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ekccxea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只是一个片段,生如夏花,但是那种炽热和绚丽的记忆却是永恒的!
   ——题记
  一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这是作家笔下的屯溪,一座美丽的皖南山城。1986年7月30日,李夏就出生在这美丽山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因为生在夏天,父母給他取名“李夏”。
  从童年到青年,李夏的故事有太多精彩。但是,我们只能从2017年开始。那年6月,李夏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山村担任村党建指导员,这个村子叫作高杨村,正穷着。来村报到那天,有几个人小声议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么小小年纪的白面书生,能带领我们脱贫致富?”
  但这个白面书生的“三板斧”,却让他们刮目相看。
  第一板斧:明确分工。过去村里许多事情不好办、办不好,是因为没有分工、不见章法,就像村党总支书记王庆华说的:“来了事要么大家一起干,要么谁有空就谁干。”这当然不行!李夏将班子成员分工文件贴上墙,发到各村民组,明确每个人管什么事,有事找什么人。
  第二板斧:设立党员服务岗。党员头上无责,当然无所作为。他指导村里制定了扶贫帮困、政策宣传、人居环境维护等10类岗位,由全村46名党员认领,并作出履职承诺;要求20多名有一技之长、有带富能力的党员,主动结对帮扶贫困户。
  第三板斧:立规矩。他带领村支两委,结合高杨村党建实际,研究制定了党员参会“四不准”,即:会前不准喝酒,参会不准迟到,会场不准抽烟,会后不准非议。党员带头“四禁止”,即:禁止赌博与酒驾,禁止违法用地,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妨碍项目建设。党员重要事项“五报告”,即:红白喜事要报告,建房乔迁要报告,长期外出要报告,突发状况要报告,违法违纪要报告。主题党日“五必须”,即:入党誓词必须重温,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学习,上级党委精神必须传达,支部书记必须点评,志愿服务必须参加。
  这“三板斧”,特别是这一套“四四五五”的党员管理组合拳,立竿见影。规定实施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就有两名党员“以身试法”,迟迟不到。李夏就和几十名党员一起坐着等,他们不到,决不开会。等了将近一个小时,两人终于哼哧哼哧赶到,这时他才宣布开会。
  这一招“杀鸡儆猴”,杀伤力的确不小,从那以后,党员开会没有人敢无故迟到。不仅不再迟到,会场抽烟、议论等坏习惯,也逐步得到改变。
  二
  李夏不止一次对宛云萍描述过高杨村的美景。有时候夜晚徒步下村,他就一边走路,一边和宛云萍语音通话。有时说着说着,就会说到很遥远的将来:“云萍,等我们退休了,就到这里来盖几间房子,呼吸新鲜的空气,吃新鲜的蔬菜,养养老,你看怎么样?”
  但来村里时间一长,他发现不光基础设施欠账多,村集体经济薄弱,而且还有不少因病、因残致贫的村民。每当看到那些苍老瘦弱还在辛苦劳作的人,看到那些因病、因残致贫的人,他心里都十分难受,决心要尽最大努力,帮他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要想富,先修路。高杨村不仅缺大路,也缺小路。他刚来村里时,正赶上一条穿村公路拓宽工程进入征地阶段。但由于占用农田,一些人不配合,工作很难推进。他就带着村两委干部登门入户做工作,白天人不在家就晚上再去,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好说歹说,苦口婆心,总算感动了他们,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工。
  见他是个办实事的人,一些村民对他说:“李书记,你看,我们村里连条机耕路都没有,运送东西很不方便。”他体会到这是群众对他的信任和期盼,坚定地对大家说:“你们放心,只要我在高杨村,机耕路项目我一定帮你们争取下来。”
  经过四处奔走、“求神拜佛”,终于将村里两条机耕路立项,并于不久后开工建设。
  一天,他路过一户村民家,看见生活污水直接排进了门前的小溪。这条小溪穿村而过,民居临溪而建,本来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生活图景,但上游的污水流到下游,下游的村民又在里面淘米洗涤,卫生风险很大。他对王庆华说:“生活污水这样排放不行,我们一定要下决心解决好这个问题,把这件事当做‘两学一做’、脱贫攻坚中为老百姓办的实事来做。”
  他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跑上跑下,积极和多个部门沟通协调,最后终于将高杨村中心村污水处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列入了2018年计划。
  “这个事我们做不来,出再高的价,我也不敢种了。”说这话的是高杨村村民王建兴,他几年前种过菊花,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3000多元,所以李夏动员他种菊花,他手直摇。
  高杨村临近黄山,有种植“黄山贡菊”的传统,但种植规模一直不大。李夏驻村后,通过深入农户走访,了解到制约高杨村菊花种植的,主要是技术问题。为了解除村民后顾之忧,他利用熟人关系,联系上黄山贡菊种植专家,自己掏腰包请他们来村“传经送宝”。王建兴、胡中武等种植户,很快扩大了种植面积。
  夏天来了,骄阳似火。这时候菊花最爱生病。李夏陪着种值专家钻进菊花地里,现场诊断,手把手指导,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毒辣辣的太阳把他晒得黑里透红。胡中武感慨地说:“李夏书记,你看你这哪像个城里人哟,爹妈看了要心疼死了!”
