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篡改型”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之否定

来源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囿于“捏造”内涵不清,理论与实践对“部分篡改型”行为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形成了“构成说”和“不构成说”的观点聚讼.通过扒梳“捏造”的语义空间以及解读立法原意均无法将“部分篡改型”行为归入虚假诉讼罪的窠臼,且司法解释已经进行事先框定,此时,即便“部分篡改型”行为与“无中生有型”行为具有同样的法益侵害性也不能逾越罪刑法定的藩篱.对“部分篡改型”行为的刑法评价宏观上需要保持刑法与民法的协调度,并顺清民事诉讼法和刑法之间的责任竞合问题.具体实施上,将“部分篡改型”行为认定为诈骗罪经得住法律和理论的双重诘问;基于罪责刑相适应的正义要求和“相同情形相同处理”的刑法坚持,当“部分篡改型”行为同时构成诈骗罪或其他犯罪的,须实行数罪并罚.
其他文献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六盘水市拥有丰厚多样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12所基础教育学校抽样调研结果显示,本市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一定程度存在认识不足、载体单一、应试阻碍、经费有限、政策不力与师资匮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及时转变观念和提升意识;加强理论研究与普及教育的联系,转化运用本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课程教学与校园活动为中心,拓宽和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加强经费支持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