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医护士的一天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好,您需要帮助吗?”伴随着清晨的第一声问候,带着亲切的微笑与饱满的热情,导医护士开始了一天的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星期一,门诊大厅一如既往的“人气正旺”,导医台七点十五分就开始工作。“护士,挂号处在哪?”“我第一次来,要办什么手续?”“头疼挂哪个科?”“楼上有挂号的吗?”我们就这样不停地解答着病人的提问,接电话、取轮椅、指路、分诊,工作是一成不变的;变的,是来来往往的病患和他们的故事。
  远处的人群中,一行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两个中年男子架着一个脸色发青的青年艰难地朝着门诊走来,一路走还一路张望着,好像在寻找着什么。见此场景我赶忙上前询问“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简短的对话,提示这位青年可能是煤气中毒。我马上推了辆轮椅将病人运送至急诊,医生了解病情之后,立即安排患者进了抢救室。两位陪同的男子连声道谢。病人安顿后,我取回轮椅,回到了依旧忙碌的岗位。
  经过刚刚的一阵小跑,还伴随着喘吁,我又小心翼翼地开始在门诊大厅巡回,引导着前来就诊的病人,生怕漏掉些什么。我看了眼大门外,远处一个摇晃的身影撞进了我的视线,一位个头矮小,头发花白,眼帘低垂的老人,只身一人进入了门诊大门。满脸沧桑还透露着一丝胆怯。我很快迎上前询问:“老人家,您一个人吗?身体怎么不舒服呀?”老人刚准备开口远处一女子的训骂声吓了我一跳,原来是老人的女儿,她很不客气地问:“你看她这样该挂什么科?”老人指了指肿大的面颊,我告诉她:“您该挂口腔科。”老人紧紧地攥着我的胳膊,来到挂号处。挂好号后老人却不愿松开我的手,一双渴望的眼神似乎让我多留一会。我心里少许有些伤感,将老人送进了电梯才离开。
  突然听见远处几声“啊,啊”的叫唤,我拉长着脖子搜索,发现自动扶梯处一位老大爷突然失去重心,向后倒去,身后的几位患者七手八脚赶紧扶住老大爷,一群人在扶梯上摇摇晃晃,实在是惊险。几位导医组成员见状立马上前,有的按下紧急制动按钮,有的上前把老大爷扶起。待大爷定惊后,将他扶上轮椅,陪同至急诊。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还没来及喘口气,这边电话中传来了门诊三楼同事熟悉且焦急的声音:“快!一辆平车及抢救用品,厕所门口候诊区一老大爷四肢冰凉,心跳呼吸骤停,快、快、快……”“快去拿辆平车上三楼。”我一边喊着一边拿着抢救用品飞奔上楼,三楼导医岗的护士正在给病人做胸外心脏按压,我立即上前用简易呼吸器给患者送气,这时平车也随后而至,众人和家属将患者移至平车上,向急诊转运……
  中午,门诊的人潮渐渐退去,导医护士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门口冲进一个中年男子:“大门口外面有个人被车子撞倒了,现在不能动,麻烦你们用个床把她推进来。”他指了指门外,我立即推着平车跟着他出了门,一位中年妇女痛苦地躺在街道上,边上倒着辆电动车,后方歪斜地停着辆出租车,此景已说明一切。我大声问道:“她家属在不在,谁是她家属?”无人应答,我问司机:“是你车子碰的吧?”他赶忙点头。我蹲下拍着患者的手问,“你哪里受伤了?”结果发现是位聋哑人。交警处理现场之后,我招呼医院门口保卫处的同志协助将患者搬上平车,与司机一起送至急诊。过了一会儿,一位聋哑老大爷寻来,我给他写了张纸条指着前面说:“急诊一楼,就在前面。”他示意我“知道了”,急急离去。
  刚坐下,电话铃声又急促地响起:“请速送一辆轮椅到门诊二楼14诊室……”
  我们就这样忙碌着,已经习惯了随时应急的状态,习惯了一路小跑,习惯了这种忙碌的感觉……
  (编辑林妙)
其他文献
苏格拉底是欧洲古代一位著名哲人,他在公元前5世纪的家乡保卫战中,英勇善战,多次拯救过同伴的生命,为此而荣获过“勇敢战士”的桂冠。苏格拉底博学多才,是古希腊的“孔子”,然而他谦逊地说:“我只是个爱好智慧的人。”  智慧是经常会被提到的词汇。谁都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智慧。印尼巴厘岛有个赞颂知识降临于世的传统节日,谓之“智慧节”。其时“智慧女神”娑罗室伐底手捧“吠陀”经典以象征知识宝库,提醒人们要更多地掌
期刊
随着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老百姓本就脆弱的神经日益敏感,各种激素、催熟剂、农药等都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也愈发怀念以前那菜绿瓜红的年代。站在超市中,人们常常不由自主感叹:现在的西红柿不如以前好吃了,用激素催大的鸡不如以前放养的土鸡有营养了。于是,人们更多的时候会停留于“绿色食品”专柜,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一份“健康”、“营养”。但你是否注意到,还有一些价格更高的蔬菜,拿起来仔细一看,上面标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