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克难攻坚 积极作为 努力开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局面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i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实施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启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一、以主动作为的姿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负立信之责,不作为就是不诚信。我们要以极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和做好信用建设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李克强总理在我们呈报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关部门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要继续从战略高度抓好这项系统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推进重点领域运用” 。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求。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对国家而言,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具有比较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第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面对主体多样化、利益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复杂形势,传统管理手段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社会信用体系恰恰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不断提高社会公共生活的透明度,可以有效降低社会交往的风险和成本,减少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摩擦和冲突,为社会治理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第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国家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在减少事前审批的同时,必然要求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市场规范有序运行。一手抓持续简政放权,一手抓及时跟进事中事后监管,两手都不能松懈。
  (二)当前,在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中,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充分把握好“五个机遇”
  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建立全社会的信用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二是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明了工作方向。《规划纲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原则,提出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34项具体任务。
  三是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迫切要求。《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分工方案一共72项任务中,直接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就有9项。简政放权的核心是政府少管,政府少管的重要基础是市场主体遵章守法、讲究诚信。因此,只有社会诚信,才能为政府充分地、最大程度地向市场主体放权创造条件。否则,必然会陷入“放而乱、乱则收、收则死”的恶性循环。
  四是中央文明委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创造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前不久,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并召开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座谈会,刘云山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刘奇葆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并组织媒体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宣传工作,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五是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力手段。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应用是基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用信息记录、采集、加工、共享和应用的效率。
  (三)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扎实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编制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此外,全国10多个省(区、市)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或中长期规划。
  二是初步建立了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体系。2012年,国务院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共同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目前,部际联席会议共有36家成员单位。各省(区、市)都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长三角四省市、东北四省区还建立了区域信用建设交流合作机制。
  三是大力推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信用记录共建共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2个省(区、市)建立了地方综合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截至今年6月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了8.5亿自然人和1943万户企业的信用记录。我们在部际联席会议框架内,建立了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工作机制,按月召开例会;启动“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先导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四是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中央编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若干意见》,推动政府部门带头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对诚实守信者予以激励和鼓励,对违法失信者予以惩戒和约束。中央文明办、最高法院牵头推进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戒,在威慑和制约“老赖”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他有关部门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税收征缴、水利建设、资本市场监管等领域也制订了相关信用奖惩制度。同时,江苏、辽宁、黑龙江、浙江等地积极探索,出台了针对失信法人、自然人的联合惩戒办法,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五是进一步加大了诚信宣传教育力度。中央文明委印发了《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大力组织开展诚信宣传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规划纲要》发布以后,中央和地方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反响非常热烈。部分省市还积极开展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六是推动信用服务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去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征信业管理条例》。随后,人民银行出台了《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征信机构150多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召开信用服务机构座谈会,推动建立粮食、煤炭、企业债券发行等领域信用记录,推动信用服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浙江、辽宁、江苏等地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中,采用和推广第三方信用报告,为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进行了有益探索。
  七是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参与信用建设。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行业协会行业自律与诚信创建活动的通知》。司法部指导全国律师协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以诚信建设为重点的律师行风建设的意见》。财政部指导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台了一系列行业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我们组织10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发布诚信建设倡议或制定行业信用建设方案。指导各类网站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并积极发挥作用,推动互联网领域和全社会的信用建设。
  八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督促考核。2013年,部际联席会议成立了32个督导组,组长由联席会议成员(副部级)担任,每个督导组负责督导检查一个省(区、市)。督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掌握了全国各地情况,也推动了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等地还制定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办法,为推动信用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当前,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社会成员信用记录严重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服务市场不发达,服务体系不成熟,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机构公信力不足,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缺失;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全社会的诚信缺失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治理,诚实守信的风气还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弘扬。
