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中國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萬物生長的季節中,處處綠意蔥蔥,一泡春茶喚醒了睏意陣陣的人們,喝茶從春天開始成為一種訊號,數千年來走入千家萬戶,五湖四海。而中國作為最早的茶發源地,因地大物博為茶世界帶來了太多的驚喜。當然,飲茶、品茶也為生活帶去不同的滋味,尤其是身處快節奏的都市之中,很多時候,一盞清茶、三兩知己、一本薄書便是最佳的放鬆方式,飲茶更開始成為時下不少年輕人的選擇,究竟一片茶葉、一盞茶中有著怎樣的奧秘與情懷,從茶樹到茶水,每一個環節,又會凝聚多少人的辛苦!
  本期焦點直擊為題,邀請兩岸四地的茶農、製茶人、茶人、茶藝師等齊聚,從不同地域、視角為解讀他們眼中的“茶”,揭開“茶事中國”的神秘面紗。在第一板塊“西湖春意”中,西湖龍井炒茶技藝國家非遺傳承人胡國雄老師以一個世代制茶人的身份,講述了杭州西湖龍井的悠久歷史與制作工藝,強調茶是天地之間的精靈,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茶農,西湖龍井的手工技藝傳承即是個人價值的堅守,更是對家族、社會的責任承擔。走進第二板塊“都市茶人”,香港心月茶事創辦人余文心老師以自己幼時的啟蒙以及20年前進入香港茶行業的經歷,看待香港與茶獨有的歷史融合,一間街邊的茶餐廳道不盡香港人日常的“茶”之生活,而對於以茶修行的茶人而言,如何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將心安頓在當下,是一段值得探索的生命旅程。
  進入第三板塊“有機育茶”,臺中七邦有機茶園創辦人張欽兆先生以20多年有機種茶的經驗談及有機茶的基本條件與多年來的不易,更在傳統手工制茶的基礎上打造出暢銷歐美的兩款台灣高山茶,面對新世代入行斷層的現象,他更呼籲政府要積極鼓勵年輕人,讓台灣茶持續在世界發光發熱。在第四版塊“濠江茶事”裡,澳門茶藝專業人員協會陳佩蘭會長以澳門獨有的茶樓文化切入,指出經濟起飛後的澳門也開始逐漸形成品飲文化,在政府與民間的通力合作、推廣之下,澳門逐漸形成多元的茶文化,但在變化快速的澳門社會,陳會長仍然強調禮與德在茶文化與社會生活之中的關鍵地位。
  邁向第五板塊“茶青中國”,弘益大學堂創辦人,也是中國新一代青年茶人的領軍人物李樂駿校長以中國數千年源遠流長的茶歷史為引,提出在當代文化自信的構建中,中國迎來了第四次茶文化高峰,而茶藝美學文化的興起也逐漸帶上中國獨有的文化DNA,因此他創辦弘益大學堂與華茶青年會,鼓勵年輕人走入茶的世界,擔起一份新世代的抉擇。
  最後的第六版塊“人生初味”,著名茶人也是世界茶聯合會會長的呂禮臻老師從自己20年前與易武茶的結緣談起,談到茶葉發展復興中可喜也憂慮的現象,希望商業炒作之風能夠逐漸回歸茶的本真,也在各種繁雜的美學運動背後主張找回初心,感受茶葉的初味。
  茶,一片神奇的樹葉,是中國人的文化寄託,更是東西方交流的載體,一杯清茶中,生活又該何去何從?
