~4厘米的茎基部侵入,受害处表皮松软,与木质部脱离,并呈显暗褐色芝麻状斑点,几天后,斑点上长出白色菌丝,皮层组织逐渐下陷,并长出白色丝绢状菌丝。在高温多雨时,菌丝扩展很快,不但能蔓延到成片的苗木茎基和根部,引起苗木根部腐烂,而且可以蔓延到附近土壤表层。在菌丝层中逐渐由菌丝交织成白色菌核,菌核逐渐变黄,最后变褐。菌核内部组织疏松,表面紧密坚硬,外形似油菜籽,散布在根颈和附近土表。所以,白绢病也称菌核性根腐病。病苗很快全株枯萎。有些树苗,叶片也能感染,病叶上呈现具有同心轮纹的褐色病斑,在背面生着菌丝和菌核。
  发病规律
  白绢病菌生长最合适的温度为29℃~32℃。在适温和高湿环境下,病菌生长特快,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存活。菌丝在旱地里能存活4~5年。菌核萌发产生菌比,在高温多湿时,菌丝生长特快,所以白绢病多在夏季多雨的时候发生,一般在5月底开始,6~7月间最为严重,一直至10月初才停止。尤其在贫瘠的沙质土壤中,苗木密度大,圃地排水不良,苗木生长纤弱,抗病力差,病害更易流行。在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里育苗,虽然病菌仍能生长繁殖,但由于苗木生长健康,抗病力强,白绢病则少发生。
  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苗木生长不良时,易发生白绢病。所以应增施有机肥料,及时间苗和分床,加强中耕除草等抚育管理工作,使苗木健壮,提高抗病力,是防治的基本措施。
  2、土壤消毒。苗圃要进行土壤消毒,肥料要充分腐熟,避免带入病原菌。白绢病菌的菌核在旱地可存活数年,但在水中半年后即可死亡,故在发病严重的地区,育苗地应与水稻轮作。如必须连作最好在播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土壤消毒药剂以千分之一的升汞或1%的硫酸铜,波美5度石硫合剂较好。
  3、根除病苗。病害发生时,将病苗拔除烧掉,迹地撒上石灰,并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75千克,撒在健康苗木根颈处及根际土壤表面,也可用10~20%的酸性升汞水浇根保苗,抑制白绢病的扩展。取升汞50克,溶于100毫升盐酸中,然后加水50千克,即成10%的酸性升汞,极毒,不可入口,使用时要注意人畜安全。升汞对铝有强腐蚀性(形成汞铝合金),所以,不能用铝盛装升汞水。也可用1%硫酸铜浇灌苗木根部,或用赛力散与土混合,撒在苗床上都有一定的效果。
其他文献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大学协办,深圳公共艺术中
期刊
综述了植物的抗菌活性、杀虫活性、杀螨作用、除草活性、杀线虫活性、抗生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理,以及不同类型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应用概况、存在问题及开发前景。 The antimic
期刊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好野生动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
期刊
阐述了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建立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并介绍了实施的运行效果。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正式发布了《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明确要求,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
镇冲降逆止呕方联合盐酸格拉司琼防治结直肠癌化疗致消化道延迟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