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进入了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对于园林领域而言,现在已经不再是和人们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个领域,相反,园林造景和相关设计已经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其在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园林植物造景不仅仅要考虑到生态性和景观性原则,更要考虑到城市绿地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要让植物造景结合艺术理论和自然要素,构成一个符合城市人居的绿地景观空间。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需要;设计理论
  园林植物造景需要在园林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考虑,综合结合生态学理论,艺术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充分发挥自然要素的美学特征,将植物造景的有效空间都发挥出来。关于园林植物,选择之前要根据不同的园林风格进行选择。另外,不同的植物类型所呈现的形态,外在的色彩,姿态等都不同,所以,从艺术的理论角度,我们还要在植物种植上符合审美要求,进而进行有目的的植物选择和植物种植。在如今的园林植物景现设计中,应该先对当地的城市绿地空间进行系统化的整体和调研,了解当时当地的土地特点以及植物的造景需求,比如说利用什么样植物可以修整待修复的土地空间等等,有一些植物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和营造很好的生态学效益。
  一、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原理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园林设计,无论是植物设计还是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其造景的设计原理,不同的原理可以作为其中的重要理论支撑,并且对于相关的设计步骤都有指导和纠正。尤其对于园林植物造景而言,其设计因为结合了自然因素,因此,在总结其应用的设计原理,大致可以归结为生态原理,艺术原理,可持续原理以及立体化原理等。
  1.生态化原理。生态化原理在近年来也被广泛的应用,生态设计可以使得绿地健康,安全,还能够使得能量和信息呈现良性的循环状态,通过生态化原理,可以使绿地和城市生态要素功能结合的更加密切。包括城市绿地的生态职能,社会职能以及经济职能等结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应的城市绿地的面积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在城市中选择合适的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的树种选择,都是要结合生态化原理来实现的。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配置合适的乡土树种要充分了解树种的形态特征以及一些主形态特点,色彩等,进而进行科学合理的树种搭配。另外,园林景观通过植物进行造景,整体景观的丰富度也可以提高。
  2.艺术原理。艺术原理也是指导园林植物造景的另一个基本理论,城市化进程也经常会考虑到艺术原理进行规划和改造。不同的城市,其绿地的植物造景都不同,都需要根据该绿地的风格甚至是和整个城市的风格来进行参考,进而再考虑城市的乡土树种的搭配和种植,植物造景看起来只是自然要素的组合搭配,但是也是城市人文化的体现,因为植物造景还需要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不同的绿地类型设置的植物造景的风格和类型也不同,比如说居住区内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就应该更多的种植比较丰富的树种,包括色彩和形态,但是整体风格应该统一,不同的宅间绿地种植的形态可能不一样,但是整体乔灌草的布置要考虑到整体性。另外,居住区植物造景在考虑人文需要的时候不能忽视从高处观赏景物的造型感,所以,更不能忽视居住区植物造景的风格化。在进行城市绿地的园林植物搭配过程中,应该以整个城市进行统一处理,尽可能做到城市绿地的树种种植搭配风格统一。首先,先对周围的公园外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大公园内部的一些地形变化,然后再进行树种选择,在当地乡土树种中选择形态和造型色彩符合要求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以及配调树种。最后再进行合理的乔灌草植物群落布局搭配,选择公园内部合适的绿地,安静区要适当的进行遮挡,植物要选择树大荫浓的,儿童区植物要造型丰富,但是要选择无毒无害无异味无危险的植物类型等等。再譬如说,在一些纪念性公园,植物造景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植物造型可以结合一些历史雕塑,形成纪念性公园的展示园,在了解其功能需求和景观特点之后,进行规则式的种植就是必然的了,行列式栽植可以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景观空间。
  3.可持续性原理。可持续性原理在如今的城市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在建设和规划都希望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设计,植物造景亦不例外。选择造景效果好的进行一些植物景观的搭配,为了满足可持续性原理,尽可能种植多年生的植物类型,防止经常性的树种更换,也不利于植物的成活。可以适当的在一些绿地空间设计一定的硬质铺装,在其上设置一定的树池景观,树池景观能够定期的更换土壤和修剪枝干,增加树种的多年生成果和形态的多变性以及景观的多变性。除此之外,植物造景应该注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发展,所以,选择植物尽可能选择乡土树种,树种成果率高的同时还能符合当地的地方性风格。
  4.立体丰富原理。立体化原理,换句话说就是植物景观其竖向的变化。在应用立体化原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的植物景观设计在竖向上非常单子,没有任何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整体的植物风格和树种的形态单一。因此,在进行植物造景竖向处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借助一些园林小品,类似于灯柱,凉亭或者是围墙等可以进行立体基础的物体进行垂直绿化。设计一些类似于屋顶花园等竖向的植物景观。或者种植植物的时候选择不同高度,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进行搭配,灌木在前,乔木在后,整个植物空间也会随之变得很丰富。植物景观也不能单独存在,一般需要考虑到周围的建筑和小品景观,结合其他景观类型进行丰富植物的林冠线,也增加了城市的空间丰富度。
  二、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的植物群落设计
