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东方药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查内科中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抽取60例真菌感染患者,并在中医治疗的帮助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5天后,两组进行观察肺部疾病和痰液培养的变化,然后对两个部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总结中医治疗在其中的效果.结果两个组别进行对比,发现每个组别的患者都已经能够顺利的完成治疗,但是在实验组中,运用中医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的效果比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效果要好的多.运用相关统计学进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是显着的,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上相关意义.结论在内科中相关治疗中,针对患有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运用中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头痛发烧、咳嗽、胸部疼痛等一系列的病症表象,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膳食指导对青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青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膳食指导,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的营养状况
  《黄帝内经》在如何运用药物方面提出了许多原则和方法,这些对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疏理,总结如下用药法则:以
  《养生类要》是由明代医家吴正伦编著的一部养生类经验方书。本文从《养生类要》结合四个方面探讨吴正伦养生的学术思想。
  秦昌遇纂著、秦皇士编辑的《症因脉治》是明清之际的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该书所确立的症、因、脉、治—先辨证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确定治法的诊治模式至今仍被中医临
  本文从藏象学中“以藏类方”思想、“五行生克”理论的出现以及藏府理论在诊断学的应用等三方面,简述了魏晋隋唐时期中医藏象学的发展。
目的 探究孕期保健操及系统健康教育对分娩过程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以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分为参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参照组患者实施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阑尾炎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接诊的146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均分为研究组和
为加强放射事故的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贝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卫生部、公安部近[1联合发布《放射事故管理规定》,从1995年11月1日起执行。《规定》指出,放射事故按其性质分为责任事
4623名儿童PPD试验结果分析(附3所小学结核病调查报告)秦瑞清山西省阳泉矿务局三矿医院(045008)近年来,小儿结核病有增多的趋势,为了做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我院于1994年秋季,对我院附近三所小学4623名儿童进
  中医问诊理论,自《内经》时期的萌芽,经历代医家发展完善,到明清方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本文试从中医问诊理论发展的源流出发,探讨隋唐之前中医问诊理论形成过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