  李夏在村里推广菊花种植,不仅费了大劲,也结了不少“亲戚”。王秀萍便是其中一户。她家原来只种了二三亩地菊花,李夏请来专家指导后,慢慢发展到了8亩地,成为村里的种菊大户之一。
  就在李夏驻村的那个夏天,王秀萍家的菊花也发生了严重病虫害,害虫把菊花叶子都快吃完了。就在王秀萍急得要命的时候,李夏找到她家来了:“大妈,我听说您家菊花生的虫子太多了,把叶子都吃完了?”王秀萍很感动,就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说:“我听别人说的,都说您家菊花虫子生得厉害。”他告诉王秀萍,他已打听到一种特效药,县城里有卖的。
  第二天一早,王秀萍就搭乘农班车到县里去买,回来之后,立刻拿到田里去打。两个多小时后,她再到田里去看,发现菊花上的虫子都死掉了。又过了四五天,她发现菊花枝子上,又冒出了新芽,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李夏帮扶的几个贫困户,就住在王秀萍家后面,他隔三差五来走访慰问。一天,李夏又来看望贫困户,正好王秀萍坐在家门口。她赶紧站起来说:“小夏书记,我们全家都要好好感谢你,没有你就救不活我家的菊花。”
  李夏说:“大妈,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看到您家菊花得救了,我比谁都高兴呢!”他又对王秀萍说:“大妈,种菊花的时候,要选菊花秧苗壮的,粗一点的,这样种出来的就比较好。”
  他还信心百倍地对王秀萍说:“大妈,你们放心,我一定要把你们这里都发展的富裕起来,以后我还要回来看大家伙儿跳秧歌呢!”
  高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李夏主动帮扶联系了汪少美、汪流华、胡建义、冯孝华、胡培中、刘祥宝6户,根据各户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需要,制定了帮扶计划和措施。
  贫困户胡培中,祖孙三代六口人,他妻子许冬仙身患癌症,不仅不能干重活,治病还要花许多钱。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李夏将能争取到的政策全部用上,帮他拟定了一套2018年“脱贫组合拳”,共计9条。一是产业扶持,给予“2+X”产业扶持资金1100元,扶持种植茶叶0.5亩、油茶2亩、养殖鸡鸭25只;二是落实大病救助及351和180健康脱贫政策;三是政府代缴人身小额综合保险,100元/人;四是政府代缴农村住房保险16元/户;五是政府代缴新农合,180元/人;六是落实“小额信贷”政策,帮助申请村镇银行贷款3万元,投资绩溪县红叶景观有限公司,6%效益分红,年分红收入1800元;七是落实教育助学政策,500元/学期;八是就业脱贫,给予就业交通补贴1000元;九是享受少儿病残救助保险。
  在他的热心帮助和指导下,胡培中、许冬仙增强了脱贫信心。不能干重活的许冬仙,也在家里养了许多鸡鸭,多的时候有七八十只,日子一天天变得好起来。
  身患严重风湿症的汪少美,因为身体残疾,几乎从来没有迈出过家门,女儿还在读书,家里主要靠丈夫冯景銮一人种地、打零工为生。对她家的情况,李夏十分同情,结合扶贫政策,帮助制定了落实低保政策、实施产业扶持、开展就业脱贫等8条脱贫措施。他一个月至少上门一趟,有时两三趟,跟进了解各项政策落实情况。
  一天,他看见汪少美一个人坐在家里,孤零零地,就对她说:“你可以在家里开个小卖部,一来可以贴补家用,二来多些人来家里聊聊天,心情也会好些。”汪少美说:“这样好是好,可是没有本钱哪。”
  随后不久,他帮汪少美申请到了居家创业补助资金1200元,汪少美的小卖部就开起来了。看见汪少美有個小店陪着,还能赚一点钱贴补家用,他心里非常开心。每次路过时,都要透过小卖部朝马路的那扇窗户,微笑地朝她招招手,给她以信心。
  智力残疾的冯孝华,行为有些怪异,村里一些人觉得害怕,躲他远远地。李夏与他结对子后,第一次到他家,就先去厨房看了看米缸,然后对照顾他的姐姐冯兰香说:“你们放心,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帮你们。”
  针对冯孝华的实际情况,他将政府各种托底政策悉数用上,拿出了落实低保待遇、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给予重症残疾人护理津贴等8条帮扶措施。看到姐弟俩住的房子破了,居住有安全隐患,他又积极为他们争取危房改造资金。
  当他们房子翻新的时候,李夏已经调离长安镇。他不知从哪儿听说冯孝华家房子在改造了,很高兴,特地打电话给冯兰香说:“冯大姐,房子修好了,住着就安全了。以后还有别的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啊。”感激不尽的冯兰香逢人便说:“就是亲兄弟,做到他这样也不容易啊!”
  三
