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雨林探秘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雨林生境

  进入雨林探索前,我在脑海中不断勾勒着这位“绿色巨人”的形象:这里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她就像一个天然调色板,雨后湛蓝的天空,绿萝藤蔓掩映着飞瀑溪流,森林中开满野花,还有红、黄、蓝、紫色的鸟儿飞舞在林间,这儿无疑是植物和动物们的天堂。眼下,我即将深入雨林,用手中的相机去记录那千千万万生命的神秘面貌。

上午08:00—11:30


  现在我正沿着通往雨林的小路慢慢前行。时间还早,雨林里还算凉爽,空气也格外清新。各种不知名的植物把我包围了,只见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藤本植物缠绕、垂挂在林间,路两边各种蕨类植物疯狂生长,就像个绿色的大毯子,而我就像一只闯入绿色迷宫的小蚂蚁。特殊的气候使这里一年四季都如夏天,植物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出浑身解数拼命疯长,我猜在这些绿荫的掩映下肯定躲藏着不少奇妙的生命。
  果然,第一个迎接我的就是一位长相酷酷的雨林“居民”。这是一条漂亮的丽棘蜥,看,它正悠然自得地趴在一段树干上晒太阳。我小心翼翼地向它靠近,生怕打搅了这小家伙的雅兴,没想到它并不介意我的存在,面对镜头还摆出一副昂首挺胸的样子。呵,真是个绝佳的小模特!
  告别了爱摆pose的蜥蜴,我踩着林中光影斑驳的小路继续向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子里的温度逐渐上升。我出了不少汗,但仍然坚持穿长袖,我可不想尝试雨林里那些蚊子的威力。前面山路拐弯处忽然一片阔亮,这儿应该是个林间空地,没有大树的遮挡,太阳把刺眼的光直接投射到地上。我听到前方传来聒噪的鸟叫声,寻声望去,面前不远处有一棵不算高的乔木正在开花,一些黄色、红色、紫色的身影正在花丛间闪动。我拿出望远镜查看,天哪,世间竟真有这么漂亮的鸟儿!这些在花朵间跃动的精灵是热带地区很有代表性的鸟类—太阳鸟。它们那艳丽的颜色简直就像太阳的七彩光。我仔细观察,树上至少有两种太阳鸟,它们都被花朵吸引,聚集于此尽情饕餮。太阳鸟拥有长而弯曲的喙,能轻松伸到花蕊中享受蜜露。这里还有好几种开花植物,想必还能引来蝴蝶,我决定在此守候。果然,一只裳凤蝶如约而至,那边还有好几只鹤顶粉蝶在飞舞,我难掩兴奋,“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不绝于耳,我甚至为我的快门寿命担心,呵呵,心情好、东西多,没办法了。
  天气越来越热,我歇了许久并补充了些水分就又一头扎进了茂密的丛林。这次我在林中一片树叶上发现了可能是这趟版纳之行最让人惊喜的收获—一只如花朵般娇艳粉嫩的兰花螳螂出现在我眼前。这真是个意外之喜!我差点就错过它了,原本我以为它只是一朵掉在叶子上的“落花”,然而这“花”竟然扭过头来看我,我这才恍然大悟。兰花螳螂是热带雨林里著名的拟态昆虫,也是螳螂家族中最漂亮的成员。它平时喜欢把自己伪装成一朵花,这样就不会被猎物察觉,然后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食,可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了。
  不知不觉时间已近中午。热带正午时分正是太阳最厉害的时候。现在林子里连鸟叫声都听不见了,动物们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决定找一处舒适的地方休息,溪流那边有几块较为平坦的大石头,看起来不错,那里背阴且靠近水边,比较凉爽。