  凡此种种诚信缺失的问题,凡此种种信用体系不健全的表现,都需要靠我们的主动作为来作出改变,这是我们的使命,是我们的职责。这些年虽然大家做了一些工作,但从全国来看,还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创新探索,很有成效;有的地区和部门进展比较缓慢,甚至没有出台工作意见和规划,没有建立可供查询的信用记录,没有启动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没有制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的具体措施,连工作力量也没有落实到位。
  历史赋予我们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使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全社会对我们寄予很高期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不作为就是对失信行为的放任,就是让诚实守信的人吃亏;不作为就是对“山寨”、“欺诈”熟视无睹,就是助长市场不公平竞争的歪风;不作为就是为失信行为提供空间,让失信者继续大行其道;不作为就是辱没了使命职责,辜负了社会期望,错失了良好机遇。我们不积极作为,本质上就是政府不讲诚信,失信于民。从这个意义上讲,负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门、负责社会体系建设的同志们必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大作为。
  二、以务实创新的作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践立信之职,不务实就是不作为。我们要从作风建设的高度认识和做好信用建设工作。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为抓手,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切实抓好“六大核心任务”
  1、加强信用记录建设,形成全面覆盖的社会成员信用记录。完善的信用记录是社会信用体系得以有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完备的信用信息系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必须把信用记录建设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加紧推进。一是加快政务信用信息建设。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快建立健全本行业信用记录,完善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在履行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责过程中,让每个社会成员的信用行为都留下真实、准确、可追溯的信用记录。二是推动社会信用信息建设。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网站、新闻媒体等社会组织和市场化的征信机构依法建立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需要发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把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信用记录进行收集和整合,使信用记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2、构建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化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一是要抓紧建立完善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下大力气把共享平台建起来,归集整合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掌握的信用信息。二是要加快建设国家统一信用信息平台。通过“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先导工程”,首先将具备交换共享条件、已建立信用信息系统的部门和已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省(区、市)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三是要推动政务信用信息与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通过政府开放信息、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市场合作等方式,形成广泛覆盖、深度融合的信用信息大数据资源,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在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3、大力推动政务信用信息公开,方便社会查询市场主体信用状况。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要求,将适用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一律在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主动公开,方便社会查询,方便社会征信机构征集信息。国家将建立“信用中国”网站,最大程度地实现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   4、建立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大幅提高失信行为成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要通过制度的安排使人不愿失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违法失信者,要综合运用市场性惩戒、行政监管性惩戒、行业性惩戒、司法性惩戒和社会性惩戒等手段,切实加大惩戒力度,特别是要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的公开曝光制度以及市场禁入制度,要逐步使信用状况成为各类准入门槛的基本内容。在这些方面,各地都要积极探索,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实践,建章立制,把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引向规范化、制度化。
  5、培育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加强信用服务市场监管。以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为代表的信用服务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良性运转的重要动力。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好信用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信用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除了依法开放政务信用信息以外,最关键的就是政府要带头使用信用产品。我们正在推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行政审批事项中使用第三方信用报告。有的地方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探索了一定的经验,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各地区各部门都可以学习借鉴。同时,要依法加强对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管。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对不讲信用的机构,应该依法清理出这个行业。
  6、加强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实现重点领域重点突破。我们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既要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也要突出重点、形成突破。以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为其他领域的全面推进提供示范,以重点领域的建设成效回应社会呼声,增强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在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领域,率先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方向发展。各地区的信用建设在搞好面上工作的同时,特别要注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形成亮点,每个地方都要争取有1—2个行业领域,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务求实效,突出抓好“六项重要工作”
  1、健全工作体系。这项工作任务很重、难度不小,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抓,很难落实。目前,各省(区、市)都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建立了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的牵头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组织协调作用;一些地方尚未设置专门机构和相应编制,缺乏必要的体制和人力保障;一些地方虽然设有专门机构,但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临时兼职,疲于应付,工作难以推进。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理顺工作体系,增强工作力量。
  2、强化示范带动。开展试点示范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家部署,并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各类综合性、行业性的信用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市、县的综合性试点,重点是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应用信用产品,培育发展信用服务机构。行业性试点,要以法院执行、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税收征缴等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领域为重点,完善行业信用记录,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探索建立市场退出和行业禁入制度。在国家层面,我们将组织开展“信用城市”测评工作。
  3、加快建设法规制度和标准。健全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既是社会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紧迫任务。目前,《信用法》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但立法需要以实践为基础,还有比较复杂的立法程序,我们不能光等立法,必须本着亟需、管用、小步快跑的原则,抓紧出台一批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各项立法中都要努力将信用记录建设和失信惩戒纳入其中,不断提升信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4、加强诚信宣传教育。诚信宣传教育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把诚信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普及信用知识,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氛围,使诚信意识深植人心,形成全民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特别鼓励重点网站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建立信用记录,开设信用专栏,宣传诚信典型,曝光失信黑名单,实施互联网领域的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
