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考前的三轮复习,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做法,下面我从依纲靠本、夯实基础;精练考题、探寻技巧;关注热点、培养能力三方面作了一点总结,和各位老师共同研讨。
第一轮复习:依纲靠本,夯实基础
做好思想品德卷的前提是必须对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保定研讨会上孟教授提到:由于我省初中教学使用了7、8种版本的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选用具体的知识点上有所不同,中考试题是按“课程标准”确定的“知识内容”并综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来命制,因而在教学和学习中,不仅要理解和掌握课程核心知识,还要挖掘和拓展教材“隐性”的知识,以打通不同版本的知识界限,尽可能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面。
第一轮的复习重点我认为是紧扣中考趋势,积累基础知识点,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就失去了答题的标准,另外,虽然是开卷考试,学生可以翻阅书本,但是题量大,时间紧,大量的试题靠翻书解决只能是空想,还是要靠平时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加以解决。
看下面几个例题:
例1:(2010年)
2009年9月8日,因无证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孙伟铭,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 )
①孙伟铭触犯了刑法 ②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法律具有强制性 ④一般违法行为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例2:2010年漫画分析
1、现实生活中,类似漫画中的个人信息还有那些?出售这些个人信息有什么危害?
家庭住址、通讯地址、电子邮箱、个人收入等
危害:①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侵扰公民私人生活的安宁和安全。
②破坏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如何使这些个人信息得到更好的保护?
①公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②公民要树立隐私意识,要保护和尊重他人隐私。③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法保护。④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力度。⑤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侵犯个人隐私感悟:在平时的学习与中考复习过程中,必须始终立足课标,回归课本,全面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具体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我是这样做的:
突出各单元,各课的知识点,学生总结在一个本子上,上课前组织学生反复阅读,并让学生结合时事自己找题、出题,做出答案,在读、找、出、答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复习的每一阶段都要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过关,比如课前听写,小组成员抽背,(发挥组长的重要性,并且实行一天一换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当然,不要求死记硬背,但该掌握住的一定要记死。
第二轮复习:精炼考题、探寻技巧
在当今能力型考试中,适度训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通过练习归纳,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是利于提高答题能力,少走弯路把题答准答全的,这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考试试题内容,专题分为选择题、漫画类、图标类、评析类、说明类、建议类、看法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不仅重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注重能力的提高和技巧方法的训练。
我具体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复习与巩固的:
研究中考说明,明确考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探究命题的特点与趋势。
精炼中考真题,避免模拟试题与教材错位。
研究典型例题,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在这一轮中,我认为在精炼考题的基础上,一定要探寻一些技巧,例如教会学生运用政治语言答题。我们几个班部分学生答非选择题的语言很不规范,完全口语化,又啰嗦,有些学生写了很长一段话,看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观点,考试失分较多,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提醒学生学会写政治关键词。
教材生一些重要内容、重要观点让学生去背,丰富答题语言,使答题语言规范化、术语化,读多了,背多了,政治语感就出来了。
上课让学生多发言,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尽可能过的让学生发言,讲的好的予以表扬,用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的一点感悟:刚开始,学生是说不出来的,或者是说不全面的,我是这样试着锻炼学生的,出示问题并出示答案,然后让学生把相关内容连线。如:
国家颁布实施一些有关民生的法律,有何意义。
1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2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3能促进社会公平
4维护正义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6要有平等和参与意识
7体现以人为本
8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就有了一些答题基础,然后再直接进行训练。
第三轮复习:关注热点,培养能力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和考试的应有之义,也是本学科中考考试的活力所在。每年的考试都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有人说,只要看试题内容,就知道是那一年的试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生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这一轮的模拟演练,使学生找出不足,查漏补缺,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练,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
具体我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加强练习的:
1、以热点时事专题为对象,搜选、归纳与专题内容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新的相关知识体系。
2、结合学科主干知识,如基本概念、重要原理观点引导学生分析热点问题。
3、对重大热点问题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分析,多角度设置问题,例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4、注重结合河北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家乡的品德。
5、进行模拟演练,查漏补缺,客观分析,提高应战能力。
例如:今年的一个热点问题:嫦娥再奔月、蛟龙潜入海、中国科技创辉煌。
例题: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师昌绪 、王振义
出示问题:(1)请写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良品质。“是什么
(2)设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
(3)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基础,某班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列出倡议的内容。“怎么办”
分析:本题紧扣今年的重大热点设置问题,其中第一、二问要求学生在了解科学家及其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们所具有的优良品质,答案来源于教材,但需要提炼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一种能力的提升。第三问紧承第一、二问,要求学生就自身如何向他们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行为要求。
感悟: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注意收集整理年度或阶段范围内的重大时事及学生生活热点。尝试多角度分析,对部分热点能结合自身实际谈启示或结合所学知识提建议。
考前一周:再次回归课本,做好考前指导
1、回归课本巩固重点。
政治课本是“本”,各种复习资料知识“辅助”,中考最终是以“本”为主,在中考前用课本来加深对考点的记忆和理解是最有效的方法,最后一定要引导学生走出题海,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2、调整心态,轻装上阵、
在考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便于自己正常水平的发挥。
总之,只要我们练好基本功,把握“双基”,学会审题,掌握策略,再加上书写时字迹清楚、工整、内容有条理,就一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第一轮复习:依纲靠本,夯实基础
做好思想品德卷的前提是必须对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保定研讨会上孟教授提到:由于我省初中教学使用了7、8种版本的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选用具体的知识点上有所不同,中考试题是按“课程标准”确定的“知识内容”并综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来命制,因而在教学和学习中,不仅要理解和掌握课程核心知识,还要挖掘和拓展教材“隐性”的知识,以打通不同版本的知识界限,尽可能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面。
第一轮的复习重点我认为是紧扣中考趋势,积累基础知识点,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就失去了答题的标准,另外,虽然是开卷考试,学生可以翻阅书本,但是题量大,时间紧,大量的试题靠翻书解决只能是空想,还是要靠平时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加以解决。
看下面几个例题:
例1:(2010年)
2009年9月8日,因无证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孙伟铭,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 )
①孙伟铭触犯了刑法 ②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法律具有强制性 ④一般违法行为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例2:2010年漫画分析
1、现实生活中,类似漫画中的个人信息还有那些?出售这些个人信息有什么危害?
