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邪不压正》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九四八年秋天,从解放区成长起来的著名“农民作家”赵树理,写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中篇小说《邪不压正》,从十月十三日开始,在《人民日报》连载。小说发表后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党自强和韩北生两篇看法截然相反的评论文章,接着于次年一月十六日,用将近一个版的篇幅刊登评论,同时发表了编者的《展开论争推动文艺运动》一文,以后还发表过一些。作家自己也写了《关于〈邪不压正〉》作为答辩。用《人民日报》编者的话,当时“论争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作品的现实指导意义上,因而也就牵涉到对农村阶级关系、对农村党、对几年来党的政策在农村实施……
其他文献
为解决应急救援中心的选址问题,在假定受灾点需求为模糊随机变量的基础上,考虑运输速度随时间的演变而变化,结合排队论和选址理论,建立带有响应时间承诺的以总运输成本最小为
二战以后,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决议。关于这些决议的性质、法律效力,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少数发达国家从维护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