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具体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让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时代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选择实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文章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1. 前言
  近五年来,每年都有近三成的初中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选择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在中职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是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是提高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学生在社会中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素质教育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开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要实现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的促进作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素质教育的内在涵义
  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国人民素质做为最根本的目的。在学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将着力点放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具体实践技能上,同时强调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涵括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专业技能、身心健康四大版块,这就表明,对中职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将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重点位置,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四大版块的内容囊括了教会学生在掌握所学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运用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自学能力,学会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探索问题、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用开豁的胸怀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未知的人生路途。
  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大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体系还存在欠缺,中职人才资源与市场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衔接,存在用人企业渴望中职人才,而中职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对口的工作的现实。这让许多学生对就业失去信心,在学校得过且过,没有提高自身能力的动力。
  3.2 家庭对中职教育的片面认识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被现在的家长认为是儿女考不上高中的后备之选,从家庭的方面给学生一种"不行的,就去读中职,学技术"的思维定式,导致学生来到学校对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消极应对,不努力,不上进。
  3.3 学生基础素质偏弱,给素质教育带来更多挑战
  中职学校的生源层次差异较大,基础素质相对薄弱,素质教育过程中凸显较多的问题。文化知识教育版块中,由于学生学习不好,本来就抱着到中职学校好解放,不用学文化的思想,实施起来比较艰难。
  3.4 现行素质教育模式相对呆板,师资力量缺乏
  当前中职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比较呆板,灵活度不够,缺乏吸引力,这让学生对素质教育缺乏兴趣,加上中职类学校待遇吸引力不够,能力较好的教师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都极少会考虑中职学校,导致老师整体教学能力水平相对较弱。
  4. 中职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
  素质教育的效果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及往后的发展影响重大,对中职学校在激励竞争中的立足生存也密切相关。因此,有效开展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4.1 结合时代特征,营造积极的中职素质教育环境
  中职学校在现代人才的培养中虽然面对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应该科学、清楚地认识到,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出的具有良好专业技术知识的学生依然是企业渴求的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尽力争取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从就业的角度努力,打破目前的社会上消极的思维定势。在招生过程中将中职学校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利用社会舆论,改变家长传统落后的想法,从社会的角度增强中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4.2 围绕学生特点,创设人性化的教育环境
  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一般不超过18岁,这正是令人羡慕又令人烦恼的花季雨季。这个阶段的同学可塑性较强,个性特征尚未定型,心理成熟程度不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中职学校在极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素质教育要实事求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職工在工作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不管是在课堂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真诚的关心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感觉到温暖、安全、朝气的学校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3 素质教育应全面、科学
  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便要踏入社会,在中职学校进行素质教育,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育要在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专业技能、身心健康四大版块的培训中,上升到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掌握文化、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同时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4 创先教学模式,提高师资水平
  中职学校应从传统讲授-掌握的教学模式解放出来,转变为引导-创造的新式教学模式。新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变"掌握"为"创造",符合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由传统的"讲授"变为"引导",这就要求老师早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究,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对中职教师的要求。
  由此可见,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珍.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J].教育园地,2010(4):122
  [2]樊红娟,林阳阳,靳宗信.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J].现代计算机,2012(7):50-51
  [3]刘珂,湖北省农村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6):64-65
  [4]邹汶苡,课堂教学是中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J].现代计算机,2009(14):37
  作者简介:阳欢,1964年10月出生,男,江西,江西省医药学校,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升学政策的调整,学生的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学生的起点低,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厚,势必给基础文化课的数学教学带来莫大的挑战。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跟不上步伐,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职数学一定要和专业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建立多梯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唯有这样中职数学才能走出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