家庭住址、通讯地址、电子邮箱、个人收入等
危害:①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侵扰公民私人生活的安宁和安全。
②破坏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如何使这些个人信息得到更好的保护?
①公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②公民要树立隐私意识,要保护和尊重他人隐私。③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法保护。④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力度。⑤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侵犯个人隐私感悟:在平时的学习与中考复习过程中,必须始终立足课标,回归课本,全面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具体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我是这样做的:
突出各单元,各课的知识点,学生总结在一个本子上,上课前组织学生反复阅读,并让学生结合时事自己找题、出题,做出答案,在读、找、出、答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复习的每一阶段都要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过关,比如课前听写,小组成员抽背,(发挥组长的重要性,并且实行一天一换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当然,不要求死记硬背,但该掌握住的一定要记死。
第二轮复习:精炼考题、探寻技巧
在当今能力型考试中,适度训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通过练习归纳,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是利于提高答题能力,少走弯路把题答准答全的,这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考试试题内容,专题分为选择题、漫画类、图标类、评析类、说明类、建议类、看法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不仅重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注重能力的提高和技巧方法的训练。
我具体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复习与巩固的:
研究中考说明,明确考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探究命题的特点与趋势。
精炼中考真题,避免模拟试题与教材错位。
研究典型例题,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在这一轮中,我认为在精炼考题的基础上,一定要探寻一些技巧,例如教会学生运用政治语言答题。我们几个班部分学生答非选择题的语言很不规范,完全口语化,又啰嗦,有些学生写了很长一段话,看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观点,考试失分较多,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提醒学生学会写政治关键词。
教材生一些重要内容、重要观点让学生去背,丰富答题语言,使答题语言规范化、术语化,读多了,背多了,政治语感就出来了。
上课让学生多发言,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尽可能过的让学生发言,讲的好的予以表扬,用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的一点感悟:刚开始,学生是说不出来的,或者是说不全面的,我是这样试着锻炼学生的,出示问题并出示答案,然后让学生把相关内容连线。如:
国家颁布实施一些有关民生的法律,有何意义。
1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2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3能促进社会公平
4维护正义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6要有平等和参与意识
7体现以人为本
8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就有了一些答题基础,然后再直接进行训练。
第三轮复习:关注热点,培养能力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和考试的应有之义,也是本学科中考考试的活力所在。每年的考试都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有人说,只要看试题内容,就知道是那一年的试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生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这一轮的模拟演练,使学生找出不足,查漏补缺,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练,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
具体我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加强练习的:
1、以热点时事专题为对象,搜选、归纳与专题内容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新的相关知识体系。
2、结合学科主干知识,如基本概念、重要原理观点引导学生分析热点问题。
3、对重大热点问题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分析,多角度设置问题,例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4、注重结合河北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家乡的品德。
5、进行模拟演练,查漏补缺,客观分析,提高应战能力。
例如:今年的一个热点问题:嫦娥再奔月、蛟龙潜入海、中国科技创辉煌。
例题: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师昌绪 、王振义
出示问题:(1)请写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良品质。“是什么
(2)设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
(3)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基础,某班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列出倡议的内容。“怎么办”
分析:本题紧扣今年的重大热点设置问题,其中第一、二问要求学生在了解科学家及其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们所具有的优良品质,答案来源于教材,但需要提炼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一种能力的提升。第三问紧承第一、二问,要求学生就自身如何向他们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行为要求。
感悟: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注意收集整理年度或阶段范围内的重大时事及学生生活热点。尝试多角度分析,对部分热点能结合自身实际谈启示或结合所学知识提建议。
考前一周:再次回归课本,做好考前指导
1、回归课本巩固重点。
政治课本是“本”,各种复习资料知识“辅助”,中考最终是以“本”为主,在中考前用课本来加深对考点的记忆和理解是最有效的方法,最后一定要引导学生走出题海,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2、调整心态,轻装上阵、
在考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便于自己正常水平的发挥。
总之,只要我们练好基本功,把握“双基”,学会审题,掌握策略,再加上书写时字迹清楚、工整、内容有条理,就一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