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造纸人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籍孤本在与岁月的较量中,虫蛀风化,日渐泛黄残破。修复历史典籍,可又找不到相应的用纸,这一难题困扰着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国内众多图书馆和博物馆。直到他们遇到袁恒通——一位奉化山里的造纸人。“博物馆的专家说,我造出来的纸,可以保存一千年。”袁恒通凭一张纸闯进了历史。
  一张纸的重量
  纸,文明的载体,历史和当下发生关系的纽带,以其之轻承载历史之重。
  从奉化市区出发,驶过青山翠竹掩映的乡间公路,便是棠云村。步行过廊桥来到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旁,也便到了袁恒通的家。他的家和作坊连在一起,捣浆的石臼里戳着碗口粗的木槌,斑驳老旧;滤池、捣浆桶、抄纸槽分列着。袁恒通的手工纸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一张张制造出来的。
  袁家作坊,分成三个区域,右侧房间用来打纸浆,左侧是带火墙的烘纸房,院落外侧则是抄纸棚。外人眼里,抄纸是纸浆转化为纸张的最为神奇的一个步骤。
  在抄纸槽边工作的是老袁的女婿,一撩、一提、一掀,纸便如魔术般显现出来。这些纸,还需被榨干、烘烤,才能走进博物馆古籍修复处。一天工作12小时,最多能抄1000张纸。“抄时要掌握轻重,力度适中,厚薄均匀。抄多了纸就厚了,抄少了纸就薄了。”厚薄全掌握在双手中,对于79岁的老袁来说,这样的强度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从17岁至今,老袁从未离开造纸。“我的纸好,100张才8两,又薄又韧,写字舒服。”如今,他的纸走进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的历史紧密连在一起,这是他的荣光。
  老袁丢不掉造纸。在老袁心里,棠云造纸已经不是一门糊口的营生,更是保存在岁月中的生活和记忆。在造纸陷入即将断代的窘境时,他的女儿、女婿接过了袁恒通的梦想。
  老手艺的温度
  从一棵竹子到一张棠云纸,需要经历72道工序:原料堆沤,装进粗布袋挤干,再捣踏、漂白、打浆、过滤、抄纸、压榨、晒纸……这个过程通常需4个月时间。
  5月底、6月初,江南温润,山上的苦竹已经生长了一个月,笋壳刚刚剥落,叶子还没长出,不软不硬纤维多,是造纸的最佳原料。趁着这半个月光景,老袁要储备数万斤的竹子。
  新竹要用石灰粉在沤池中泡两个月,使其完全腐烂,之后上锅煮一天一夜,熟透后再装回缸,在太阳底下晒,等待自然发酵。造纸这门手艺透过老袁每个发黄并干裂的手指,融入了他的生命。除了上好的苦竹、桑树皮、棉麻等必不可少的原料外,老袁还创造性地添加野生猕猴桃藤、冷饭包藤、豆腐渣树叶等辅料,这个独特配方没有文字记载,全凭老袁自己摸索。
  老袁说,造纸用的原料一定要新鲜,否则便会失去药性。野生猕猴桃藤,近处的山林里已很难觅到,一定要到深山里去找。蜂蛰蛇咬,几乎每年都要遇到几次。幸好,老袁野外经验丰富,了解排毒的方法。
  抄好的纸要拿到烘箱里去烘干。老袁口中的烘箱,其实就是能加热保暖的小土房,刚抄出的纸要糊到火墙上烤干。夏天里面简直就是蒸笼。谈起抄纸和烘纸,老袁概括为:“六个月大,六个月小。”他说,夏天抄纸舒服,冬天烘纸舒服。夏季天热,在阴凉下与水打交道,总是爽快些;冬季天寒,钻进烘箱里,暖乎乎,活儿当然好干。反过来,也有一半的时间是受罪。
  造古纸,已经成为濒临灭绝的老手艺。得知老袁会古法造纸,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刊主编罗南熙专门前来参观。老袁至今仍清楚记得罗南熙的感慨:“这里的工艺非常传统,用植物原料生产,这么古朴的方式很难见到了,我看完简直不想走了。”
  守望者的姿态
  时光流转,世事变迁。如今,整个棠云只有袁恒通一家还在造纸,成了棠云造纸最后的守望者。
  袁恒通的老伴说,刚嫁到棠云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造纸作坊。到上世纪80年代,他们家的这个作坊甚至有十几个打工的小伙子,来回忙碌的情景令人难忘。
  历史又给棠云造纸增添了有力的注解。明嘉靖十一年的《奉化县图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奉化上贡朝廷日历黄纸二千七百五十张、白纸七万一千张。几百年间,在这里曾有过多少造纸能手,恐怕今天没人能说清楚了。
  据《奉化市志》记载,棠溪(即今天的棠云)竹纸最早记于史书的时间为明正德九年,距今已500年。穿村而过的溪水和两边绵绵不尽的竹山,为造纸业提供了优质原料。1946年重印的《棠溪江氏宗谱》上记载,棠云造纸业最兴旺时,当地共有1000多人从事这一行业,光抄纸槽就有300多个,生产的竹纸远近闻名。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浙江日报》《宁波大众》等报纸用的就是棠溪竹纸。
  老袁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孩子们也都对造纸很在行,但就是没人愿意干这又苦又累、收入微薄的活计。小女儿心疼父亲,硬是拉上丈夫接下了造纸的活。“父亲对造纸有感情,他年岁大了,我们过来陪他一起做。”有时,交齐一批货,要很长的周期,年初定的价格,到年底交货时,原料价格已经涨了很多。孩子们让他也相应地涨点价,不能赔本干,可老袁就是不肯,说当初定好的价格怎能随便涨呢?正是老袁事事较真的态度,成就了棠云纸。
  老袁的纸,从奉化棠岙村山上的竹林里,走进国家各大博物馆、图书馆。一个平凡的家族,为国家古籍修复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成了手工造纸的最后守望者。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和奋斗的故事——这是楠楠的故事。  罹患脑瘫  命运坎坷  楠楠,全名邱一楠,1990年7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也许是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出生时由于窒息性缺氧,导致她非进行性脑损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瘫”。一个家庭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  “女儿6岁前都是躺在床上的,8岁了,头还是歪着的,人站不起来,口齿也不清楚。”楠楠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妈妈
期刊