下午2:30—6:30


  大约休息了3个小时,太阳已经没有先前那么毒辣了。正好身处溪流边,我何不沿溪而上,去探探上午没走过的路呢?
白頰树蛙

  溪边是各种大小不等的鹅卵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起来并不容易。忽然,我看到前方石头上有一抹亮闪闪的绿色。一只蟌(cōng),是一只华艳色蟌,它正张扬地炫耀着发光的翅膀,想必那块石头就是它的领地。对于这么好看的模特自然不能错过,我悄悄朝它靠近,就在我刚要按下快门的瞬间,它迅速起飞了。好吧,我决心与这只不靠谱的蟌展开一场斗智斗勇的追踪。如此反复了10余个回合后,在我喘着粗气,就要失去信心的时候,终于抓拍到了它展翅的瞬间。
  沿着溪流上行,爬上一个土坡后,我决定重返丛林,但这次等待我的命运可不怎样。刚靠在一棵树下休息,我就感觉手臂一阵火辣辣的刺痛。我赶紧起身,与此同时眼睛不停地搜索肇事者。只见几只1.5厘米长的黄色蚂蚁正趴在我的手臂上狠狠叮咬。我一下子就认出了它们的身份,是黄猄蚁!这是一种性情凶猛的雨林蚂蚁,往往成群结队,无所畏惧。这些蚂蚁住在树上,想必我靠的那棵树就是蚁群的所在地,想到这,我惊慌失措地掸落身上的蚂蚁,头也不回地逃离了那个区域……
  平复了被蚂蚁围攻的惊慌心情,我端着相机继续在林子里搜索。在跨越一道泥泞的水沟时,我看到了一朵奇异的花。它开在极幽暗的林下,足有餐盘那么大。这是什么花?以前从没见过。我靠近仔细观察,诡异的红色花瓣上密布着白色斑点,更有意思的是花心部分是一个空洞,这样子倒很像科幻电影里的“食人花”。我觉得这花眼熟,努力回忆着。忽然,眼前一亮,没错,是它!这是一朵寄生花!太棒了!看来幸运女神又一次眷顾了我!寄生花是一种神秘的热带寄生植物,属于大花草科成员。它十分稀有,国内只分布在西双版纳和墨脱地区。它的表亲就是闻名于世的大王花。都说这类植物会利用臭味吸引昆虫传粉,于是我好奇地凑近嗅闻,却并没有什么难闻的怪味,我想它可能有别的方法传播繁衍吧。
  能亲见寄生花,我的心情自然不错,这让我把刚才被蚂蚁袭击的不爽都抛在了脑后。继续深入丛林,各式各样的生物不断出现—弓长棘蛛形如外星生命,颠覆了我对蜘蛛的一贯印象;一只金灿灿的蝴蝶蛹垂挂在叶子上;还有把身体盘成圈的超大号马陆。在雨林里生存,每一种动物都有各自的艰辛,相应,也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我发现一只颜色艳丽的刺蛾幼虫,雨林里一些生物会利用明亮的警告色来警告其他生物,而这些使用警告色的生物多数有毒。当然,并非所有生物都如此招摇,也有些颇为低调的家伙。它们尽量不引人注目,以期能使自己隐蔽在丛林中。一只把自己伪装成叶片的螽斯差点就骗了我,还有斑飞蜥,这种壁虎般大小的蜥蜴有着很好的保护色,如果它紧贴树皮,你就发现不了它,只有当它在雨林中滑翔或撑起那滑稽的三角形喉囊褶时,才有机会看到它。