  2018年底,李夏赴任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他的办公室安排在乡政府办公楼二楼,靠楼梯口边上一间,与乡纪检干事胡圣子共用。住宿也和小胡共用一个,中间被隔开了,他住里面,小胡住外面。简单安顿之后,他就迅速投入工作状态。
  方家湾村原党支部书记程本祥,是一位老党员、老村干。2015年6月,因不履行上级党委决定,被停止书记职务,12月受到留党察看2年处分;2018年5月至6月,县委第一巡察组对荆州乡党委开展常规巡察时,发现程本祥在任方家湾村支部书记期间,超额报销差旅费3800余元,超额发放工资和绩效工资6300余元,另有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处理的情况。县纪委将案件移交荆州乡处理,巡察整改要求追回资金一万余元,并立案处理程本祥参与赌博违纪案件。
  这件事看起来不大,但处理起来却并不简单。最后还是一个电视剧里的人物,解开了“僵局”。
  一天,李夏带着胡圣子再次登门。性格有些倔强的老程依旧不冷不热,李夏也依然不急不躁。再次将有关纪律规矩强调后,李夏对老程说:“当村干部不容易,天天和村民见面,要想得到大家信任,讲话做事稍有不公都不行啊。”老程面上的表情比较复杂,似有理解,也有委屈。然后李夏又和他扯起《亮剑》:“听说你很喜欢李云龙这个人?李云龙有本事、有脾气,但他也讲规矩、守纪律啊。你是一个老党员,是有一定政治觉悟的,也应该讲规矩守纪律才对啊。”你一言我一语,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老程的心结被解开后,不仅把这几年压在心中的委屈一股脑倒出来,也诚恳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同意退还多发款项,坦诚接受组织处理。
  鉴于老程家庭实际困难,李夏帮他拿了一个分期退款方案,经请示县纪委同意后执行。
  后来,已被免去党支部书记职务,按期还清了款子的程本祥说:“那天李夏对我的谈话,拿住了我的七寸,我不得不服。”
  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荆州乡短短半年多时间,白天晚上连轴转,李夏领着同事结了6起审查调查案件,不仅树立了威信,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四
  “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
  根据班子分工,李夏联系下胡家村并担任该村党建指导员。
  虽是远近闻名的核桃之乡,不少人家靠种核桃已过上比较宽裕的日子,但下胡家村仍有30多户贫困户。作为联村干部,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他先用一个多月时间,对贫困户一户户跑了一遍。五一假期也没有回屯溪,留在村里参加党员大会,进一步研究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乡班子成员联系贫困户调整确定后,他立刻上门走访汪先仁、汪云安、胡广金等贫困户。
  人怕孤,树怕枯。特困供养户胡广金,家住下胡家村二组,听力严重丧失,一个人独居。此前他的帮扶责任人是乡干部程伟。像他这样身体重度残疾的孤寡老人,若无党委政府关怀,实在是太可怜了。李夏接任后,立即请程伟陪他上门看望。老人没有田地,仅有4亩山场,他像一只山雀一样,经常在外忙碌。李夏第一次去,一连跑三趟都扑了空,第四趟才见到他。因他耳朵听不清说话,交流起来十分困难。但在程伟介绍下,他明白李夏是他的帮扶责任人。
  根据他的特殊情况,李夏给他制定的脱贫方案,体现了兜底、长期的原则。首先是落实社保兜底政策即落实五保政策,其次是落实健康脱贫政策,包括代缴新农合、一站式结算、住院免押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补偿等一揽子措施,此外还有小额综合保险、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
  尽管老人耳朵失聪,说话也非常难懂,但李夏还是隔一阵就上门拉拉家常。每当看到老人皱巴巴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他从心底感到莫大的欣慰。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李夏牢牢记住了这段话。
  全国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后,荆州乡党委也结合工作,自觉、提前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
  一天晚上,周旭琦副乡长路过李夏办公室,见他正伏案学习,就走进去和他聊天。他们聊着聊着,聊起了彼此的初心。
  周旭琦说:“我的初心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
  李夏笑着说:“你的初心有点虚啊!”
