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山艺术村:从偏僻村庄到艺术殿堂的“创作”之路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yygyds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30日,綦江区永新镇上厂村周家坪。
  对坐落于此的古剑山艺术村而言,这是格外热闹的一天。
  艺术村公共美术馆前,“颂歌——重庆市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版画精品展”的横幅在阳光下红得耀眼。
  美术馆内,从写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版画作品挂满墙面,吸引了数以百计的参观者驻足。
  如此火爆场面,让艺术村“村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綦江农民版画家李毅力喜上眉梢。
  “谁能想到,一个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偏僻村庄,如今已成为艺术家汇聚的‘灵感殿堂’。”李毅力介绍说。
  田园梦
  ——以环境特色和工农业文化底蕴为依托,以聚集艺术家和艺术品生产为优势,打造集生产、交易、展示、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聚集地。
  2016年8月的一天,古劍山艺术村。
  这天清晨,旭日初升,鸟鸣伴晨风悠扬。
  李毅力伸了个懒腰,推开工作室的窗户,深吸了一口空气。
  窗外,一大片格桑花灿烂如海。远处,云雾正缭绕山间,如波峰涌动,“古剑云海”奇观蔚为壮观。
  望着眼前迷人的“画卷”,李毅力不禁念叨:“幸好当初决定到这里发展——现在看来,真是选对了地方。”
  李毅力第一次来古剑山是6年前。
  彼时,久仰此地盛名的李毅力背着画箱进山写生。
  一路上,李毅力不断“打望”古剑山美景,不知不觉来到了半山腰的一个小村庄。
  这里蝉鸣鸟语,鸡犬相闻,楠竹摇曳,阡陌交通……农舍、竹林、梯田浑然一体——目睹眼前佳景,李毅力心醉神迷,眼中幽幽若有光,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向当地人一问,李毅力才知道,此地名叫周家坪,是上厂村的一个农业社。
  “没想到古剑山偏僻之地,竟然有这么一个好地方!”李毅力感叹道。
  这次来古剑山,李毅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年轻时,李毅力曾在重庆主城区漂泊多年。
  彼时,因条件艰苦,李毅力大部分时间蜗居在一间租来的小房子里搞创作。
  “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能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盖上一栋自己的房子,可以让我潜心创作,闲暇时种种地、养养花……那该多好!”李毅力说。
  一次,李毅力到北京参观了“宋庄”和“798艺术区”。
  徜徉在这些极具工业质感和艺术气息的文化聚集地,李毅力为之倾倒,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梦想。
  “如果能在綦江也打造这样一个集艺术生产、展示、交易和旅游于一体的艺术村,岂不美哉?”李毅力琢磨着。
  回到家乡綦江后,李毅力听说古剑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所在,于是到当地考察,又找到古剑山景区管委会,表达了他的想法。
  让人惊喜的是,李毅力的想法竟和古剑山景区管委会不谋而合。
  “现在的旅游,早已不再是‘吃住行游购娱’这么简单了。通过艺术村这样的平台,游客能看到最前沿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还可以与他们互动——这种文旅融合的全新模式,能大幅增加游客的深度体验,将文化的厚度转化为发展的力度。”古剑山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决定启动艺术村项目之后,古剑山景区管委会和李毅力立马向全国艺术家广发“英雄帖”。
  “新村民”
  ——对文化旅游项目而言,文化是软实力和灵魂,“硬件”则是灵魂依附的骨架和血肉,唯有两者形神兼具,方能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0年6月,上厂村来了一支神秘“施工队”。
  这群人照着图纸,勘测地形,建造地基,一砖一瓦地搬运,一根支架一块面板地搭建……
  “他们是谁,要干嘛?”当地村民不禁纳闷。
  “这些人中有不少著名艺术家——他们准备在我们这建一个艺术村,来村里当‘村民’!”村党支部书记蔡春其说。
  李毅力就是这支“施工队”的“工头”。
  打造艺术村的第一道“坎”,就是必须较快招引来一批艺术家,实现艺术资源软实力的快速聚集。
  为此,古剑山景区管委会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了“政府免费供地 艺术家自筹自建”等优惠政策。
  “政府提供土地使用权、配套设施建设许可等政策支持,由艺术家出资建房;同时,为保证聚集起一支拥有较高水平的艺术家队伍,我们还对‘落户’的艺术家设立了准入门槛。”管委会负责人说。
  消息一出,“新村民”竞相而来。
  其间,李毅力的工作室作为样板房率先建成——这间工作室看起来就像一本合上的画册。
  随后,陆续有艺术家來山上修房子,山上造型别致的房子也越来越多。
  “新村民”的家是由艺术家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喜好,自筹资金修建的艺术工作室。
  在这些“家”里,由画家、作家、建筑师、服装设计师等组成的“新村民”群体,每年都会在艺术村工作90天以上。同时,他们在此创作的作品,也在艺术村集中展示。
  就这样,古剑山艺术村破土而出。
  李毅力也被“新村民”选为“村长”。
  “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发展成中国最美的艺术村。”李毅力说。
  截至2016年底,艺术村已有近40个艺术家工作室和国家(地区)艺术馆以及一个公共美术馆建成投用。“新村民”也增加到80余人,其中不乏国家版画院副院长代大权、版画大师康宁、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等大师级人物。
