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来源 :私人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6月后,关于基金投资的好消息和坏消息交替出现。
  从6月1日起,广发、富国等20多家基金公司先后发布公告,将旗下基金申购费用和申购份额的计算方法由原先的内扣法调整为外扣法。这意味着在同等金额条件下,可以少付一些认购费用,多收一点申购份额,这间接降低了基民的成本。这绝对是个好消息;而6月中旬,南方、博时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把100万元以下规模资金的基金认购费和申购费由1.5%提高至2%,景顺内需成长基金的申购费率最高已经达到2.5%。这又意味着基民购买基金就要多付出一些成本,实属坏消息。
  事实上,无论是提高手续费还是统一认(申)购费,其实质在于—引导基民做长期投资,同时促进基金业的正常发展和有序竞争。在当前震荡的市场行情下,对于那些为一时市场波动而患得患失的基民来说,都应该属于好消息。
  
  好消息:基金认(申)购费统一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
  
  今年3月,证监会下发了《关于统一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认(申)购费用及认(申)购份额计算方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修改有关基金认购、申购费用的计算方法,在3个月内调整完毕。随着3个月调整期限的结束,部分基金公司相继发布公告,旗下基金申购费用、申购份额计算方法统一按证监会通知要求,采用“外扣法”。
  据了解,国外基金业一般在计算基金认购金额时有外扣法和内扣法两种方式,而国内基金公司则大多采用内扣法的方式。因为内扣法计算时用乘法,计算更简单,所以国内基金一般都采用内扣法。
  以前基金公司采用内扣法,比如认购1000份基金,认购费率为1%,确认认购金额公式为:1000-1000×1%,而使用外扣法后,确认认购金额公式为:1000/(1+1%)。使用外扣法认购基金,一名投资者每认购100万份可以省下近100块钱。对于单个投资者来说,基金份额增加的并不多,或者说100万元节省下100元绝对是九牛一毛。
  而对基金来说,影响就比较大了。之所以修改计算方法,与今年基金发行热也有很大关系,以前一只基金平均只发一二十亿,差额只有几十万,还比较小,现在基金发行动辄100亿,那对持有人来说就是100万的差额;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为例,419亿的首发规模,就是400多万的差额;而以每年的持续销售来看,影响的部分就更大,估计一年有3000多万的差额。所以,证监会此时出台规范的通知,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是有利的。
  天相投资总裁助理于善辉认为,证监会统一的费率有利于基金业的正常竞争和有序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精细化服务的出现,这对于基民和整个基金行业来说都是好事。
  而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魏慧君一针见血地指出,两种计算方法的差额,过去也不是归基金公司所有,而是作为营销时的费用支出给托管银行和券商了,采用外扣法后,虽然对单位金额的影响不大,但确实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坏消息:买基金要多掏手续费
  
  对基民来说,与好消息伴随的是坏消息。从去年以来,股市赚钱效应吸引大量投资者蜂拥入市,火热的基金发行催生了基金销售费上涨。近期,南方、华夏、博时、易方达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把100万元以下规模资金的基金认购费和申购费由1.5%提高至2%,而景顺内需成长基金的申购费率最高已经达到2.5%,刷新了基金申购费率纪录。
  此外,有些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赎回费率也有所上涨,部分基金的正常赎回费率已经上涨到了0.8%,比0.5%的行业惯例提高了六成。火热的基金发行以及去年实现的高收益也让基民要承受基金的销售费上涨。
  与此同时,银行、券商还有其他代销机构作为直接受益方,不断地在力促销售费率提高,并且希望在销售费率提高之后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基金咨询和挑选服务,在这样的趋势下,提高基金销售费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不过,基金手续费灵活调整,有利于基金业的发展。天相投资总裁助理于善辉认为:第一,增加基民进出的成本有利于基金的投资管理和留住基民做长期投资;第二,增加费率可以对渠道以及各种销售环节进行有效的激励,进而促进销售的正向循环。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魏慧君指出,此次有些基金公司提高手续费跟前一段时间提高股票交易的印花税大同小异。在目前市场火热的情况下,费率的增长将成为趋势,基金认购费和申购费的提高必然带来交易成本的成倍增加,这与印花税税率增加的结果一样,限制了频繁交易。基金公司不提高管理费而是提高认购费和申购费,很大的可能是为了让基民坚持长期投资。而且提高费用的基金公司都是一些品牌公司,它们敢贸然提高手续费,说明它们也坚信自己管理的基金能相应地提高业绩,被基民所接受。
  但是基金公司提高手续费后也面临着风险。在投资者每年收益非常高的情况下,例如2006年108只基金收益超过100%的情况下,多收1%的申购费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股市行情不太好,基金一年收益率不到10%甚至更低,那么申购费上涨的负面影响就会比较大。即使在牛市,基金提高手续费还要承受其业绩能否超越或以相同的业绩给投资者回报的压力。如果提高手续费后,基金业绩不增长反而下降或者大幅下降,对投资者无疑有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基金业的持续发展。
  