  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对于植物群落的安排和设训来说尤为重要。园林景观的构成是一项将艺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对于城市绿化而言,植物群落可以保证城市空间的稳定性,利用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从树种的高矮,到树种的形态和光影变化,都需要在搭配植物景观的时候,分别进行考虑。一个植物群落换句话说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群落。首先,在选择植物树种的时候,以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主,再搭配已经经过当地试验的外来树种和一些新优品种,以扩大整体生态网络建设。之后,再搭配过程中,以乡土乔木为后置层,前面种植一些乡土灌木,再搭配一些花灌木和一些草本植物放在最前面,整体植物群落的空间要有竖向的变化。此外,植物群落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要人文化考虑,以人的需要为主,包括人的视线需求,高大乔木不能种植在城市道路的拐弯处,容易造成司机视线遮挡等,还有对植物群落进行养护,从清除杂草到土壤松动和树种的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等问题都是后续养护管理不容忽视的。植物群落不仅仅要有生态效益,也要同时兼顾景观,社会,经济,文化效益。
  三、结语
  作为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造景工程从整体规划到局部细化都需要进行系统的考虑,不仅要体现生态职能,也要考虑到当地的人文需要。在植物造景中,植物属于基本的自然要素,在设计过程中要同时兼顾景观艺术,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竖向空间变化等原理,真正做到从生态景观中惠及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浅谈园林植物配置艺术[J].现代园艺,2010(2).
  [2]李琳.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
  [3]樊青青.生态设计中的植物造景[J].現代农业科技,2010(18).
其他文献
摘要:林业资源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起到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能国家的发展提供木材原料,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林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加大对林业造林的重视,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分析林业造林方法在林业资源中的应用。  关键
摘要:林业站属于集体化森林资源管理组织。怎样强化基层林业站的指导工作,确保基层机构的稳定性,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加强基层林业站投入,增强基层林业团队综合素养,都属于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的重要手段。此文主要针对某林业站实际信息与情况展开分析,之后对怎样开展基层林业站工作出探讨研究。  关键词:基层林业站;加强建设;手段  林业工作站属于林业单位中最为基层的一个管理机构,属于林业工作基石,属于基层林业进行
摘要:湿地公园规划是保护湿地、恢复湿地生态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但湿地公园规划涉及众多专业,及时总结湿地公园规划技术有助于湿地公园的良好建设。  关键词:林业生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然而湿地又是极其敏感的生态系统,容易受到干扰和破坏。为了保护、恢复、重建和利用湿地资
摘要: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如科学控制原则、环境保护原则、客观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等等,提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学者提供良好帮助  关键词:园林;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枝术;物理防治技术  现阶段,由于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不断加强园林建设力
摘要:随着我国林业的不断开发利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林业产业要加大保护力度,也要扩增人工造林的力度,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的不断发展。按照我国青山绿水的发展模式,需要对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进行不断的改型,适应我国的林业发展要求,实现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本文基于林业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的发展,讲述林业复合经济发展的规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人工造林;生态环境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我国的林业也实现了很大程度的突破,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林业发展模式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林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有效探索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希望为相关人士
摘要:我国森林面积广阔,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容易因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和风力较大的原因,导致森林存在较大的火患,而夏季更是容易因为高温和雷击等因素的导致森林火灾。新时期,我国正在打造森林防火体系,以期提升森林防火能力,这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科技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本文对森林防火体系的内涵及构建防火体系的意义概述,讨论防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提升森林防火的综合能力,希望森林防火
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反映课业负担过重,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休息时间,也占用了学生进行其他知识学习的时间。尤其理科类学科,繁重的作业任务打着“题海战术”的旗号深
期刊
期刊
摘要:林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对各个方面的因素和环节进行分析,从而保证能够为林业的发展莫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林业经营管理思想的变革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林业经营;变革措施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促进林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而林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