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台车试验与仿真结合的防撞梁结构优化

来源 :科技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32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整车偏置碰撞基础上,发现防撞梁结构设计不合理问题。使用防撞梁台车试验,同时利用Hypermesh建立防撞梁的仿真模型,运用LS-DYNA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合理的防撞梁结构进行优化。根据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确定了最终的优化方案,以此改进防撞梁的试验方法,同时提高仿真模型精度。
  关键词:防撞梁;台车试验;仿真
  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主要通过车辆前部防撞梁的压缩变形来充分吸收碰撞动能及减小最大撞击力以缓和冲击[1]。因此吸能盒的碰撞吸能特性和压缩变形模式在正面碰撞中十分重要。同时稳定的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在整车碰撞中可以产生稳定的加速度信号,有利于气囊标定的工作开展,同时有利于安全约束系统的匹配。
  1.背景
  众多车型的防撞梁,在整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中表现不好,过早出现弯折现象,导致吸能不充分,影响车辆被动安全性能。在对某款车进行整车64公里偏置碰撞试验时,发现防撞梁吸能盒发生严重折弯变形,严重影响车辆结构的耐撞性,不利于车内的乘员保护。
  如上图1-1和1-2所示,该款车的防撞梁弯曲变形严重,吸能盒变形模式非常不合理,压溃量极低。车辆的碰撞能量几乎由纵梁和车身其它结构和吸收,不利于碰撞能量的吸收和碰撞力的传递。
  2.结构优化方案
  通过对车辆拆解分析发现,纵梁过早折弯变形。导致纵梁过早出现折弯变形的原因是车辆的防撞梁出现折弯,吸能盒未能及时压溃吸收能量,导致大部分动能传递到纵梁部分,纵梁也出现较早的弯折现象。通过防撞梁及纵梁变形分析,发现防撞梁结构设计不合理,防撞梁结构刚度较大,在碰撞过程中没有按照设定的路线压溃,需要对防撞梁结构进行优化。
  通过仿真发现,方案1和方案2吸能盒的变形中都出现了折弯现象,内板变形较为严重,整体表现较弱,容易导致吸能盒发生折弯变形。方案3的变形模式较为理想,最终采用方案3作为最终方案
  3.防撞梁台车试验验证
  为了验证方案的可靠性,制作了第3种方案的防撞梁样件,安装到试驗车进行试验验证。
  试验工装如下图所示:
  通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发现仿真的变形与试验的结果一致性非常高,吸能盒压溃模式及压缩量都很相近,取得很好的效果。
  4.仿真与试验对标
  基于仿真变形模式与试验变形模式的一致性基础,进一步提高仿真的可靠性,进行了仿真模型的优化,通过添加到工装上的传感器进行加速度曲线的对标,传感器位置如下图所示:
  通过加速度曲线变化可知:材料1和材料2的加速度曲线归零时刻早于试验的曲线,说明仿真用的材料要强于实际的材料,这是由于实际的材料性能由于工艺各方面原因会存在差异。仿真用的材料是通过材料拉伸试验获得,与实际存在偏差,而且不同厂家、不同牌号的材料也会存在差异。通过曲线对标精度发现,材料1参数下的仿真曲线与试验曲线的相似度只有50%,材料2参数下的仿真曲线与试验曲线的相似度为77%,因此相对于以后的仿真模型,将会采用材料2的参数进行处理,材料2的材料参数更加接近实际,能确保仿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结束语
  综合以上可以得知,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可以快速的实现方案的优化改进和筛选,减少研发时间和成本。针对整车中重要的零部件,可以通过零部件台车试验[5]进行性能优化和改进。通过本次的结构优化,防撞梁在碰撞中完全压溃,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有力保障乘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顾力强,赵亦希,林忠钦,王怀宝.轿车保险杠耐撞性结构设计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1,17(3):26-28.
  [2]LS-DYNA在汽车碰撞模拟过程中的应用.沈阳大学学报.2006,18(4):11-12
  [3]白金泽.LS-DYNA3D理论基础与实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梁炳文,胡世光.弹塑性稳定理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3.
  [5]杨华.汽车碰撞试验缓冲装置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50-5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工业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工业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对设备的安全性要求更加苛刻,增添备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效。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在运行设备出现故障时如何自动的切换到备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通过采用群控的控制理念实现多压缩机机组之间的信息共享及用备之间自动切换。以Compact Logix 控制器为例,利用以太网普及率高、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采用以太网通讯的方
期刊
摘要:重力坝的抗滑稳定问题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一旦重力坝发生失稳破坏,将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为了防止坝的失稳破坏,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来提高其稳定安全度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工程对于抗滑稳定的处理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这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来决定。本文将简单介绍重力坝的稳定分析和几种常见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重力坝;稳定;措施  一、重力坝失稳破坏类型  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表明,重力坝的失稳
期刊
摘要:常减压装置是石油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项重要装置,在对其进行具体应用过程中,因为工艺、操作、材料等方面因素影响,经常会遭受腐蚀。常减压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遭受腐蚀,会对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情况严重时会引起环境污染,以及安全事故。因此,应对常减压装置造成的腐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护,确保消除或减缓腐蚀,使其抗腐蚀性能满足生产需求。  关键词:常减压装置
期刊
摘要:四氢呋喃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有机合成的原料与优良溶剂,其可以来将聚四氢呋喃给生产出来,并且聚四氢呋喃是用来制作嵌段的聚氨酯以及聚性的弹性体材料中极为关键材料,与其他的材料相比来说,该四氢呋喃材料不但有着优良耐磨性、透水性以及水解的稳定性,而且是可以于低温下来维持着其原有性能,所以在中国的大量领域,就像是医疗、纺织、化工以及管材等多方面均有着广阔运营的前景。该篇文章主要是在四氢呋喃与聚四氢
期刊
摘要:不少维修技术人员一旦遇到装有电控可变排量压缩机的车型空调噪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本文对汽车空调降噪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空调;降噪;案例分析  维修人员在遇到装配电控可变排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制冷不足故障时,采用分析数据流方法判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  障现象:一辆2007年产速腾1.6L轿车,客户抱怨车辆在天热的时候空调不够凉,有时起动十几分钟后仍无冷风吹出。检查分
期刊
摘要: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点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劳动力,而且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在当前机械工程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机械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具体应用;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作为当前典型的科技成果,其综合了计算机技术、GPS和传感器等诸多优势,可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现实,针对当前国有石油化工设备安装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对该类型企业工会工作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工会;存在问题;对策  石油化学工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石油化工设备安装企业作为石油化学工业的附属配套,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这也使刑事犯罪案件呈现出高智商、智能化和反侦查能力强的特点,这也给侦破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推动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理化检验鉴定的水平,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支持。  关键词:刑事科学技术;理化检验鉴定;新情况;发展趋势  刑事科学技术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单脉冲角跟踪方式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滤波预测及复合控制的单脉冲角跟踪算法,并论述了该算法的实现方法。试验表明,采用该算法后,可以大幅降低角跟踪随机误差和滞后误差。  关键词:单脉冲角跟踪;坐标变换;α-β滤波;复合控制  1 引言  传统的单脉冲跟踪是直接利用被跟踪目标偏离天线电轴而产生的射频误差信号来驱动天线运动,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角度跟踪。其跟踪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期刊
摘要:在化工企业中,为了确保化工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有效的降低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就要及时对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及检修,检修是保证化工设备的使用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但在目前的化工设备检修施工过程中,由于检修人的不安全行为、化工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有毒有害及管理过程中漏洞等原因的存在,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会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等事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所以必须做好检修安全防范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