  “古剑山艺术村有种说不出的‘纯粹’——在这里可以让人安心创作。”“新村民”代大权说。
  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备,“新村民”的生产力也开始竞相迸发。
  聚合力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旅模式,艺术聚集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多元化价值提供:为艺术品生产提供优良平台,为艺术家自我提升提供空间,为游客提供复合型旅游体验等。要实现这样的“全链条价值生产”,打造一条完整的价值生产链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2016年2月的一天傍晚,李毅力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正认真地装裱一幅看起来有些“幼稚”的画作。
  “这幅画作展示的是两个村民抬着一头肥猪,作者是上厂村一位普通村民,名叫巫世华。”李毅力说。
  李毅力身旁,还堆放着不少当地村民的作品。他常会挑选一些相对较好的画作进行装裱,再放到工作室一楼展出。
  俗话说,水满自溢——艺术村的文化效应也是这样。
  一个月前,李毅力萌生了一个想法,教当地村民学版画。
  在綦江农民版画院的支持下,李毅力开办画班,收徒授業。
  62岁的上厂村村民巫世华,就是画班学生之一。
  以前,巫世华在古剑山景区附近打零工,修公路、砌堡坎,都是力气活。
  后来,巫世华听到村里建起了艺术村,觉得很稀奇,于是,就经常到艺术村里的工作室闲逛。
  “一次,我路过李老师的工作室,看到很多人围在那里听李老师讲课。我觉得很有意思,也跟着去学了几次,并试着画了一些画。”巫世华说。
  不久后,一位女游客以200元的价格买走了巫世华的作品。
  得知作品竟卖了“大价钱”,巫世华又惊又喜。
  消息一出,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到艺术村学艺来了。
  “农民创作的版画内容质朴、线条简洁、用色大胆,很有生活气息,游客就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版画。”李毅力说。
  开办画班,仅仅是艺术村延伸价值生产链的努力之一。
  每年,艺术村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除了教授当地农民制作版画外,艺术村还面向普通市民和游客定期举办各类艺术体验活动,如举办艺术交流、文化沙龙和专题讲座等。
  如今,游客和入驻艺术家每年都能接触到国内外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美术、绘画、建筑、写作、雕塑、音乐等,既增加了艺术村的旅游体验项目,也拓展了入驻艺术家的自我提升空间——作为艺术生产和旅游复合体的艺术村,由此开始聚集起多元发展的合力。
  “现在,古剑山艺术村不仅是一个观光旅行的地方,也成为一个多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艺术中心,产业发展效益正在逐渐提升。”李毅力说。
  而在蔡春其眼里,这样的效益也正在“溢出”。
  “艺术村的存在,为上厂村聚集了极大人气,这也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条件。”蔡春其说。
  辐射力
  ——发展旅游项目,最终目的是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因此,发展艺术聚集地绝不能封闭运行、自说自唱。
  2015年以前,上厂村贫困户龍克田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艰辛。
  自从嫁到上厂村以来,龙克田与老伴聂如国一直守着两亩薄田“靠天吃饭”,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家计。
  而龙克田的苦闷,仅仅是全村的一个缩影——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上场村一直发展滞后。
  “全村有贫困户19户,贫困人口40人。让这些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就成为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驻村干部冉东说。
  而随着艺术村的兴旺,冉东和同事们很快发现了一个机会。
  “想不想在家门口打工?”一次,冉东敲开龙克田家门。
  “有这好事?”龙克田一惊。
  原来,随着入驻艺术村的艺术家不断增加,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随之旺盛。
  为此,村“两委”瞅准机会,大力开展家政服务、代种绿色蔬菜和代养家禽等业务,又积极为村民提供家政服务技能培训、餐饮培训等。
  听冉东说完,龙克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龙克田摇身一变,成了月薪2000余元的艺术别院管家,每天种菜喂鸡、养鱼扫屋。依旧还是干自己熟悉的农活,收入却比以前翻了番。
  2012年,上厂村修通了水泥路,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凭借艺术村聚集的人气,一些村民也建起了农家乐。
  “靠着艺术村,也能吃上艺术饭。”李毅力说。
  目前,上厂村围绕艺术村,已发展十余家农家乐,以及生态蔬菜、效益养殖等增收项目。
  “村民们奔上了小康路,我的梦也真正圆满了——未来,艺术村还准备让乡亲们的精神也跟着富起来。”李毅力说。
其他文献