  周旭琦反问李夏:“那你的初心是什么呢?”
  李夏说:“我就是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我想要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核桃是荆州百姓的摇钱树、致富树,扶贫工作抓住了核桃树,就抓住了关键。但核桃也是血汗树、生命树。核桃树生长缓慢,种下去后,八年左右才能结果。生长期间施肥、除草、打药,一步不能少。采收季节,小树用杆子打,大树则要爬上去打。收回来后,去皮、选籽、晾晒、分拣、炒熟(烤熟)、包装、销售,有一条很长的作业链。由于核桃树一般生长在陡坡上,树干滑溜溜的,过去曾发生过多起人从树上掉下来摔伤、摔死的事故。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的山场你挨着我我连着你,核桃采收季,还常常会发生一些牵扯不清的矛盾,甚至发生打架斗殴的恶性事件。正因为有这些特殊情况,每年核桃采收季节,乡里都要集中精力做好护收(护秋)工作。
  核桃采收大致在白露节气,也就是9月上旬。李夏听说乡里每年都要开大会,专门部署核桃护收工作,采收期间,每天要安排干部和500名群众到81个卡点值守,像打仗一样,严阵以待。他意识到护收工作的严峻性、重要性。
  8月2日晚,他特地到村里去,与胡向明商量:“我初到荆州,还没有参加过山核桃护收工作,心里没有底,我们得提前把工作安排好。”
  8月5日晚,他在村里主持召开核桃护收工作会议。他要求村干部和广大党员户,在核桃采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收好自家的同时,要多帮助贫困户和劳力少的家庭。
  鄉党委书记舒添巍碰到他说:“你这工作很超前啊,乡里的会议还没有开呢。”
  李夏说:“我这不是初来乍到吗,早点准备,有什么不到位的,可以有时间补救啊。”
  五
  进入8月上旬,荆州乡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快要结束了,漫山遍野的山核桃树,果实累累,即将进入采收季,勤劳的山民们,已提前在做各种准备。
  正当人们沉浸在忙碌之中,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渐渐逼近荆州。10日凌晨,“利奇马”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中午1时左右,荆州乡境内雨势逐步加大,至下午3时许,狂风大作,暴雨如注。
  下午3时35分许,李夏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乡人大主席王全胜咚咚咚咚从楼上跑下来,急急喊道:“李夏书记,乡敬老院进水了,我们赶紧一起去看看!”他立即放下手头工作,鞋子也没换,拿起一把雨伞,就和王全胜一起冲下楼,与等在楼下的胡向明一道,迅速奔向敬老院。
  怒吼的荆州河水涨得飞快,当他们到达敬老院时,大门口已经全部进水。18位老人惊慌失措,乱作一团。他们快速查看每个房间,迅速将老人们转移到地势较高的房间里去。
  就在这时,王全胜又接到村民求救电话。由于敬老院大门已被洪水堵住,他们只能从后门离开。刚走到半山坡上,他们看见通往胡今古老人家的路,已被洪水淹没,大水正朝他家灌入,情况十分危急。他们迅速向老人家里赶去。当他们赶到时,胡今古、章树花老夫妻和另外一位老人,正忙着搬运家中的菜籽油、玉米棒等物品。他们帮着把东西搬上二楼。李夏一边搬,一边焦急地说:“大伯,大妈,安全第一!玉米没了,可以再种!快点和我们一起走吧!”随后将他们转移到后面山坡上人家。
  刚把三位老人安顿好,又接村民报告:下胡家村村口出现了塌方,情况危急!他们三人随即向村口奔去。
  下胡家村村口,紧邻皖浙公路和荆州河。当他们赶到塌方附近时,山坡上一棵大树轰然倒下,裹着砂石冲到路边,带着旁边的电线一起倒下。李夏拿出手机拍下照片,立即编发到乡工作微信群:“下胡家村土地庙这里塌方,树倒下来把路拦了,电线疑似被打断。”
  大雨不停地下着,山上的小股泥石流正慢慢滑下来。就在这时,九华村妇女胡日红和儿子胡名晶正好经过此地。为防母子出意外,李夏他们快步走过去。李夏大喊:“这个地方非常危险,你们赶快离开!”
