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道德的自我修养,是教师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改革不断深入,体育教师良好的素质及职业道德规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体育教师良好的品质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等诸多方面。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提高师德觉悟,教师必须明确师德修养的意义和宗旨。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运用新思想,新概念去影响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潜移默化,完善自我。在教育教学中真正有效地发挥和实现体育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 教师素质 体育教学 道德修养
体育是人类在追求社会发展,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它在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学校体育是学校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主要依靠体育教师去完成。因此一个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在体育教学中,极少数体育教师平时不注重自己的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造成了社会对体育教师形象有了偏见,面对社会压力,面对新课改大潮中,广大体育教师就必须树立新风,加强自身修养,规范体育职业道德。
一、体育教师明确师德修养的实质
“修犹切磋琢磨”,是指整治和提高,“养犹涵育和熏陶”是指培育和陶冶。师德修养属于思想修养范畴,是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并由此形成优良的师德品德。在每个教师个人的道德品德和师德境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学校对教师和未来教师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起着重大作用。人类社会在充分肯定教师崇高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道德品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教育事业地位的提高,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师德修养,从实质上讲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思想斗争,它要求教师用社会主义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行为选择和行为评价的标准,在实现职业道德思想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并不断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体育教师明确师德修养的意义
在教育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优秀教育家和教师,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我国民主主义教育家杨昌济说,盖君子之予修身,乃毕生这事,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杨先生身体力行,被毛泽东称为“道德高尚的人”。由此可见,加强师德修养,更具有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师德修养,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觉悟,促进自我完善
在当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很高,但在实行过程中,却缺乏其基本,具体的实践标准。作为体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1.他应当具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应当是刚健的、质直的、活泼的、负责的、做实际工作的。
2.他热爱他的学生,相信他的学生,教学生求真知,做真人。
3.他应当在教学中不断进取新知,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4.他一定要有创造精神,他“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5.他必须以身作则,要使学生品德高尚,必须首先要求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境界上有较高的水准,要筑起自己的“人格防长城”躬身实践。
(二)加强师德修养是体育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国教书育人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思想和品德、知识和才能、情感和意志向广大青少年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发展人的个性,增强人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体育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再是那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学的盲目接受型的学生,由于时代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既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又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作为一名人民体育教师更应该培养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觀和道德观。追求一种求真务实、朴实高雅的品位。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就是一个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知识面广、经验丰富、技巧通达的教育者,体育教师治学严谨,锐意进取,不仅是其工作性质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三)加强师德修养是体育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
体育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工具之一,体育可以提高国家的声望,改善国家的形象,显示国家的威望和实力,体育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国家政治上了一体化。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经济繁荣希望在教育事业,教育振兴希望在教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样也决定了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都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教育行为,它必须受到本国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到本民族传统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往往显示出差异性。体育以及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已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些都离不开人民的体育教师,从最基层的农村体育教师到国家、训练队的体育教练,他们都怀揣着一颗忠诚、正直、公正、热忱、宽容、谦虚、善良、克己、自制、勤奋、进取、坚毅、诚实、廉洁、朴实、乐观的心,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为社会主义经济而奋斗终身。
社会主义的师德修养艰巨而复杂,任重而道远,是人民教师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热爱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觉悟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和教师的重视、支持和亲切关怀下,广大教师实现师德修养的伟大目标,达到崇高的修德境界,为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以诚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加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外国教育动态》
[2]《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3]《陶行知教育文选》
[4]《教师伦理学》
【关键词】体育 教师素质 体育教学 道德修养
体育是人类在追求社会发展,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它在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学校体育是学校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主要依靠体育教师去完成。因此一个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在体育教学中,极少数体育教师平时不注重自己的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造成了社会对体育教师形象有了偏见,面对社会压力,面对新课改大潮中,广大体育教师就必须树立新风,加强自身修养,规范体育职业道德。
一、体育教师明确师德修养的实质
“修犹切磋琢磨”,是指整治和提高,“养犹涵育和熏陶”是指培育和陶冶。师德修养属于思想修养范畴,是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并由此形成优良的师德品德。在每个教师个人的道德品德和师德境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学校对教师和未来教师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起着重大作用。人类社会在充分肯定教师崇高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道德品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教育事业地位的提高,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师德修养,从实质上讲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思想斗争,它要求教师用社会主义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行为选择和行为评价的标准,在实现职业道德思想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并不断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体育教师明确师德修养的意义
在教育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优秀教育家和教师,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我国民主主义教育家杨昌济说,盖君子之予修身,乃毕生这事,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杨先生身体力行,被毛泽东称为“道德高尚的人”。由此可见,加强师德修养,更具有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师德修养,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觉悟,促进自我完善
在当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很高,但在实行过程中,却缺乏其基本,具体的实践标准。作为体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1.他应当具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应当是刚健的、质直的、活泼的、负责的、做实际工作的。
2.他热爱他的学生,相信他的学生,教学生求真知,做真人。
3.他应当在教学中不断进取新知,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4.他一定要有创造精神,他“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5.他必须以身作则,要使学生品德高尚,必须首先要求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境界上有较高的水准,要筑起自己的“人格防长城”躬身实践。
(二)加强师德修养是体育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国教书育人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思想和品德、知识和才能、情感和意志向广大青少年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发展人的个性,增强人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体育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再是那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学的盲目接受型的学生,由于时代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既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又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作为一名人民体育教师更应该培养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觀和道德观。追求一种求真务实、朴实高雅的品位。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就是一个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知识面广、经验丰富、技巧通达的教育者,体育教师治学严谨,锐意进取,不仅是其工作性质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三)加强师德修养是体育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
体育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工具之一,体育可以提高国家的声望,改善国家的形象,显示国家的威望和实力,体育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国家政治上了一体化。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经济繁荣希望在教育事业,教育振兴希望在教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样也决定了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都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教育行为,它必须受到本国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到本民族传统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往往显示出差异性。体育以及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已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些都离不开人民的体育教师,从最基层的农村体育教师到国家、训练队的体育教练,他们都怀揣着一颗忠诚、正直、公正、热忱、宽容、谦虚、善良、克己、自制、勤奋、进取、坚毅、诚实、廉洁、朴实、乐观的心,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为社会主义经济而奋斗终身。
社会主义的师德修养艰巨而复杂,任重而道远,是人民教师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热爱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觉悟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和教师的重视、支持和亲切关怀下,广大教师实现师德修养的伟大目标,达到崇高的修德境界,为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以诚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加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外国教育动态》
[2]《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3]《陶行知教育文选》
[4]《教师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