  5、加强交流培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很多地方和部门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都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因此,加强工作层面的交流和培训非常必要。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多开展一些业务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工作现场会。鼓励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多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6、强化工作考核。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既是重要的信用主体,又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推动者和监管者,具有双重属性。为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引领、推动作用,目前,我们正在起草对各省(区、市)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考核办法,征求意见后将以适当形式印发。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把各项重点工作纳入考核内容,特别是纳入地方和部门政绩考核内容,切实加强督促指导。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有所作为,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如果不务实,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那信用记录就建不起来;如果不务实,决策部署停留在会议上,政策措施停留在文件里,那联合惩戒就实施不了;如果不务实,就会让社会上诚信的人继续吃亏,失信的人继续得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一定要务实,才能真正在信用建设上有所作为。
  三、以具体管用的方法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开诚信之风,不具体就是不务实。我们要从方式方法的角度来认识和做好信用建设工作。   (一)要在五个方面力争突破
  一是信用记录建设要有所突破。所有地区、所有部门都建立信用记录采集的制度,把记录归集到信用信息系统。二是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要有所突破。所有的省(区、市)都要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所有具有行业监管职责的部门都要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并且与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三是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要有所突破。所有的省(区、市)和具有行业监管职责的部门都要制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的办法,依法出台具体的惩戒措施。四是信用服务机构发展要有所突破。所有的省(区、市)都要明确对征信、评级等信用服务机构的支持政策,特别是要在开放信用信息、激发市场需求上下功夫。五是法规制度标准建设要有所突破。所有的省(区、市)和具有行业监管职责的部门都要在信用记录建设、信用信息公开、失信联合惩戒等方面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具备条件的要上升为法规。
  (二)有十个方面的具体任务要落实落地
  1、地方、部门信用建设规划要落地。各地区各部门要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或者实施意见,在年底前出台。
  2、地方、部门信用记录建设要落地。到今年年底前,省(区、市)政府要出台加强政务信用记录建设的意见或办法,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制订实施方案,每个省(区、市)至少要在10个重点行业领域建立信用记录,纳入信用信息系统。明年,省(区、市)政府要编制形成全省(区、市)政务信用信息目录,并将建立信用记录的范围拓展到所有行业领域。各部门也要加强信用记录建设,健全行业信用信息系统。
  3、地方共享平台建设要落地。各省(区、市)要制订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计划,10月底前将计划或建设情况报给我们。特别是尚未建立共享平台的20个省(区、市),要加快进度,力争在年底前启动项目建设。已经建立共享平台的12个省(区、市),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信息应用,以政府部门内部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信息目录,提高数据质量,健全交换共享机制。
  4、地方、部门信用信息公开要落地。各省(区、市)建立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建立的信用信息系统,都要开通互联网查询服务,在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凡是可公开的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
  5、跨地区、多部门信用联合奖惩措施要落地。今年年底前,各省(区、市)和具有行业监管职责的部门都要出台一个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争取在明年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对地方而言,我们鼓励以省(区、市)政府的名义出综合性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对部门而言,鼓励多部门联合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特别是对失信纳税人的联合惩戒办法、对食品药品领域失信从业者的联合惩戒办法要尽快出台。
  6、地方、部门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制度要落地。在今年年底前,各省(区、市)政府要出台一个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意见,省级政府部门都要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在哪些领域、哪些环节使用,如何使用。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政府资金补助等重点领域中,今年至少要有一个领域使用第三方的信用报告。
  7、各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试点示范要落地。各省(区、市)至少明确一个市和一个县开展综合性试点,2—3个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行业性试点,10月底前确定试点名单和试点方案并报给我们,年底前启动试点工作。同时,要配合做好“信用城市”测评工作。
  8、地方、部门法规制度建设要落地。请各省(区、市)、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认真调研,形成三个清单,10月底前反馈给我们。第一个清单是已经出台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第二个清单是计划要制订出台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第三个清单是需要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修订的建议,也包括政府出台的“意见”或“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9、地方、部门工作保障体系要落地。要进一步理顺工作体系,加强工作力量和经费保障。10月底前,请各成员单位重新确认部际联席会议成员、联络员和联系人,请各省(区、市)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的相关机构设置、工作职责、人员配置情况报给我们。鼓励各省(区、市)设立专项资金,将应由政府负担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当前,重点要支持信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创新示范工程、扶持发展信用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10、地方、部门诚信宣传教育要落地。在10月底前,请各省(区、市)、部级联席各成员单位在主流媒体上发表一篇文章,结合实际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今年年底前,各省(区、市)和具有行业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或直接面向社会公众、监管和服务对象,开展一次诚信宣传和信用知识教育活动。
  务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体现在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上。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做的工作很多,可做的工作也很多。务实干事,就要有务实干事的方式方法,必须抓具体、抓细节、能量化、可考核。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通过明确目标、严格进度、跟踪考核等具体措施,才能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务实推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以上“五个突破”、“十个落地”,年底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并进行考核。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事关全局,非常重要。当前,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当前的良好机遇,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将全力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衷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摘自作者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其他文献
分税制改革以来,现行的激励体制对地方政府产生了财政扩张的激励,而今地方债问题浮出水面,引发了对地方财政的普遍关注,本文着重阐述了地方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原因、方式、并
期刊
一直到21世纪,在马来西亚许多华人家庭的共同印象之中,农历新年的氛围,是开始于年初一到来之前的两三个星期。过年的感觉与体验,是年年周而复始,随着每个家庭迎接为了明年新年,张罗准备,在每一年的年尾,一天比一天热烈起来。对每个人来说,过年首先是全家人的生命经历,过年的记忆往往也就是全家具体的生活记忆,然后才是他们對整个社会如何过节的记忆。  从做年糕做年饼预备新年,到年三十晚除夕,再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的通知》精神,10月份,吉林省开展了以“敬老爱老,全民行动”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在全省广泛营造了尊老敬老的
期刊
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下,而将其弊端不断地彰显出来,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完善.因此,本文主要探
凝视理论是当今文化研究中的热点话题,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文学领域,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将梳理凝视理论的发展沿革,并分析凝视理论在文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中不断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相契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六合分析法视角就如何开展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产业升级,人才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而一个企业能否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方方面的人才,关键在于其是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翡翠玉雕艺术珍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种质好、水头足、净度高、颜色俏艳等材质美,更重要的体现在良好的创意设计和精湛的雕琢工艺.本文系统分析翡翠玉雕创作中审料、问料的基本
吴崇筠,女,1921年生,中共党员.1948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并到石油管理总局工作.1954年到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任教,并担任矿物岩石教研室主任.1974年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