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儿到老人请重视这个特殊的呼吸道传染病

来源 :健康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襁褓之中 守卫健康rn“医生,您救救这个孩子吧”, 2022年1月的一个下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门诊接诊了一个特殊的小病人,出生仅30天的早产儿小宝(化名),胎龄28周就早产了,出生体重仅1.8斤,她的妈妈在生下她后被诊断为肺结核,而小宝在当地医院的新生儿科住院时也发起了高热,医院在进行胸片检查后,怀疑小宝也得了肺结核,就赶紧送到了杭州救治.虽然已经出生30天,小宝却只有3斤重,皮肤皱缩,小脸上戴着氧气管,却仍然呼吸急促,哭声低微.
其他文献
杭州陈女士rn我今年27岁,已经结婚2年了,却一直没有怀上孩子,检查发现输卵管一侧通而不畅,医生表示我还年轻,建议我放松心情,回家自己再努力半年看看,实在不行再来就医.可是我们夫妻求子心情迫切,想做“试管婴儿”,请问医生有必要吗?
期刊
近年来,化工行业的进步,推进了中国的经济建设,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现象,不利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化工环保技术与环境治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化工环保技术与环境治理的措施.
当前微生物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田水处理过程中,该技术利用人工手段大量繁殖优势细菌,并借助氧化作用分解油田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实现油田污水的净化.本文主要针对海上油田水处理的作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原理、优势、流程、种类等进行综合探讨.并就如何提升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海上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合理措施,从而为促进油田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春晓(化名)是一位银屑病患者,反复复发,不堪其扰,听说使用生物制剂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于是,他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浦东院区新设立的皮肤病与医学美容诊疗中心,请皮肤科颜克香医生诊治.颜医生告诉他目前的医学技术尚未能根治银屑病,但是可以通过用药缓解,如果护理得当也可能不再复发.
期刊
本装置管式加热炉引进油气联合低氮燃烧器,利用装置副产物—轻质油作为燃料补充.经摸索试验发现,轻质油油压控制在0.038 MPa,雾化空气与轻质油的压差控制在0.07~0.08 MPa,燃烧器风门控制在25%左右时,可实现该管式加热炉低NOx排放、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油气混烧模式,且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丙烷脱氢(PDH)制丙烯已成为丙烯的重要增产来源,该工艺技术生产过程蕴含着很大的火灾、爆炸事故风险.文章对采用Catofin技术的生产装置工艺过程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探讨了相关安全技术对策,以降低装置风险,提高工艺安全技术水平.
目的:选择最佳的缓解全麻术后患者口腔干燥的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我科全麻术后患者200例采用温开水喷雾(对照组100例)和自制甘草水喷雾+按摩合谷穴(实验组100例)二种方法,于患者全麻术后拔管1、3、5小时喷雾湿润口腔,实验组同时按摩合谷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口干程度,分析口腔PH值及口腔唾液量改变.结果:实验组口干视觉模拟评分、PH值及唾液改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自制甘草水喷雾湿润口腔+按摩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全麻术后患者的口干症状,提
基于安全类事故屡屡发生,安全生产成为社会各领域行业健康发展的重点.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不断深入,工业规模逐渐扩大,其中化工业占比日益增加,促使化工安全生产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重点,也成为确保工业生产总值以及维护国民经济稳定的关键.因此,为避免发生影响恶劣的化工安全事故,造成社会恐慌,文章以化工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的意义为切入点,围绕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探讨化工产业实际经营中应具备以及需要完善的化工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措施.
春暖花开,微风绵绵,春天应着“小雨润如酥”“早莺争暖树”的诗意如约而来.进入早春季节,气温逐渐回升,但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正是流行性感冒、麻疹、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学生返校,人员返工,人群流动与接触增多,一旦有传染病病例发生,很容易造成流行.同时随着气温回升,外出踏青、出游的人增多,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在外出踏青、出游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期刊
躯体感觉真的可靠吗rn蔡桓公一生虽颇有政绩,但为世人所熟知却是因一个典故——《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让这位战国时期的君王成为中国历史上讳疾忌医的代表人物.故事中,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均告知其已有疾病,蔡桓公均以“未觉不适”为由置之不理.待到扁鹊第四次拜见时,却不发一言迅速告退,旁人问其缘故,扁鹊坦言:“公之疾病已到骨髓,已不可治.”果不其然,蔡桓公不久后即病发身亡.蔡桓公对自身健康未必不重视,但蔡桓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态度却代表了人类与疾病斗争历程中某个阶段的缩影:“未觉不适”就等于健康、无病.蔡桓公虽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