漆画、漆塑属于油漆工艺,曾是普通百姓最为熟知的百匠之一。旖旎的色彩,精湛的技艺,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呈现在观者眼前,既有大气磅礴的山水国画、也不乏惟妙惟肖的飞禽走兽,酣畅淋漓的书法作品,真正地赏于目,悦于心。这门手艺在宁波有过璀璨绽放,也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唐美定,却立志尽其一生将之做成艺术,做成文化。他说,这是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自学成才  1938年,唐美定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油漆工家庭,祖上
期刊
中国共产党从1921 年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5 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5 载风雨岁月中,宁波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留下了深刻的宁波印迹。这些印迹是中国共产党95 年光辉历史的一个缩影。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这部厚重的史诗,谱写党建新篇章。
期刊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许巍的歌声从停在东钱湖畔的一辆房车里飘了出来,在初夏的空气中游荡。看着在车厢里爬上爬下、玩得不亦乐乎的儿子和伏案写着旅程见闻的妻子,37岁的沈先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5月26日,以“湖泊休闲·幸福水岸”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湖泊休闲节暨第二届房车大会在东钱湖开幕。得知消息后,沈先生和好友相约,从嘉兴赶来。在此之前,他已驾车载着妻子、儿子跑了大半个中国
期刊
综合治理、背街小巷改造、矛盾纠纷调处、平安法治建设……社区服务是一项繁杂而细碎的社会工程,如何把一系列“软服务”做成“硬标准”?江东区给出了答案。  今年7月,江东区标准化建设工作传来喜讯。经过前期评定,该区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工作被立项为国家级试点,成为我市首个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江东标准”是如何成为全国社区服务试点的?“硬标准”的设立能给当地社区服务带来怎样的变化?其可复
期刊
【新闻回顾】  日前,我市正式发文《关于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提高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16]58号),就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加快商贸流通集约化发展、推进商贸流通创新发展、加强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市场运行保障能力、改善市场营商环境5个方面意见16条具体措施。  【新闻解读】  什么是“一核四轴多节点”月光经济发展布局?  “一核四轴多节点”指的是以三江口商圈为核心,以甬江
期刊
自4月27日我市发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令”以来,各地党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热潮。在鄞州博威集团,学习教育的方式更为新颖:每位党员在一个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上听“两学一做”音频党课,每集8-10分钟。而想出这种方式上党课的是位55岁的老书记——董国福。  在新形势下,如何让传统的党课历久弥新?如何让它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如何让党员教育真正常态
期刊
5月14日,奉化市大堰镇张家村,50名来自宁波市区的瑜伽爱好者们面朝蓝天白云,背枕清水溪流,在堰坝上舒缓地做起瑜伽。当天,一场名为“2016大堰之春:水上瑜伽——与大自然的心灵对话”的活动把都市丽人们吸引到了“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山村里。堰坝修长,水流淙淙,湖面平静,竹影泛泛,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她们慢下来,感受自然,感受自我。  如今,乡村成为许多都市人,尤其是白领们闲暇时的去处,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的
期刊
奉化大堰镇地处奉化西南,地貌构成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作为全山区乡镇,由于受到耕地不足、资金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诸多因素影响,曾经是宁波市16个贫困镇之一。然而,曾经的落后并不代表现在的落寞,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在大堰人对“真善美”的坚守与努力下,如今的大堰早已变了模样,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和山区乡镇发展的新样板。  保护本真乡村生态旅游喷薄而发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的不断凸
期刊
他是一名铁匠,常年接受铁与火的洗礼,铸就了他不同寻常的坚毅和刚强;他是一名党员,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对做好事有着一种天生的偏执;他是一名基层支部书记,工作虽然繁重,但从未放弃过对“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思考。他就是毛祖汉,现为奉化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岳林分会党支部书记、奉化市“绿叶”志愿服务队队长。  用信念筑就的人生路  2005年5月的一天,毛祖汉带领支部党员去奉化市“99”老人乐园慰问,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