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文字魅力迸发思想火花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关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及情感态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的语境之中。英语日记作为其中的辅助手段之一,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使用地道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情感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英语日记起到了师生交流沟通平台的作用,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互动的积极开展,使得英语学习产生真正意义上质的飞跃。
  关键词:英语日记;语言习惯;思维理念
  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这样的要求,高中英语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从多处着手,比如课堂的互动交流,多媒体材料的生动呈现,甚至可以借助外籍教师的帮助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语言环境。而笔者在这里想讨论的是,关于学生英语日记对其英语语言知识的习得及文化价值培养方面的若干有利之处。
  一、培养学生地道的语言表达习惯
  古语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英语作为我们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起来有异于母语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很多情况下只是纸上谈兵。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在外国友人面前却连基本的表达都无法清晰呈现,而这样的现象产生究其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学习了一定的表达后却极少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的表达上。而英语日记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学到的语言表达技巧表达出来。尽管学生在记载英语日记的时候有些表达并不十分准确,但在一篇日记完成之后给予学生很大的成就感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必将鼓励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这样的良性循环带来的结果便是学生会更倾向于用地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风格,展示语言魅力。
  二、拓展学生丰富的思维理念
  创作来源于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英语的学习同样如此。很多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如临大敌,始终保持着一种无话可说的状况,使得在英语书面表达这一块成为自己的软肋。扭转这一被动的局面,首先就要使得学生能有材料写,其次才是如何写与怎样写出色的问题。而要解决有材料写的问题就必须有一定的积累。俗话说“厚积而薄发”,没有平时的日积月累,哪来运用时的喷涌而出。英语日记就充当了一个收集材料的角色。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每一天都会遇见不同人,发生不同事,我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当学生把这一切以英语语言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他们便多了很多话题的素材,同时也拓展了他们英语的思维方式,将他们要表达的观点体现出来,在日后的实境交流中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不再为无话可说而发愁。
  三、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平时的语言实践训练中习惯了统一化的英语作文任务,同时教师提供一定的模板给学生依葫芦画瓢,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受到限制。而英语日记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新鲜的感觉,学生不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开始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尝试用更精彩更地道的语言去表达更多个性的想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兴趣的驱动必然给学生更多的动力与热情将语言运用更加深入。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两个班布置英语作业,一个班写一篇给定话题的英语作文,另外一个班写一篇自选主题的日记,批改的时候发现写作文的一个班无论在字体的工整,语言的规范,以及观点的表达方面都略逊写日记的一个班。在此,要说明的一点是,笔者并没有鄙薄英语作文之意,只是强调英语日记更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样的不断锻炼,最终可以为学生在英语作文方面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之间交流更多的凭借高科技的手段,比如利用手机、E-mail、聊天软件等等来交流彼此的想法与感受,而英语日记却是采用很原始的手段——手写的文字来表达观点看法,教师在阅读了学生书写的内容后也会加之以手写的评语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这样的一种方法,无论于教师于学生,都蕴涵着一脉温情,意义深远。同时英语日记也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一些误解又怯于当面表达出来或是因为对教师有一些好的建议与要求而不便当面叙述,英语日记便充当了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平台。手写的文字更体现了师生之间更为真实的情谊亦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它必将化解师生之间的误会,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更有利于课堂内外的互动交流。除此之外,英语日记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动态的一面镜子,因为它折射出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状况以及在学习生活中的情况,能让教师看到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另一面。笔者曾经让高一高二的学生记录一周内他们有感想的事情并以日记的形式交来。让我很惊讶的是,平时在课堂上表现并不十分活跃的学生却在英语日记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展现他们另一面的风采。对于英语课堂,会有许多有创意的建议,会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新鲜的事情与老师一起分享,期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和鼓励,并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善意的建议等等,这些无疑给教师提供了解学生的平台。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达到英语水平的提升,这不得不归结于英语日记的优点体现。
  学以致用,高中生英语日记的撰写为将来大学英语方面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情感价值观的要求,学生要能用英语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语言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较强的国际视野,而英语日记必将成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有力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1]陈瑾,徐忠显.书面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激励机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5).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西方人非常爱吃沙丁鱼,但是想吃到活的沙丁鱼却很困难,因为沙丁鱼运到岸上就死了。聪明的打鱼人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在一船捕捞上来的沙丁鱼里放几条十分活跃的鲶鱼。沙丁鱼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得不游动,因而能存活下来。人们把这种效果,称为鲶鱼效应。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把一只青蛙放进盛着冷水的锅里,然后慢慢地加热。青蛙的感觉很迟钝、很麻木,结果在慢慢加热过程中死掉。有趣的是,先将锅里的水烧到沸
每个教师在不断追求自我完美的过程中,都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追求每个学生不断完美的进程中。面对群体中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教师须用完美的眼光关爱每一个学生,从每一個学生都会成为完美的个体的意愿出发,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实现群体的完美,不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一、尊重客观差异,不求全责备   每个学生都渴望完美,但受诸多先天因素的限制,每个人的起点各不相同,教师衡量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在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无论是管得过多,还是管得过少,都不利于探究式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阶梯式提问来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究。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阶梯式提问;认知规律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
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人们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给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位哲人说过:“你若有一个苹果,给了朋友,你便没有了苹果;你若有一份快乐,告诉朋友,你便拥有两份快乐。”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宣传引导——鼓励幼儿人人参与  为了激发幼儿分享阅读的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作为新型的音乐教学形式,它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也有一些缺点需要我们注意和改进。    一、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借助多媒体创造情境。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多媒体教学“飞入了寻常课堂”,在思品课教学中的普遍使用,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推动了课堂高效,但是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用得过泛,使学生在课堂上目不睱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摆正多媒体的位置,运用要适时、适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要精心取舍,不要喧宾夺主  由于思品课的教
英语早读课每周仅有一次,所以对于一向注重口语教学的我而言显得格外重视。像往常早读课一样,我怀着期待喜悦的心情,早早来到教室。然而一进教室就感觉寒气逼人,没有我期待的朗朗读书声,没有我想象中孩子们摇头晃脑背书的情景。相反却是个个有气无力地翻书,心不在焉地读书。我多次提醒和督促他们要珍惜早晨宝贵的时间,要集中精力背书,然而都无济于事。临下课时完成背诵任务的人数寥寥无几,这不禁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  我
美国一批科学家正进行一项破天荒的实验和研究,利用先进科技在实验室内培植出首个人类心脏。这个人工培植的心脏可在未来数星期内,开始跳动,为人类医学史揭开新的一页,也为心脏病人带来新希望。  科学家早已有人工培植器官的概念,早在2007年,一批英国科学家试过利用病人抽取出来的骨髓,再利用干细胞培植出人类心脏瓣膜。一年后,有科学家首次成功培植出一个可以自行跳动的动物心脏,而今次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则是首次
摘要:自杀行为(尤其是引起社会轰动的大学校园的自杀)已经成为全社会、全世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过程及自杀原因的研究分析,探求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干预措施,从而帮助和拯救陷入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走出自杀的泥潭。  关键词:自杀行为;危机干预;生命教育    自杀是指自己策划的直接或间接地伤害自我的行为。而且自杀者完全清楚行为的后果可能导致死亡,但还是启动并完成此行为。  自杀行为作为一种复
摘 要:在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喜欢开口说话、运用语言不自信等的问题的存在,书面英语、考试英语等问题的存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口语运用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他们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已经成为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口语;初中英语;教学;提升策略  英语教学作为提升学生交际