  送走母子几分钟后,他们三人再次回到村口。此时,山上突然传来嚯嚯嚯嚯刺耳的巨响。李夏急忙问道:“上面什么声音?”王全胜判断是塌方,喊道:“不好!塌方了!快跑!”顷刻之间,山上的砂石、泥土、树木,倾泻而下。胡向明迅速倒退着往回跑,还没站稳,就看见泥石流形成的巨大气浪,把李夏猛冲到下面的小路上,王全胜也被推出两米多远,摔倒在地。
  已经看不清现场的胡向明,立即拨打李夏电话,可是已经打不通了。从地上爬起来的王全胜,惊魂未定,与胡向明一起大声呼喊:“李夏!李夏!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啊……”可现场除了风声、雨声、洪水咆哮声,没有任何回音,李夏已被巨大的泥石流瞬间吞没!
  这是2019年8月10日下午4时37分。
  六
  10月23日晚,高杨村村委会的电视机前,早早聚满了人,原本七八点钟就要休息的村民,都在等着收看9点钟的《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人们欣慰地看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李夏“时代楷模”称号。
  在开满金色菊花的山坡上,李夏露出了温暖而又绚烂的笑容,北京防灾科技学院艺术团同学们深情演唱的歌曲《生如夏花》,对英雄李夏做出了最诗意的表达:
  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
  也不知要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
  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们也在
  痴迷流连人间我为她而狂野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我在这里啊
  就在这里啊
  惊鸿一般短暂
  像夏花一样绚烂
  ……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不虚此行呀
  不虚此行呀
  惊鸿一般短暂
  开放在你眼前
  ……
  责任编辑 浅色(见习)
其他文献
1  大概有两个月了,每周六早上,乔丹都会在小区球场和少年相遇。这时候天刚亮不久,球场上只有他们两个人。  少年比乔丹先到。少年穿着35号球衣,看上去有一米七了,瘦,但有着结实的肌肉。他站在篮球架下,静静地看着乔丹从小推车里一瓶一瓶掏出水来,搁在长条椅上,再把印着二维码的纸牌挂好,然后开始热身。做完这些,乔丹才把长条椅下的篮球抓起来,抛到场上。少年迎上去,接住,运几下,来个单手上篮,想把球灌进篮筐
期刊
我的手指开始莫名地抖动,仿佛能让人听到骨节“咔咔”作响的声音。我意识到,我的手指背叛了我,这一刻它们张狂起来。  这一刻,兴隆山的两个山峰之间横架起的玻璃桥上,明晃晃的桥面上匍匐着他——跟我同坐大巴而来的周处长,他是我上司的上司。在大巴里,他一直望着窗外,我不敢跟他说话。他不认识我。而这时,他甩掉男子汉的威严,“妈呀”一声趴下,闭上眼睛,身体颤抖着。我想这200多米长的玻璃栈道他是难以越过了。  
期刊
夜的大幕终于合上了。王梅戴N95前,总不忘涂抹口红,食指摁了摁鼻翼两侧,口罩服服帖帖。病毒如影随形,还是再戴上一副墨镜,算是心理上“安”个双保险。  王梅所住的小城并不小,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格外挠人。一个月前,邻居阿婆忙着炸油角、煎堆、笑口枣,翘首盼着全家团聚的日子快来。可两天前,过年的喜庆气氛突然刹车,封城封路封铺,管制挡住了儿子和儿媳妇回家的脚步。这个不闹腾的年,留给了婆孙共处,也留给了王梅。 
