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治疗老年近、远端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

来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zhichao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近、远端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老年患者1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部位分成近端组(n=73)和远端组(n=7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直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级、创面直径、术后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等疗效指标及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
其他文献
放疗在癌症患者中的治疗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但其所致的放射性肠炎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目前放射性肠炎的防治措施尚未明确。近年来,内镜技术迅猛进展,诸多研究也探讨了其在放射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针对放射性肠炎的内镜治疗技术主要包括氩离子凝固术、双向电凝术、内镜射频消融术、冷冻治疗术等。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当前各内镜技术的研究证据,旨在阐明内镜治疗在放射性肠炎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用于促进健康的非处方益生菌消费量有所增加。然而,尽管益生菌的使用已在公众中大为普及,但许多益生菌菌株和制剂的临床结果却存在矛盾。益生菌大多数是与人类肠道天然存在的有益细菌相似的细菌,且已在多种胃肠道疾病中得到广泛研究,研究最多的物种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菌。有大量证据表明,益生菌可有效治疗或改善急性感染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尽管有大量有关益生菌的文献和研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益生菌功效的科学证据仍然不足。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设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