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鼓室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内耳疾病进展

来源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bi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固醇激素可以改善内淋巴积水和耳蜗循环功能、减轻内耳炎症水肿,是治疗内耳疾病比较公认且临床普遍应用的制剂.近年来经鼓室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内耳疾病以其给药后耳蜗淋巴液中药物浓度高、疗效可靠、副作用极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十几年国内外学者关于经鼓室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梅尼埃病、突发性聋、耳鸣等疾病的相关文献,对鼓室内类固醇激素治疗的优势、疗效等进行综述.尽管目前最佳的药物类型、剂量、疗程、持续时间等都未确定,但经鼓室应用类固醇激素的前景十分乐观,是否可以成为全身激素治疗的一种替代疗法,仍需进一步深入的实验研究和调查.
其他文献
目的寻找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临床工作中妇产科护患纠纷案60例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提出护患纠纷中常见原因的防范措施。结果60例护患纠纷中,有41例是
本文对2008-05-2010-03来我院就诊的89例腺肌症手术患者的超声诊断进行总结,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This article to 2008-05-2010-03 to o
期刊
目的 探讨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沈阳二四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
患者,男性,37岁,已婚,于1996年开始烫吸海洛因,一月后成瘾,每天使用不断,且剂量逐渐增大,于入院前三年开始改为静脉注射,一年前注射双侧股动脉,现在每天注射4~5次,一次量约0.5
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甲型H1N1流感高发期在2009年9月-2010年3月,各高校校医院要设隔离病房,专门接诊发热病人,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目的.
尽管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在不断改进和换瓣术后使用抗凝剂,但瓣膜血栓形成和血栓脱落仍是机械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引起死亡的重要并发症[1].1982年文献[3]报道人工机械心脏瓣膜血栓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疗效.方法 用自拟液化汤保留灌肠治疗精液不液化86例,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66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2%.结论 中药保
期刊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白介素-6(IL-6)的变化,比较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该类患者心肌保护及炎症抑制的程度。方法选择心脏换瓣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16):瑞芬太尼组(R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三组患者均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药包括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丙泊酚、维库溴铵;三组患者的阿片类药物分别是: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