  “外扣法”到底多省钱
  
  其实,“外扣法”和“内扣法”是基金申购费用和申购份额的两种计算方法。“外扣法”是针对申购金额而言的,其中,申购金额包括申购费用和净申购金额;而“内扣法”针对实际申购金额,即从申购款总额中扣除申购费用。
  “内扣法”即在总申购金额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申购费率计算申购费,用总申购金额减去申购费得到净申购金额,在此基础上除以申购基金当天的净值得到购买的基金份额。计算公式:净申购份额=总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申购当日基金单位净值。
  以前普通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基金公司多是采用“内扣法”。假设投资者用10万元申购某一只基金,申购费率为1.5%,该基金的单位净值1.00元。若按照内扣法计算,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100000×1.5%=1500元;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单位净值=(100000-1500)/1.00=98500份。
  而“外扣法”的原理是在净申购金额的基础上乘以申购费率得到申购费,在此基础上,净申购金额与申购费的和应该等于总申购金额。计算公式是:净申购份额=总申购金额÷[基金净值×(1+申购费率)]。同样,假设投资打算用10万元申购某基金,申购费率为1.5%,基金单位净值1.00元。若按照外扣法计算,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100000/(1+1.5%)=98522.167元。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1477.84元;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申购当日基金份额净值=98522.167/1.00=98522.167份。
  与采用内扣法相比,采用外扣法申购费用少1500-1477.84=22.16元,因此采用外扣法可以多得98522.167-98500=22份(左右)。由此可见,采用外扣法计算申购份额,在同等申购金额条件下,投资者可以少付一些申购费用,多收一点申购份额,显然划算多了。
  可见,在统一为“外扣法”计算以后,如果基金公司发行的是100亿份的新基金,采用“外扣法”,投资者支付的认购费用总额为:100-100/(1+1%)=0.9901亿元。因此,对于一只百亿基金,采用“外扣法”,投资者总共将少支付认购费用99万元左右。因此,虽然采用外扣法影响的单位金额不大,但在同等金额条件下,投资者每次购得的基金份额将有所上升,可以更好地维护基民的利益。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多种类型的物理公式为例,提出并分析了一般物理规律存在的因果关系,论析一连串相互关联物理 量中各部分和整体的因果关系,阐明了因果关系广泛存在于物理公式中。认识物
著名证券分析人士孙成钢连续发表两篇文章.惊言“中国股市大牛市即将开始”:其核心观点如下:荩比较论:从全球证券市场看,超级大熊市般发生在股市初创阶段,跌幅一般在80左右.然后是牛
杭州陈熙小姐问:最近关于公司债的新闻特别火,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究竟有什么相同之处和差异?
近日香港著名演员“肥姐”沈殿霞的病逝,让人扼腕痛惜。女性的健康问题再次受到关注。在“三.八妇女节”临近之际,女性市民们不妨在已有的女性险的基础上,搭配适当的重疾险,不仅更实惠,而且保障效果也更好。  除了市场上普通的保险产品,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女性险”均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女性特需的保障。目前市场上的女性保险主要可分为三类:女性重大疾病险,涵盖了女性独有的一些重大疾病病种;生育保险,保障女性
财t薪阶层来蜕对工薪阶层来说,私人银行业务未免太过遥远,一般的理财计划或许更加适合,但是,银行提供的理财计划,即理财产品也很多,平均每月都会出2-3个新品,而且花样百出,挂钩的结构
编者按:  在整体上市成为2007年投资主题时,整体上市预期的个股必将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在收益的驱使下,许多投资者热衷寻找下一个“沪东重机”,寻找下一个整体上市股。但是,这种“寻宝”游戏风险依然很大。在目前市场众多关于整体上市个股的传闻中,很难100%的命中谁才是下一个真正的“沪东重机”。在中化国际、五矿发展等几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未打算整体上市的澄清公告后,投资者对眼花缭乱的整体上市信息更加
相对于首次置业的人群来说,二次置业的人群因为有过一次置业或投资的经验而减少了一些投资风险,但是,二次置业还是有潜在的风险。比如,房价动荡、房龄增长带来的贬值、现金流动性
期刊
黄金,作为国际上最大的准货币金融投资品种,对后市的研判依据,投资者不能简单地用股市的分析方法和依据黄金上半年的国内外供求报表来预测明年或第四季度的行情,黄金有着它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