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运动功能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sc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观察持续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其对患者抑郁症状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症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MA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P<0.05)。结论  持续个性化护理可以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持续个性化护理;老年帕金森病;抑郁症状;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121-02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步态异常、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等。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常见表现,会对患者的认知行为及生活质量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2]。常规护理干预注重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其无法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缺乏针对性,在帕金森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往往不佳。持续个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个人为护理工作核心,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完善护理方案以更好贴合患者需求的临床护理方式。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持续化个性护理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纳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8.56±6.49)岁;病程1~9年,平均(4.62±1.46)年。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0~81岁,平均(69.02±6.57)岁;病程1~10年,平均(4.68±1.52)年。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3];②患者病情稳定;③无其他心血管疾病。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近3个月内接受其他治疗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介绍,帕金森疾病健康知识宣教,服药时间、用药量说明与基础的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制定持续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估,包括患者的疾病情况、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等,并通过与患者或其家属的互动沟通,了解其对帕金森病的认知情况,分析患者现存与潜在的护理问题。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调整病房的温度与湿度,并定期做好杀菌、消毒工作。结合患者的需求更改病房陈列,同时注意做好防滑与防坠床措施。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高营养、高蛋白的瓜果蔬菜。
  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干预6个月。
  1.4  觀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HAMA量表评分≥29分表示严重焦虑,≥21分表示明显焦虑,≥14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7分表示可能存在焦虑,<7分表示没有焦虑症状。HAMD量表评分>35分表示严重抑郁,>20分表示明显抑郁,≥8分表示可能存在抑郁,<8分表示没有抑郁症状。分别于护理前后进行评估,患者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指标下降说明患者运动功能进步,患者评分越低表示运动功能越好。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由患者或其家属匿名填写后统一收回。问卷总分为100分,其中≥90分表示非常满意,≥70分表示满意,<7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护理后F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群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4]。有调查报道指出,我国老年帕金森病发病率为10%~20%,且近年来仍在不断上升[5]。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肢体功能减退,多数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且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相对较差,不了解运动锻炼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故而缺乏运动锻炼,导致机体运动功能逐渐减退。加之许多老年患者肢体功能本就逐渐退化,对临床治疗抱有怀疑态度等,均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与康复[6],故多数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常规护理干预更多注重于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强化,可能通过一些康复锻炼手法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但其缺乏针对性,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故其临床疗效不一,对部分患者并无明显效果[7]。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在训练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配合情况,甚至拒绝运动干预,单纯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多数患者疗效往往不佳。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一种护理模式,充分展现了护理工作者的人文关怀[8]。个性化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表明,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F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持续个性化护理可以帮助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运动功能。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孝清,田自菊,黄巧莉.渐进式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2):267-270.
  [2]赵鸿雁,徐超,司慧丽,等.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J].农垦医学,2020,42(2):121-124.
  [3]張月琪,王刚.国际运动障碍疾病协会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2015)介绍[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6,15(2):122-123.
  [4]孙静,熊航,姚玉玺.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6):1157-1160,1165.
  [5]程玉峰,王运良.帕金森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7):1561-1564,封3.
  [6]张嘉丽,陶红梅,陈笑容.渐进式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不良情绪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43-45.
  [7]顾永红.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33-34.
  [8]柴华.持续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6):1136-1137.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有序用电,保证居民区配电系统安全性,将通信领域的任务卸载概念拓展并应用于居民区信息管理中,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居民区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任务的优化卸载策略.
目的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德宏州中心血站采血的2280名无偿献血者,按照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各1
据2020年底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課题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拥有专属移动电子产品。在全国17984名受访中小学生中,超过六成的学生拥有个人专属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电子产品。年级越高(除高三外),拥有移动电子产品的学生比例越高。  (摘自《中国青年报》4.26)
艺术品市场的财富效应吸引着多方资本通过各种方式介入艺术领域,在与金融资本接轨的过程中,艺术品自身正在经历着商品化、资产化和金融化过程。与此同时,艺术品市场形态、艺
摘 要:目的 分析问题导向干预模式在帕金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认知功能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66例帕金森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问题导向干预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
摘 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将滨州市博兴县中医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前后峰流速、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结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中西医结合护理组
摘 要:目的 对比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淄博世博高新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羟考酮组:麻醉诱导中采用羟考酮,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中采用舒芬太尼)。对比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诱导期间咳嗽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插管即刻羟考酮组MAP和HR水平波动
摘 要:目的 探析康复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疗效。方法 研究时间:2018年12月~2020年1月;研究数量:衡水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下给予康复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效果、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痴呆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评分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