夜晚9:00—01:30


  晚饭后我稍做休整,就带上头灯和相机重新出发了。又一次踏上通往雨林的小路,白天的一切都消隐在黑暗中,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不过我并不孤单,夜晚的雨林绝对要比白天热闹,虫鸣蛙叫几乎把我的耳朵震聋。雨林的夜晚是属于两栖爬行类动物的时间,尤其是各种蛙类很值得一拍。
  我的目标很明确,沿白天走过的那条溪流探索,沿途寻找、拍摄各种蛙类。潮湿的环境是蛙们生存必不可缺的,白天它们都躲藏起来,到了晚上才集体出来活动。夜晚找蛙并不难,我寻着蛙鸣,很快就有所收获—云南臭蛙、湍蛙、棘胸蛙,这几种蛙都喜欢在溪流的石块上活动。在溪边的落叶堆里我还发现了表情酷酷的角蟾,这家伙眼眶上长有突出的“尖角”,而模样也和其他蛙大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记录了10余种蛙,在这些蛙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树蛙。这次拍到两种树蛙,斑腿树蛙和白颊树蛙。它俩的共同点是都有一副萌人的小模样,而且两个小家伙都是攀爬高手,带吸盘的脚趾可以帮助它们牢牢抓住植物的叶片和枝干。
  除了蛙,夜晚還有不少昆虫活动。我发现一只螽斯倒挂在叶片上蜕皮,它借着夜晚凉爽、湿润的空气脱掉了原来的旧衣裳,看来,螽斯已经为迎接自己生命的新篇章做好了准备。还有一只滑稽可爱的鳃金龟,也吸引了我,那圆溜溜的大眼睛配上长睫毛般的触角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我觉得这种环境里应该有蛇。蛇喜食蛙,蛙多想必也能引来蛇。话虽如此,但沿溪搜寻了许久也没见到半条蛇的影子。走累了,我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休息。我有点沮丧,拿起手电四下查看,忽然,林间闪过一抹绿影—在光线的照耀下,一条长约1米、碧绿妖艳的“竹叶青”正盘踞在不远处的树枝上“瞪”着我。终于找到了!我很兴奋,但蛇的出现同时也提醒了我夜晚雨林里的危险。竹叶青蛇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一种剧毒蛇,拍摄时我格外小心。在竹叶青蛇的眼睛和鼻孔之间有一个小凹槽叫“热感应颊窝”,这器官能帮助它侦测周围的温度。估计通过侦测,“小青”判断我既不是它的猎物,也对它没啥威胁,于是很从容地任我为它拍照。
  美丽的热带雨林谱写了太多的生命传奇,是上苍馈赠给人类的至宝。我想,我的造访也只不过是匆匆一瞥,雨林等待着我们更多的探索与发现。

延伸阅读:雨林摄影装备


  在雨林里拍摄,单反相机是必需的,另外还要携带微距镜头、闪光灯和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用来拍摄昆虫等微小动物;由于雨林里的光线很昏暗,所以闪光灯是必备的;轻便的长焦镜头则是用来记录鸟类或其他不易靠近的动物。

延伸阅读:行走雨林Tips


  在雨林地区行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热带的太阳很厉害,我会戴上遮阳帽;长袖速干衣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蚊虫的骚扰;我还会穿上具有防水、透气性能的户外鞋。带上GPS、蛇钩、水壶、雨衣、头灯,还有一些应急药品,这些东西会为雨林之行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发现仙女座星系  这个星系并合的主角之一是我们身处的银河系,另一位主角就是仙女座星系(梅西耶星表编号31,星云星团新总表编号位NGC 224)。之所以叫仙女座星系是因为她在天球上的位置在仙女座,视星等3.4等,在无月夜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仙女座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距离我们254万光年,其中包含10000亿颗恒星,而我们人类所在的银河系仅有3000亿颗恒星。那么这个巨大的星系是怎么发现的呢?
期刊
古老又现代的稀世珍宝rn珍珠,是由贝类分泌珍珠质形成的结晶体,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各种氨基酸.人们使用珍珠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珍珠是辟邪呈祥、克敌制胜的稀世法
期刊
段成桂什:么样的展览算一个好的展览呢?一个好的展览一定是对观众有启发、有启示,让观众能够借鉴,流连忘返。王家新的展览就是如此。我在吉林省博物馆当了好多年馆长,一进到
患者男性,76岁,农民。因右上腹部疼痛伴发冷、发热3天,于1994年10月14日入院。以往身体健康。查体:体温38.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
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用“天保宁”(银杏叶制剂)治疗前看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 K 值,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和4s.~(-1),10s.~(-1)、20s.~(-1)、40s.~(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几种芳香二胺在恒温下分别固化双酚S环氧树脂(BPSER)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得出了各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脸谱渊源rn出自民间艺术家之手的彩塑京剧脸谱,是泥塑彩绘借鉴传统戏曲演员在面部勾画图案化妆的谱式制成的手工艺品,它是京剧舞台人物脸谱的再现.rn脸谱的发展跟中国戏曲的
期刊
左:从小对生物的热爱使得达尔文最终确立了进化理论 右:胡须中藏着生物进化树权图的老年达尔文“理论科学大家之树”的萌芽  科学史上有许多划时代人物的科研成果是以理论形式呈现于世的,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博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科学名著,因此,后人把他们统称为理论科学大师或大家——虽然在确立理论的过程中他们都做过相关的科学实验,但三
期刊
期刊
报道对11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施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的体会。11例患者经手术后,右室收缩压由术前75.5±49.7降至38.7±13.8mmH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