期刊
我们要和她始终保持着一种关系,要如胶似漆,有仰角。  我们可以通过《诗经》穿越几千年,然后抵达秦文化的底部,这种眼力是史学家和文学家共建的结果,其实更源自于那片土壤,可听说半块秦砖半片简。  看了走走的小说《想往火里跳》,我们决定约她的新作。该小说刊登在今年第四期的《人民文学》上,头题。投资、创业、失败、逃离、挣扎、被网络豢养和抛弃。当我们从作者手里接过一块块文学的薄饼,却感受到了一次次岁月的厚重
期刊
梅季,难得一个好太阳。小星背上书包,发现阳光到达不了的床底下,像是趴着什么,就如同一只小猫在院子里的树荫下蜷着睡觉。  被子、枕头已晾在院子的阳光里。妈妈在院子里洒水,扫地。  爸爸要送小星上学,进来说:再不走,就迟到了。  小星拿着一叠纸币,晃一晃,像挥动一面小旗帜。爸爸一看,百元面额,还是连号。  爸爸说:好孩子不能拿这么多钱。  小星指指床底,说:我捡的,捡了钱,要交给老师。  爸爸说:这肯
期刊
1  龚三胖从高空坠地的时候,刚好“白大褂”骑着电动车,斜背出诊箱,从工地旁飘然而过。当时飞奔而来的工友林阿旺急着救人,一抬头看见前面出现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顿时又惊又喜,真是天降救星。  腿脚瘦长的林阿旺,像飞奔的鸵鸟,一个箭步冲上去,从后面一把拽住“白大褂”的衣袖。身体单薄的“白大褂”被林阿旺用力一拽,弄得几个踉跄,险些跌倒。林阿旺赶紧扶住受惊的“白大褂”,支好车子,拽住“白大褂” 继续前行
期刊
一  2014年11月21日,这天上午,钟宇在家人声声叮嘱中转身步出了家门,屋顶上的天空灰蓝而深阔,初冬的阳光透过清冷的空气投放着暖意,几片树叶擦着挡风玻璃转了几圈飘落在地上。由城市去往乡村的路上,冬景萧瑟,视野里交替出现着树木、田地以及阡陌。四十多分钟后,钟宇将车停在长丰县杨庙镇镇政府院内,与几位镇干部简短寒暄后,由其中一个人陪同前往马郢社区。窄而突兀的水泥路延伸在杂草荒村中,与春季漫天飞絮的杨
期刊
一  查木坑的春雨与阳光,似乎是随着头顶上的云层在变换,雨的脚步还没迈开,山尖上就有阳光飘忽了。没有风,空气一下子仿佛黏稠起来,路上更是湿漉漉的,低洼的地方积着水凼。冷不丁,路边的树叶上会有雨水滴落。一旦滴在颈窝里,我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草木葳蕤,总是错觉山径是犁铧犁开的。只不过,好像迅速又被杂草和雨水冲下的腐殖土遮住了,蓬松、柔软。一脚高,一脚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时不时有疯长的荆棘,或双
期刊
把小兔笼子交到居委会梅主任手里的时候,康老爷子松了一口气。  小白兔不大,蹲在笼子里,只顾着往外瞅。粉红色的小铁笼子也玲珑得可爱。那还是在一个月前,康老爷子带着两岁大的孙子宝月到淮河坝子上玩,从崔奶奶那里讨得的。那天天气好,虽然冷,可是河坡子上土生土长的野辣菜还一片一片绿着,像个小春天似的。宝月羊羔子一样往坡下跑,忽而扭回来,跟康老爷子说,爷爷,你看。康老爷子的眼睛沿着孙子的手指往下看,就看到了一
期刊
世 界  世界有了新的模样  我们已经见到  并且学会了新的词语  世界燃烧过,然后有了温度  和我们一致  和永远一致  现在,世界上都是新生之物  仅仅依靠回忆与过去衔接,保持  连续的人生气息  时 间  某处在漏水,滴答声  响个不停  耐心,而保持节奏  那些水漏出来就不见了  ——水的本质不是水  想到这一点,就发现了时间  它们摇摇摆摆,却坚决  躁动不安的不是它们  是我們,所有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