【编者按】市第五次党代会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描繪了未来发展蓝图。  蓝图引领发展,实干成就未来。为此,党代会发出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3300万重庆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要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实际行动诠释信仰的力量,为人民谋利、为党旗添彩、为时代增辉。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代會精神,本刊特采集了一组战斗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涵养共产党人的正气,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道义力量以及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从经典中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
2018年9月22日一早,我像往常一样在手机上浏览时政新闻时,注意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于9月21日召开会议,审议了两个文件,其中之一就是《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作为一名党校青年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内心顿时激动了起来。  回顾入职以来,我立足党校工作需求和自身实际,围绕干部教育培训主业主课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从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理论宣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市第五次党代会和直辖20周年,做好人才工作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对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人才工作提档升级,中共重庆市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和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决定开展2
1.制定实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个性化、高端健康需求有效供给的市场机制,制定针对性的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医疗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健身、食品融合。  2.发展健康体检、咨询服务业,建设一批连锁性医疗体检机构,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发展以母婴护理、家庭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服务业。  3.推进养老养生与文化旅游融合,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依托优质旅游和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4027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9.7%的人感觉身边就有扛病的年轻人。58.4%的人感觉当前年轻人不重视身体健康。受访者中,“70后”占41.8%,80后占29.0%,“90后”占3.2%。  在医学上大约有1/3的病是可以自愈的,1/3的病是可以通过治疗治愈的,1/3的病是现代医学治不好的。一般人往往判断不准究竟自己患的病属于哪类。另外,一些年轻人自认为年轻、身体好,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总有会实现的一天。  长城村所有的村民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生活富裕,村子更美。  2019年3月12日,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带着单位的重托,告别正在牙牙学语不到两岁的儿子,离开因骨折卧病在床的妻子,我来到了开州区大进镇长城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启了与长城村全体村民共同的圆梦之旅。  千方百计找产业方向  大进镇长城村,海拔700-1400米,有田地4
十多年的康复治疗工作中,杨军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提前至少半个小时到达康复中心。这样,在每天工作开始前,他就可以梳理前一天患儿的治疗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便改进治疗方案。  “我要努力帮助这些孩子”  2018年7月20日上午7点30分,杨军已经坐到了办公桌前。  他拿起工作记录本翻看起来。  记者问:“是什么让你决定从事康复师这项工作的?”  杨军抬起了头,笑道:“实习的时候来到这里,当
2018年7月5日,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  这天,刘晗的步行量突破了7公里。从绿春坝村的最东边跑到最西边,从帮乡亲们代办宅基地复垦手续到和挖断村民水管的工程队协调沟通……他马不停蹄跑完了绿春坝村的全部小组,为乡亲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事实上,在过去的304天里,刘晗几乎天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去年他甚至在短短6天内行走了59.6公里。  刚到村里,刘晗就意识到,这里并不像村名有“绿”有“春”那
决胜城乡“二元”之困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發展不充分。通过乡村振兴引领脱贫攻坚,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努力开创重庆“三农”工作新局面。  【路径】  当前,重庆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城市建设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