其他文献
千年歷史,文化載道  西湖龍井的飲用歷史已有千年之久,自古以來就是皇家貢品,今天被稱為綠茶之首,從唐代的黃金芽到如今家喻戶曉的西湖龍井,歷朝歷代都被文人雅士所青睞。西湖龍井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大特點著稱,雖然每一個種類的綠茶各有特色,比如竹葉青、安吉白茶、千島銀針等,但是從綜合形式上進行評比,西湖龍井就完全可以脫穎而出。西湖龍井出產於杭州地區,取決於這裡獨特的氣候環境、土壤結構,產量較為稀少
期刊
2017年12月21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兼黨組書記張曉明在召開黨組(擴大)會議上表示,要結合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不久前來京述職時提出的希望中央政府支持港澳在大灣區開辦醫院、學校、健康養老中心等具體項目,並結合與港珠澳大橋通車配套相關的政策措施,進行政策、制度和管理創新,務實推進合作。如果結合“大灣區”的發展,在其中一個城市設立港澳居民養老中心,其可行性如何?如果實施需要哪些方面的配
期刊
當局與民間機構的合作關係日趨重要,未來,政府養老政策的定位如何?對於澳門居民的養老制度,您有什麼看法或建議?  蔡兆源表示,在內地設立長者院舍方面,特區政府重視粵澳經濟和社會發展所提供的機遇,支持透過區域合作發揮兩地優勢,推進粵澳在社會服務領域的相互合作,未來待大灣區的總體規劃出臺後,特區政府將進一步開展研究,務實地探討在大灣區設立長者院舍的需要和可行性。  潘志明建議政府持續支持受資助院舍,擴大
期刊
據《澳門養老狀況及政策研究報告》指出,2014年受政府資助與非政府資助的長者院舍床位合共1684張,與長者人口比例為1:29,低於其他國家和地區(香港1:15(2009)、澳洲1:17(2007)、加拿大1:10(2002))有報導指,香港政府計劃向內地深圳、肇慶營辦院舍購買三百至四百個宿位,讓正在中央輪候冊輪候入住資助安老院舍的長者選擇入住。鄰近地區有沒有可供澳門借鑒的養老政策?如果借鑒香港的經
期刊
踏進2018年,澳門公共事務特別吸引眼球,月初立法會舉行口頭質詢全體會議,政府官員列席回應,多名立法會議員質疑公屋需求報告脫離現實,官員回應或更新公屋需求。A區首批規劃條件圖草案也出爐,並無太大爭議。關乎人們日常出行的輕軌線以及巴士加價方案也引起社會激辯。月中,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在廣州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出席會議並簽署合作協議,深化兩地合作。超過千人報考內地保送生,反映了內地與澳門交流越來越緊密。1
期刊
貿易港口,茶樓文化  一泡好茶離不開天地人的因素,因為採茶、做茶需要依靠天氣,而茶本身又取決於它所生長的地方與土壤結構等,當天地的因素都具備時,人也就是茶農的角色就出現了,將茶從一片小小的樹葉變成了今日大家的飲品,所以茶是天地人的最佳結合。譬如在春茶之中冠之以翹楚的“西湖龍井”,很多人都認為蘭花香是西湖龍井的頂尖味道,其實這美妙的味道這並不是每一款西湖龍井都具有的,它必須有一個非常嚴格的天氣要求,
期刊
茶香情緣,找回自己的角色  香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茶空間,相對於傳統茶樓而言,這是一個純飲茶的空間,吸引到一班醫生、律師、大學教授聚集在一起分享茶,交流社會事務,那也是我自己選擇進入茶藝行業的關鍵年代,90年代有一次經過茶藝樂園,當時購買茶葉、茶器的一家店舖,繼而萌生了希望從事茶行業的興趣。當然最早的茶啟蒙,還是幼年時期跟隨外婆,對茶有了一個朦朧的印象,彼時外婆在一戶大宅
期刊
旅遊局將於農曆年初三(2月18日)及初九(2月24日)呈獻大型賀歲活動“華麗盛宴旺財年花車巡遊匯演”與市民及旅客同慶新春。花車巡遊匯演是澳門具代表性的節慶活動之一。巡遊匯演將繼續呈現精彩表演,期間沿途將有紀念品派發,再加上多個喜慶節目,讓居民和旅客充分感受澳門新春歡樂氣氛。年初三花車巡遊將在晚上8時由西灣湖廣場出發為澳門新春盛事揭開序幕。途徑孫逸仙大馬路,最終抵達澳門科學館。晚上9時45分旅遊塔對
期刊
今年4月,有議員在立法會提出跨境養老的可行性問題,行政長官回應時表示,澳門進入老年化社會,對於養老有愈來愈大的需求,但強調澳門是以原居安老作基本政策,但跨境養老也是一個選擇,特區政府樂於讓居民選擇,並會尊重。現時65歲以上居民醫療費用全免,要研究如何做到社保、醫療等福利隨行,確保醫療的質量、收費標準及交通問題能夠解決才可落實跨境養老,或可研究從保險制度入手去,政府為居民購買在外地保險,但料有關負擔
期刊
4月20日,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在位於深圳的中興通訊總部舉行記者會,公司董事長殷一民攜一眾高管出席。殷一民介紹中興通訊立場和外界關心的話題,表示禁令將會讓中興“陷入休克”,但也會傷害中興通訊美國合作夥伴和供應商的利益。殷一民表示,公司將通過一切法律允許手段解決問題。  前 言  3月18日,中國第二大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ZTE)在香港和深圳上市的股票同時停牌,因為美國政府商務部宣佈禁止美方企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